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妙法莲华经 卷七 终
南无普贤菩萨
妙音观音,救苦寻声。
净藏净眼转邪心。普贤行愿深。
四法常钦,万古永为箴。
第七卷后面的法华偈是对第七卷的主要内容作一个概括、提炼,帮助我们回顾、复习、巩固。
第七卷最重要的就是普贤菩萨以老古佛倒驾慈航、示现菩萨身这种微妙的身份来劝受持《妙法莲华经》。
这一卷我们要把握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由普贤菩萨请法,佛回答修行人具备的四种功德,能够在佛灭度以后受持《妙法莲华经》。那么反过来推论我们现在能够受持《妙法莲华经》,是不是我们就已经具足了四种功德啊?这四种功德,最低功德就是能够明心见性、住入佛家,最高甚至可达到地上菩萨的功德,这是让我们吃定心丸。同时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后要自尊、自重、自爱。明白我们肩上所承担的如来家业,要尽菩萨的责任和义务弘扬《法华经》,使正法久住于世。所以由普贤菩萨出面向佛请的这四法,我们一看就明了,关键是在于明了以后,我们要承担什么义务? 同时看到受持《法华经》是无比的重要。
以下是藕益大师读了《法华经》后的感慨:
呜呼!圆顿妙法旷劫难逢,繄(yi)我愚蒙,何缘幸遘(gou)。每夜批阅,恍若夙闻。岂非普贤威力,及释迦守护之功耶?
智者大师,不可复作。后贤坚执,斗诤滋生。圆融绝待法门,几成彼此是非情见。弘之者城堑益高益深,望之者疑畏日新日盛。耳闻目击,扼腕痛心。不揣疏庸,聊为介绍。
「呜呼!圆顿妙法旷劫难逢」:既圆又顿的这种奇妙之法「旷劫难逢」。「旷」真是个无量劫,空旷,无量劫「难逢」 旷劫难逢今已逢这个福报非常大。
「繄(yi)我愚蒙,何缘幸遘(gou)」:我这么愚痴、懵懵懂懂的人怎么有这么大的福报竟给我遇到了。藕益大师被尊为古佛再来,他在世的时候也感到很奇怪:\"我这么一个愚蠢的人怎么就给我遇到《法华经》了\"。
「每夜批阅,恍若夙闻」:每看一篇《法华经》就好像我过去看过。这里两重含义,一种含义:就好像我过去世读过,也可能读过。另一种含义「恍若夙闻」:《法华经》好像讲的就是我啊,懵懵懂懂的就好像曾经身临其境。
「岂非普贤威力,及释迦守护之功耶?」:难道这不就是普贤菩萨、大行普贤之威力吗?难道不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亲自护持我们受持《法华经》吗?受持《法华经》把我与佛、与法感慨为一个本体。
「智者大师,不可复作」:这句话比较费解,藕益大师当时怎样感慨这句话很难考究、也没有办法注考。智者大师当年(像法时期)想把《妙华莲华经》弘扬起来,但是没有弘起来。
「后贤坚执,斗诤滋生」:后来这些修行人恭敬一切修行人都是贤人。「坚执」:固执、执着。「斗争滋生」:无非是对《妙法莲华经》褒贬不一,轻慢、排斥的人属于所知障、智障。称这些人为贤人也不是不可以,他不是好人,连佛法闻都不闻,可惜这些贤人自以为有智慧,对《法华经》没有一个正确的认可。
「圆融绝待法门,几成彼此是非情见」:这样一个圆融、圆满、绝妙第一的法门几乎变成了你与我相互之间搞人我是非的一种情执、偏见。是不是可惜啊?《法华经》没有对待可说,它是王,一切万法就是一部《法华经》,却自己不认识自己。绝待法门,一个相对的意见你都不应该提出来,经王就是经王,是「圆融绝待」。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却几乎变成了搞门户之见、帮派斗诤的一种口舌、一种执着,这是不是可怜到极点?
