第292章 有所发现
夜已经深了,但姜鹿还在桌前低着头不停计算着。
在换了15种方法但就是算不出结果之后,姜鹿终于放下了笔,揉了揉眼睛。
正巧这时姜百川打来视频电话。
电话那头,姜百川同样是满脸的疲惫,眼袋很重,仿佛有两天没睡了。
“老爹你也真是,居然给了我15种思路。”
“每种我都要花一天才能算完。我毕竟才大一,还有这么多课呢。竞赛队还在找我。”
“昨天蓓姐喊我去打球,我都没时间了。”
姜百川指着自己的眼袋说:“我才分给你15种,我自己这里有50多种思路呢。”
“而且我分给你还只是基础中的基础,你抱怨个啥呀。”
姜鹿不想说话了。
去年高考考什么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这个学科竟然这样博大精深。
这一个月的高强度研究,让她感觉对数学的理解又深了。
“话说老爹,咱们这个如果研究出来,是为新一代导弹发射做了多少贡献呀?”
“emmm…万分之一吧…”
“才这么点?”姜鹿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似地瘫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我还以为,咱们这个可以直接确定导弹运行轨道了呢…”
“那你真是想多了。”姜百川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导弹运行轨道主要是空气动力学,但还有稀薄大气流体力学、乘波体设计等等。”
“咱们这个,只是基础中的基础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姜鹿不想动了,感慨了一句好无聊。
“觉得无聊了?”
“嗯。说真的老姜,我头一次觉得数学这么无聊。”
姜百川很能理解姜鹿。
她这个年纪正是要玩的时候。其他大学生这会正在自由学习喜欢的知识、玩着喜欢的游戏、做着喜欢的事,尽情享受生活和青春。
但他却把姜鹿逼在家里算这些,确实有些残忍。
“你觉得无聊也正常,但科研的常态就是如此。”
“课本里说,任何一件国之重器的诞生,背后都凝结了数以万计科学家的心血智慧。”
“这只是课本里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但对于每个科研人员来说,谁都是日复一日做着枯燥无聊的活。”
“所以说啊,科学家不是人人都能当的。”
姜鹿沉默不语。
这样的大道理她自然是知道的。但眼下无聊也是真的无聊。
“呼…”
“我觉得也未必吧。老爹你当时大三的时候研究出那个什么猜想,不也没有经历这些么。”
“瞎说,我大二的某一天突然有的灵感,然后和你妈一起研究了一年。”姜百川反驳,“即便如此,它到现在也只是猜想。并没有写到课本里,成为定理公式。”
“所以说,只有文章可以妙手偶得之,科学从来不行。”
姜鹿猛然坐直了身子,要姜百川详细说说,大二时候的灵感是哪儿来的。
“打球。”
“打球?”
“嗯,我详细给你说说。当时我约卿言打水球,那天卿言穿的是一件浅蓝色的蕾丝花边泳衣…”
姜鹿急忙喊停:“细节就不用描述了吧…”
…………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看到球在水里运动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些流体看似无规则地摇曳,其实由远及近都是有规律的。”
“而且这种运动规律是人为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施加的力足够大,自然界的风力或者其他力对它的影响就越小。”
“我的猜想大体意思就是如此。”
姜百川认真讲解,但姜鹿似懂非懂。对她来说这还是太高深了。
但既然老爹是在打水球的时候有的灵感,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这样?
于是第二天一下课,姜鹿就开始约宇文蓓打羽毛球。
“难得啊。”宇文蓓感慨,“您今天居然亲自有空?”
“但是我对你这个运动界的废柴也是略知一二,你坚持不了20分钟就歇火了。”
“看姐姐我快速拿下你!”
15分钟之后,姜鹿被宇文蓓击败。
“哇哈哈,大魔王姜鹿被我亲手斩杀。齐柠,快把这个消息告诉南北。”
姜鹿一言不发看了看拍子、又看了看球,脑海中全是抛物线运行的轨迹。思忖片刻,又开始挥动手上的拍子。
“蓓姐,再来!”
“再来?”宇文蓓有点吃惊,平时的姜鹿这个时候已经是濒死状态了,怎么今天还神气活现的?
无所谓,再来就再来。
作为宇文家大小姐,宇文蓓从小练习舞蹈网球高尔夫,总得来说体力是要比姜鹿好的。
又过了15分钟,姜鹿再次被宇文蓓击败。但宇文蓓已经汗流浃背,心里庆幸姜鹿的运动细胞不行。
不然自己今天高低是要栽了。
姜鹿一点都没有输了之后的狼狈的模样,反而继续看着手中的拍子,又比划了起来。
不会吧,难道她想…
“蓓姐,再来!我好像知道些什么了。”
啊?
宇文蓓两眼一黑。
齐柠在场边一边拿手机拍照,一边问宇文蓓是不是不行了。
“屁!谁说我不行的?我行地很!”她挣扎地站起来,“再来就再来!”
又过了15分钟。
“蓓姐,再来!”
“不来了不来了,我不行了。”宇文蓓上气不接下气地摆着手,“你今天喝假酒了吗?竟然连续运动了40分钟,基因突变?”
“快点蓓姐,最后一次!我再观察一下抛物线的落点。”姜鹿催促。
“我观察你大爷!”宇文蓓无力咆哮,结果被姜鹿硬生生搀了起来,顿时欲哭无泪。
好好好,霸王硬上弓。
这局时间短,只过了5分钟姜鹿就把羽毛拍一扔,转身跑回别墅去了,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喂,姜鹿你去哪?”齐柠大喊,“还在比赛呢,你好歹比完啊!”
“真是的,这么儿戏!”
宇文蓓则已经倒在了球场上,仰面朝天大口喘气,两行不争气的眼泪最终还是流了出来。
欧…多么痛的领悟。
姜鹿打通了姜百川的视频:“老爹,我有个新想法。”
姜百川看着大汗淋漓的姜鹿,心想着该不会真悟了吧。
“老爹你看这。”姜鹿飞快地在本子上涂涂画画,“咱们的目标,是最大限度以通用的线性方程来描述复杂曲线。”
“但如果咱们从一开始就放弃线性方程,转用特定的、确定的曲线来一点一点碰撞积分的话,是不是就有这个可能?”
姜鹿一边展示,一边在本子上指指点点。
“你说的是最优逼近问题。”姜百川一语中的,“但你可知,最优逼近在目前整个圆锥曲线领域都是公认的难题,不是这么好解决的。”
“我知道。”姜鹿眼神里闪着一些自信的光,“最优逼近是大家局限于用有限个曲线来做一次逼近,所以才会被限制死。”
“如果我用无限个曲线进行二次逼近和三次逼近,甚至是无限逼近…”
姜百川听着姜鹿的描述,眼神里迅速亮起一抹光,但很快又黯淡下去。
“没用的,这个计算量太过庞大。如果依靠电子计算机,则需要一个固定的数学模型。”
“我觉得这个模型就搭建不起来。”
“没关系,我可以试试。”姜鹿一扫前几日的疲态,“反正,我有的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