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的杏林村,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
虽然天气寒冷,但村子里却充满了温暖和活力。
在科技助力农业发展的同时,方大海并没有忘记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他深知,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只有将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才能让杏林村的旅游产业更具特色和吸引力。
一天,方大海坐在村委会办公室,看着墙上挂着的杏林村旅游规划图,陷入了沉思。
这时,燕子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放在方大海面前:“大海,喝点茶,暖暖身子。看你这几天忙的,都瘦了。”
方大海接过茶,喝了一口,笑着说:“还是你贴心。燕子,我在想,咱们村的乡村旅游这几年发展得不错,但总感觉还缺了点什么。咱们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绿色的农产品,可在文化方面的挖掘还不够深入。”
燕子在一旁坐下,思考片刻后说:“我也觉得。咱们村有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像剪纸、刺绣、舞龙舞狮这些,以前过年的时候可热闹了,现在都很少有人去传承和表演了。要是能把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乡村旅游中,肯定能吸引更多游客。”
方大海点了点头,说:“你说得对。我打算组织村里的老人,把这些传统技艺重新整理和传承下来。再建一个民俗文化展示馆,把咱们村的历史、文化、民俗都展示出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杏林村。”
正说着,小虎敲门走了进来:“方村长,燕子姐,我听说邻村请了一些民俗艺人来表演,吸引了好多游客呢。咱们是不是也可以请一些来,在旅游旺季的时候表演表演?”
方大海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小虎,你赶紧去打听打听,看看都有哪些民俗艺人,咱们也邀请他们来村里。”
于是,方大海开始组织村民收集和整理传统民俗文化资料。
他挨家挨户地拜访村里的老人,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和传统技艺。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位剪纸高手李奶奶和一位刺绣能手王婶。
方大海来到李奶奶家,看着李奶奶手中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赞叹不已:“李奶奶,您这手艺可真是绝了!这些剪纸要是能展示给游客看,肯定能让他们大开眼界。”
李奶奶笑着说:“大海啊,这剪纸可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我可不能让它失传了。只要对村子发展有好处,我一定尽力。”
方大海又来到王婶家,王婶拿出自己的刺绣作品,向方大海介绍:“大海,这刺绣可讲究了,一针一线都有它的寓意。以前我年轻的时候,村里的姑娘都会这手艺,现在年轻人都不感兴趣了。”
方大海说:“王婶,您放心,我们会想办法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刺绣的。以后咱们可以在村里办个刺绣培训班,让年轻人也能学到这门手艺。”
在收集资料的同时,方大海还和小虎一起去邻村邀请了几位民俗艺人。
这些艺人听说杏林村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都非常感兴趣,纷纷表示愿意来帮忙。
接下来,方大海开始筹备民俗文化展示馆的建设。
他带领村民们一起清理场地,设计展馆布局。
在建设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老张主动拿出自己的积蓄,说:“大海,这建设展馆是好事,咱都盼着呢。这钱你拿去用,要是还不够,我再想办法。”
年轻的小伙子们则负责搬运建筑材料,每天都在工地上忙碌着。
燕子也带领着村里的妇女们,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为大家准备饭菜和茶水。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民俗文化展示馆终于建成了。
展馆内,展示着杏林村的历史变迁、传统农具、民俗手工艺品等,生动地展现了村子的文化底蕴。
同时,方大海还组织了民俗表演团队,邀请李奶奶、王婶等老人和请来的民俗艺人一起,向年轻人传授传统技艺。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剪纸、刺绣、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活动在杏林村重新焕发生机。
旅游旺季来临,杏林村热闹非凡。
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品尝到绿色的农产品,还能参观民俗文化展示馆,观看精彩的民俗表演,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
一位来自四九城的游客兴奋地对方大海说:“方村长,你们杏林村可真是个好地方!不仅风景美,文化氛围也这么浓厚。这次来,让我对农村有了全新的认识。”
方大海笑着说:“欢迎您常来!我们就是想让大家了解农村的文化和生活,感受乡村的魅力。”
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下,杏林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村民们的收入也大幅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方大海站在村子的高处,看着热闹的村子,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知道,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只是乡村振兴的一个方面,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他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杏林村一定能实现全面振兴,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在新的一年里,方大海将继续带领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继续书写下去,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