「弘之者城堑益高益深」:「弘之者」:就是弘扬《法华经》的人。「城堑」:就是障碍,对于真正弘扬《法华经》的菩萨遇到种种的障碍就像城边的壕堑一样又高又深。可见弘扬《法华经》难度多大?从上到下,居高位者还有嫉妒心、门户之见;位低者根本是麻木不仁、人云亦云,不知道怎么回事,跟着有名望的人后面鹦鹉学舌,一字不看《法华经》就来横加指责 。其实把《法华经》好好看个十遍八遍,你会倒吸一口凉气,当下知道:\"我全部错了、彻底错了\",你还有救,还可以忏悔 。
「望之者疑畏日新日盛」:「望之者」就是可望不可及。认为《法华经》高深无比,并不是凡夫俗子所能受持。有些人他本来是发心要讲《法华经》,最后不讲,认为这个经是讲经说法的法师研究的内容、是佛学院研究的课程,不是一般人所能受持,认为只有像六祖慧能、释迦牟尼这样的人才可以受持,对于一般的修行人可望而不可及。
「望之者疑畏」:疑:就是怀疑,畏:就是害怕。
「日新日盛」:越来越怀疑、越来越害怕。
「耳闻目击,扼腕痛心」:耳朵听到这种情况、眼睛看到这种情形「扼腕痛心」。怎么「扼腕痛心」啊?\"哎呀,太可惜了\"。这么妙的法门,叫你一步登天、当下成就的法门,你却害怕它、诽谤它、离开它,那些有名望的所谓高贵的人竟然轻描淡写、潇潇洒洒,使得这个正法非常非常难传 。那些价值百千万亿的大道场正法却不能进去,我们这个佛门可悲到何等程度?佛在《楞严经》讲「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大的道场、豪华的寺庙到底在干什么?不要看一丝一滴要看整个局面,从省市到全国、到全世界一定要看到我们佛门的悲哀。所以挽救佛法、挽救正法就在我们这些人身上,不要做其他指望。想一想祖师大德「扼腕痛心」,所以你们要理解师父每每讲到一处慷慨激昂、感慨不已。诸经之王啊,竟被冷落。
「不揣疏庸,聊为介绍」:藕益大师在世的时候也是一个小小的和尚,没有当什么全国性、全省性的大会长,可能也没当过什么有名的丛林方丈。「疏庸」:说他自己是很平凡的凡夫。「不揣」:就是顾不得,顾不得我是个无名小卒也要胆大包天、小人说大话。藕益大师在写《法华会义·前序》的时候再三恳求:千万不要以为我人微言轻,人大者言未必重。佛多有智慧啊讲\"依法不依人\",我们现在的弊端是\"依人不依法\"这是佛法的悲哀,使得正法不能振兴。
读了藕益大师这段感慨,我们要作何感慨?要让《法华经》、《楞严经》正法久住、将释迦牟尼佛一万年末法扭为正法、将弥勒菩萨下世前56亿7千万年这个灭法扭为正法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我们共同发愿让《法华经》、《楞严经》久住于世,《法华经》、《楞严经》住世就是正法。末法时期有正法,正法时期也有末法,凡是有《法华经》、《楞严经》在就是正法。我们今天就是正法时代、正法道场。在佛肉身住世的时候那些听闻不到佛法的地方就是正法中的末法,正法的标志就是以《法华经》、《楞严经》是否住世。现在《法华经》、《楞严经》住世这个末法当下即是正法。肉身凡夫受持《法华经》、《楞严经》当下就转凡夫业报身为菩萨愿身。
看一看普贤菩萨护法、看看藕益大师这段感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的观照。
「妙音、观音,救苦寻声」:妙音菩萨以弘扬《法华经》为己任,不管是对谁,只要他有受持《法华经》的根机他就传《法华经》。观世音菩萨他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机方便引导而归于的法。这是介绍菩萨种种的行持特点,以各种方式来弘扬这个大法。
「净藏净眼转邪心」:就是告诉我们修行人广结法缘很重要。我们总会在一定的时空点、在遇到某种困境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会绝处逢生。在过去世中广结的那些因缘,我们都想不到他会来帮助我们。修行人要懂得广结善缘,不要结恶缘,你结了恶缘生生世世你都等着他来收拾你 。修行人要懂得有来世啊,不要图一时的气氛、一时能占上风就高兴。我记得非常清楚大概在我五六岁时父亲讲的两句:\"别人打我三拳,我晚上呼呼大睡,要是我打人三拳,我三天三夜睡不着觉\"。我经常劝人:\"不要一天到晚自以为是,只想占别人的上风\"。不管世间法,出世间法,心理不平衡的人、不能心服口服的人,他总在等待机会抱怨你。《楞严经》讲的很清楚:有一种怨鬼他今生今世力量不如你,始终都怀恨在心,因为谁也死不了,他生生世世会缠着你。修行人就要懂得化解怨恨、抓住当下,图一时的痛快是愚痴到极点。好好总结总结你从小到大、从东到西结的法缘怎么样,你心里是否明白?佛慈悲到极点,这些细节的事情都为我们想得非常周到。
