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东魏、西魏与南朝的纷争中,这一真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东魏高澄而言,他所追求的“天下利往”,是借南征之势,开疆拓土,让东魏的版图得以扩张,掌控更多的战略要地。拿下南朝的富庶之地,不仅能获取大量的粮食、布匹等物资,充盈国库,还能吸纳众多人口,为国家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与兵源。在政治上,一场辉煌的南征胜利,将极大提升他的威望,巩固皇权,使朝堂上下更加臣服。同时,与西魏的合作若能顺利推进,妥善分配利益,还能借此机会削弱西魏的潜在威胁,实现东魏在北方的一家独大,进而逐步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
西魏的宇文泰也有着自己的“天下利往”盘算。西魏内部权力斗争暗流涌动,南征可成为他整合各方势力、树立绝对权威的契机。通过军事行动,他能牢牢掌控军队,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不敢轻举妄动。从利益角度看,若能在南征中分得土地和资源,西魏国力将得到显着增强,在与东魏的长期对峙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而且,借助南征的名义,他可以与东魏周旋,在合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好处,同时防范东魏的算计,确保西魏的核心利益不受损害。
南朝虽然看似处于被争夺的被动地位,但也并非没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南朝的统治阶层若能清醒地认识到局势,团结一心,抵抗外敌,那么保住现有的疆土和财富,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就是他们的“天下利往”。他们若能积极改革内政,增强军事力量,不仅可以抵御东魏和西魏的进攻,甚至有可能扭转局势,重新在天下格局中占据主动。可惜,南朝内部腐朽不堪,各方势力争权夺利,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导致“天下利往”的方向逐渐偏离,国家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在这场“天下利往”的追逐中,各方势力相互博弈,外交手段、军事谋略层出不穷。东魏与西魏的使者谈判桌上的交锋,背后是两国对利益的激烈争夺;战场上的厮杀,更是对“天下利往”最直接的争夺方式。最终,谁能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天下利往”的正确方向,合理分配和获取利益,谁就有可能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主宰天下的命运。
在利益的驱使与局势的逼迫下,东魏与西魏经过多轮的谈判与权衡,终于暂且放下了长久以来的成见与分歧,决意携手攻伐南朝。
东魏朝堂之上,高澄面色凝重,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志在必得。他站在巨大的舆图前,向满朝文武宣布这一重大决策:“诸位爱卿,如今南朝腐朽,内忧外患,正是我东魏开疆拓土的良机。西魏虽与我们素有嫌隙,但此次为了共同的利益,愿意与我们携手。此次南征,若能成功,我东魏必将在天下格局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诸位也将名垂青史!”群臣纷纷跪地,高呼万岁,士气高昂。
高澄迅速着手安排军事部署,任命能征善战的将领,征调精锐部队,同时命户部全力筹备粮草辎重。李肆荀则在一旁协助,精心制定战略计划,他深知此次南征不仅要面对南朝的抵抗,还要提防西魏可能的变数,因此在战略上做了多手准备。
而在西魏,宇文泰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南征的准备工作。他召集了西魏的军事将领,严肃地说道:“此次与东魏合作南征,是我们西魏壮大的机会,但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东魏与我们终究不是一心,我们要在这场战争中为西魏争取最大的利益。”宇文泰挑选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将领,组建了一支强大的西征军,并与东魏方面商定了双方的进军路线和作战任务。
双方约定,东魏军队主攻淮南地区,利用其强大的陆军力量,迅速突破南朝在淮河沿线的防线,为后续的进攻打开通道。西魏军队则从西部迂回,攻击南朝的侧翼,牵制南朝的兵力,配合东魏的行动。同时,双方还约定了战后的利益分配原则,按照出兵的比例和战功的大小来划分占领的土地和掠夺的财富。
东西魏的军队在边境集结,旌旗蔽日,战马嘶鸣。士兵们身着盔甲,手持武器,严阵以待。随着高澄和宇文泰的一声令下,东西魏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南朝进发。一场决定南北朝格局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