如果妙庄严王不是在因地上与他的夫人和两个儿子结下善缘,他可能到现在还在搞贪、嗔、痴。
「普贤行愿深」:普贤行愿「深」在哪里啊?就是发誓护持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而且发誓在后五百年斗诤最坚固的时候护持受持《法华经》者。特别强调后五百世,没有讲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五百年。因为在最后第五个五百年斗诤最坚固,而且正是《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要长久住世在关键时候,他挺身而出,所以讲「行愿深」。
「四法常钦,万古永为箴(zhēn)」:「四法」:以此来印证我们过去世中的功德、更加发奋图强来成就我们今生今世、未来世的功德。
「四法」再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者为诸佛护念」:怎样达到「为诸佛护念」?当你明白了佛是怎么回事、明白了十方法界、有情无情、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泥巴瓦块、树木花草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过去、现在、未来十方法界只有一尊佛、只有一个念,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得诸佛护念。首先你先护诸佛,一切的一切都是佛,这个念是不是护持了一切佛?你护持了一切佛就是一切佛护持了你,这叫「应供」。应自己对别人、对万法的供养而受自己的供养的供养叫「应供」。不要解释为:\"他是佛,是我们的主,我们应该供养他\"。这是胡说八道,佛要你供养干什么?我们一切的供养都是在自己供养自己、自己成就自己。成就了这种功德,你见道了、明心见性了,佛法里判为住位菩萨、你已住入佛家。
第二个功德「植众德本」:「植」就是种植。「众」各种各样、无量。跟种地一样下了种子就能得到收获。「植众德本」就是我们要大做佛事、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成就众生、广结善缘。这是在住位菩萨明心见性以后,从空出有、大做佛事所以相当于行位菩萨。
「三者入正定聚」:「正定聚」前面讲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的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而已。没有什么好分的,把这种念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左右逢源叫「入正定聚」。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你都能持\"佛知佛见\" ,从此时此刻到生生世世你已经养成一种习气,恶习难改、善习也难改,佛习、菩萨习、正习就更难改,这就是见菩提道者,他没有办法退,想退也退不了。
为什么诸佛菩萨出世只讲《法华经》?因为讲《法华经》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你没有办法退转,你想做鬼、做畜生都做不了 ;你成佛也得成佛,不成佛也得成佛,赖都赖得你成佛。否则你不明白这个道理,你再想成佛,你成不了,连佛都不认识你成什么佛?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所变现而已,\"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三藏十二部经,十法界一切万法,就是这句话是真的,一切法都是我一个念所变现。你信不信、懂不懂?所以大根机之人,三言两语他就成佛,当下成佛。这个法自古以来诸佛菩萨狂呼乱叫:\"不立阶梯,一步登天,无修无证,见性成佛\",你见了没有?越是真理越简单,简单的就是一句话,没有第二句 ,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事情。「入正定聚」就是证到地上菩萨 ,地上菩萨称为圣人。住位、行位、向位只能称为贤人。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你证到八地、九地、十地菩萨。这是真的,不要不相信自己。许多祖师大德他们在世的时候都是跟凡夫俗子一样,他们也不认为自己是圣人,因为都是带着隔阴之谜而来,他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作为过来人把他们的感受、他们的体会告诉我们后人。诸佛他不敢轻慢任何一个凡夫俗子,可是我们众生就自己可以轻慢自己。再看气球手套大法:(大拇指)这是释迦牟尼佛,(食指)这是观世音,(中指)这是地藏王,(无名指)这是牛魔王,(小尾指)这是猪八戒,他们哪一个不是佛啊?这就是一个大气球。释迦牟尼佛他回光返照一看:\"哎呀,这统统就是我一个人\"。猪八戒他只知道这个手指头是自己,不懂得往回看,不知道释迦牟尼也是他、阿弥陀佛也是他,他只认为这个手指头(小尾指)是我猪八戒 ,这叫「自私其小」。自己主观武断的把自己看成小人。「自私其小」他小不小啊?一点也不小,他是整个一真法界,阿弥陀佛也是他、释迦牟尼也是他、乌龟王八也是他、所有的所有都是他,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我们最难认可的就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他就是他,凭什么说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大家把做梦的道理好好想明白,在做梦的时候梦到老爸老妈、夫妻儿女、姥姥姥爷、同事同学、强盗土匪、毒蛇猛兽、桌椅板凳、香蕉苹果、狗猫鸡鸭、牛屎狗粪,这些东西有没有哪一样是别人啊?是不是都是你一个念在变?梦中的老爸是不是梦中的老妈啊?老爸老妈是一个人啊,梦中的老妈是不是梦中了一个茶杯?梦中的茶杯是不是梦中的一个苹果?有没有哪一样不是哪一样?梦的怪啊,张三李四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嘴巴、还在讲话、在笑、在吵嘴、在打架,可是这些都是你一个人变出来。这就是我们的心法不可思议。许多人从做梦开智慧。我们猜想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几尊佛、有几个人、几个鬼啊?就是一个念,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个真人一个念在变现,没有哪一个人不是哪一个人。正在做梦的时候你能不能听到、看到、知道那个做梦的人?不能,虽然不能,他在不在?在。所以我们虽然看不到我们那个真人,他在不在呀?这个假人当下是不是就是真人?孙悟空变成了个茶杯,茶杯当下是不是就是孙悟空?孙悟空还可以变成西瓜、变成桃子、变成佛像、变成气球,他可以变无量的东西,无量的东西是不是还是一个孙悟空?那么自然无量的东西都是一个孙悟空,这个茶杯是不是就是西瓜啊? 西瓜是不是就是桃子啊?他们现在能不能一下变成孙悟空?不能。因为它们都是有情,现在茶杯执着它是茶杯、西瓜执着它是西瓜、我执着是个和尚、你们执着我是个居士,我们在各人执着自己的东西。只要把我执破除,把我们的无明妄想破除当下就圆融为一个念,这个念好玩,随心所欲,无论在多长的时间以后它可以变化成无量的我、无量的你,也可以变出无量的千变万化各种各样的东西。而且变的时候,他当下刻骨铭心的知道一切万法都是我,他与一切的万法同呼吸共命运,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这就是我们不可思议的妙。进入[正定聚」的境界不会退转,菩提不退转想退都退不了。这世界上成佛最简单、最省事、最容易,是我们自己的迷惑颠倒把它看得非常玄妙、看得高不可攀,这真是冤枉死了,你明白这个道理当下就是佛、当下大自在、大解脱,我们怎么就不去解脱呢?
第四个功德「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就是成就大慈悲心。「为诸佛护念」:是成就自己。「植众德本」:是成就他人。「发救一切众生心」:是\"回自向他,回他向自\",成就了自己就是救一切众生,救一切众生就是成就自己。一般把他判为回向位的菩萨。
成就了这四种功德我们生生世世能够有机会听闻、受持《妙法莲华经》,无量国土、无量众生、无量劫想闻《法华经》之名都不可能 ,所以我们要非常非常珍惜。再加上四法成就,你今天能够读到《法华经》、受持《法华经》你就证到你在过去世中的功德。我们要珍惜以此明确自己肩上的担子,使《法华经》、《楞严经》正法住世,任重道远。
「万古永为箴」:「箴」是作为鉴别、纠正、平反、改正种种含义。千秋万代就是以这四个法作为标准来受持弘扬《妙法莲华经》。以这四法作为标准答案来印证我们在过去世中所成就的道行。因为在人世间有无量的菩萨都是带着隔阴之谜愿身再来。为什么要带隔阴之谜?如果我们带神通来不利于修清净心,甚至因为我们的肉团身是下等产品、劣质产品、习气很重,乃至于助长这个肉团身种种破戒、犯戒,菩萨基于这两种原因情愿带隔阴之谜而来。虽然带隔音之谜而来,他的自性中、本性中的那种功德、那种智慧不会失去,在佛法里叫「成所作智」。再加上通过《法华经》和《楞严经》你来对号入座,我们就知道我们过去世中的情况,从而使菩萨发心弘扬正法。《法华经》自古以来被称为是发心的经。许多菩萨读了《法华经》以后,他读懂了自己、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
下面我们把「普贤十大愿王」随着〈普贤菩萨劝发品〉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开示。
首先「十大愿王」:我们要理解这个[十],「十」是个圆融、圆满之数。十全十美、十方法界、十是包含无量。无量之愿包含在这十大愿之中,这十大愿、无量愿之王。这十个愿你发好了,你得自在。「王」就是解脱。再看这个「大」和「愿」, 以上讲我们中华民族汉字结构,尤其是近代汉字改革是诸佛菩萨的心血结晶。体现了诸佛菩萨对我们古汉字、新汉字情有独钟。所以中华民族汉字的结构以及近代的改革都是诸佛菩萨有备而来。在全世界所有的文字结构唯有中国的汉字结构能够直观地表达出宇宙人生真理。许多汉字结构直接与佛良苦用心分不开。「大」字:「一」字加一个「人」是不是?一个人在宇宙间是不是很渺小?字形是渺小,字义比况大。这就是表\"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一多是一不是二,一多是不二法门。「大」就是表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比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佛顶首楞严》,在佛法里「大」字司空见惯。师父在讲《心经》的时候从四种不同的角度来观照这个「大」字。从时间、从空间、从万法、从数量、从空有种种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它。
「愿」:上面是个原下面是一个心,以我们当人当下这个凡夫的妄心,而见到我们的真心本性、见到我们原来的心叫「愿」。也就是说明白一切的万法都是我们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所变现,无量的法、无量的心都是一个念。所以这个「愿」是见道之说、是明心见性之说。
「十大愿王」:是明心见性的菩萨自性流露否则你发不了这十个大愿,你即使发这十个大愿,是打妄想而已、口头禅而已、唱高调而已,你根本都不知道什么叫「愿」,什么叫「十」,什么叫「大」,什么是「王」。你把「王」看成是第一,可是这个「王」是表自在。我们自性流露出这种真实的愿望,你得大自在。其实我们把这十个大愿望解释清楚了,下面十个愿是不是就已经解释清楚了?你们注意下面的十个愿,没有哪一个愿不是哪一个愿,十个愿,愿愿次第圆融。
第一个大愿叫「礼敬诸佛」:「礼敬」恭敬有礼。最恭敬,最有礼,把一切万法看成是自己是不是最恭敬、最有礼?「诸佛」:就是\"一心三藏\",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叫「诸佛」。不仅仅是指过去的老古佛。老古佛、现在佛、未来佛只有一尊佛,只有一个念。未来世的佛、天人鬼畜、泥巴瓦块、风云雨雾都是一尊佛。礼敬诸佛就是礼敬一切,耳闻、目睹、身受、有情无情一切的万法皆是当人当下一个念。你果真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是「礼敬诸佛」。这是佛在《法华经》金口玉言:你赞叹一声《法华经》等于供养一切佛,你\"一念信解\"比修无量法门、修无量劫的功德还要大无量倍。「礼敬诸佛」乃见性之说。《阿弥陀经》:「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衣裓」:就是你这个肉团身。「盛众妙华」:就是你的恭敬心。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一念而已,不是有些人讲的那么天真:一大早供养了无量诸佛再回来吃饭。圆顿大法叫\"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一恭敬一切恭敬\"只看你懂不懂。
二者「称赞如来」:就是弘法利生,向众生开示\"如来藏\"。「称」:度量衡天平之义,你讲的这个法是正法,你的心必须跟那个正法半斤对八两,是平等的。也就是说你讲的这个法真正契合\"如来义\",叫「称」,平等了,否则你擦不上边。所以讲经说法必须是称性之说,不是可以讲口头禅,夸夸其谈。不明白「如来」真实义按照祖师大的讲:你纵讲得三藏十二部经,无非歪魔邪说。你自己先称一称,你明白了没有。「赞」这是表我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带有美好殊胜之义。宇宙人生的真理你要讲的娓娓动听,让大家感受到一种殊胜、美好的气氛,这也是表吉祥之义。「如来」:诸佛出世无非讲「如来」二字。每一部经前面加「如是我闻」就是讲「如来」、或者讲「如来我闻」。「如来」就是「阿弥陀佛」,「如」就是「阿」,「来」就是「弥陀」,所以二者称赞阿弥陀、称赞如是、称赞如去、如大、如小行不行啊?言简意赅「如来」二字说尽了宇宙人生本来面目。所以「称」你见到了如来真实义。「赞」你在开示如来真实义。所以「称赞如来」是不是就是「礼敬诸佛」啊?「礼敬诸佛」是不是就是「称赞如来」啊?一个意思,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开示。
三者「广修供养」:「广」包含两种含义,供养的对象、大光明藏中、如来心中\"不漏一人,不舍一法\"叫「广」。以\"无缘之慈\",以\"同体大悲\"之人\"之心供养一切万法叫「广」。首先把供养的对象搞明白,把供养的对象搞明白了就已经供养了,明白吗?以心供养。第二个内容,你怎么样供养?观照\"如来藏\"是供养,讲经说法是供养,建道场是供养,供养经书流通是供养,财产布施、健康布施、笑容布施、爱语布施都叫供养。我们有些人连话都不会讲,好好的话到了他嘴里就变味了,这些人真可怜,连一个笑容也不舍得给人家,就那么吝啬的。特别是出家人作为人天师表,时时事事处处要注意庄严我们的形象,人会看到、天人、鬼都会看到。只要你用心真,一言一行都在供养、包括走路走的规规矩矩、庄庄严严你都是在供养众生,让人家心里生起好感、生起庄严感。修行人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快乐,不要总是想着去找人家的短处让人家生烦恼。但是要注意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弘扬正法、帮助众生开智慧。所以弘扬\"如来藏\"大法与文化高低没有绝对的关系,一字不识的大老粗也可以把\"如来藏\"讲的天花乱坠,因为这是我们的自性本心。弘扬这个法,便宜给你占光了。唯有这个法将我们的自性本心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第四个是「忏悔业障」:有的人可会忏悔了,跪在佛菩萨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老佛爷,我做错了什么什么事,请你饶恕我啊\"。你这样子就完蛋了,你傻瓜,你忏悔一次就增加一次罪过,你还不知道?这就是《法华经》、《楞严经》的秘诀。在我们这个脑袋大仓库里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你现什么相,它马上就跟刻光盘一样给你刻下来。忏悔一次的罪过,罪过就在你的阿赖耶识里增加一个种子,明白吗?这种忏悔是对那些穷凶极恶的人,吓唬吓唬他们,不要再造罪有一定的功德。对于真心求解脱的人这种修持是愚痴法,帮你的倒忙。你以为流几滴眼泪就能把你罪过忏悔得了?忏悔不了,越忏悔罪越大。无量劫以来一切的善业、业障种子一点点都不会消失,它生生世世跟我们\"如影随形,不相舍离\"。所以我们修行人修清净心,你去忏悔是不是打妄想啊?本来错了一次,你还想错两次、错三次。有些法师讲真正的忏悔叫「不二过」,这话讲的是对的,可是很难做得到,因为我们的习气、惯性你很难控制它。真正的忏悔是明心见性,这是佛金口玉言,在《楞严经》倒数第二页佛讲了:有一个人犯了五逆十重十波罗夷之罪,刹那间就要下无间地狱,地狱已经现前,这个时候他能一念明白\"如来藏\"的道理所有的罪过当下消除,变地狱为佛土。唯有明心见性之人明白道理,所有的罪过当下铲除,为什么?你明白了一切的万法都是我、功德也是我、罪过也是我,你受谁的报应啊?因此你知道一切万法都是我,再叫你去害他,你敢不敢害?愿不愿意害?这个时候才真正做到「不二过」。这个法非常妙啊,天大的罪过对于明心见性的菩萨而言,一风吹平,没有那回事了,但没有那回事也有那回事,怎么办?过去造下的种种业障当下转为你教化众生的因缘、法缘。为什么修行人投生各种各样的家庭?不是老公固执,就是爷爷奶奶来诽谤,因为是我们前世欠他们,今生今世你念佛,你就已经把他们度来,为什么?他在释迦牟尼佛佛法中有一念善根,在弥勒佛龙华三会统统得度。就是因为你在这个家庭中,知道你念佛他已经种下善根。你是来成就他们的,不管他们现在承认不承认,在56亿7千万年以后他们统统解脱,龙华三会第三会就是在释迦牟尼佛末法中凡是以佛门皆下一念善根的人统统得度。所以你在这个家庭里不管他们有多顽固,在56亿7千万年以后谁也跑不了,都上了佛船。修行人在哪里都是打起一杆红旗、打起一杆佛旗,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把我们的影响更好的扩大。
第五者「随喜功德」:这个功德很妙,有些很穷的人看到人布施一万块钱,没有钱布施但生随喜心,功德跟他一样大,生嫉妒心的人就麻烦了。修行全靠我们怎样用心。你如果认为印广师讲经讲的真好啊,我的功德你全部有。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随喜功德」。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什么「随喜功德」跟他一样,大家明白吗?一念欢喜心就是对整个尽虚空遍法界的吉祥加持。冷水跟热水掺在一起,冷水升温,热水降温,是不是热水对冷水的加持啊?这个世界上无非是佛知、佛见与邪知、邪见,转入了佛知、佛见就是\"入流圣人\",已经进入了大光明藏流这个功德。所以我们要懂得用好我们的心,随喜一切人的功德。特别要随喜冤亲债主的功德,随喜好朋友的功德不足为奇。
第六者「请转法轮」:我们在这里是不是在「转法轮」啊?第一个观照我们作为修行人要想办法组织法会、广度众生,这是最大的「转法轮」。我们自己也不择时机对家人、对朋友乃至为一人讲一句话、讲法华之法,你的功德比虚空级大法师讲无量经典、成就无量人为阿罗汉的功德还要大。因为这个法,你讲一个人就成就一个人,这是成佛不是成阿罗汉、辟支佛。第三个「转法轮」,我们会观照、破除我执、破除我们的烦恼习气就是「转法轮」。用\"一心三藏\"这个道理来观照,自然而然就消除了我们种种的烦恼习气。「转法轮」就跟轮胎在地上转把地碾平了,转佛法的法轮,是不是成就我们的平等心啊?所以这个请字带有主观能动性,我们自己请自己的心来转这个法轮。
第七个「请佛住世」:作双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我们请善知识来教化众生,与善知识结法缘。佛在《金刚经》讲:修行人没有名师指导不能成就,但是要请真佛住世而不是请邪师住世。第二个「请佛住世」从究竟意义来讲:你明白了什么佛,必须要依教奉行。把这个真佛请出来,主宰当人当下、主宰周边环境、一切的一切按照佛的教诲,按照\"如来藏,一心三藏,一心三观\"调整心态、历事练心。如同《楞严经》讲:心能转境即同如来,这是「请佛住世」。
第八「常随佛学」:关键在一个「常」。「常」就是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这个道讲来讲去就是\"一心三藏\",万法万相一人一念而已。所以你知道不知道,有道无道自己知道。「知道」这话可不是随便用的,「知道」是佛法特有专用名词,是表示你已经明心显性,你已经是得道真人。但是被滥用为世间法以后变味了,变成了你晓得不晓得是不是?所以「常随佛学」以此来检点一下我们修行中的漏洞。
第九「恒顺众生」:通常讲横来正对,逆来顺受。一切法从第一义来讲都是我,从第二义谛来讲都是我过去世生生世世的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当然有些人可能连父母都不恒顺,那又当别论。对修行人而言如果对父母都不恭敬的话,白修了,父母就是住世的活佛。所以「恒顺众生」都是建立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下,这是修行人的很敏感的问题。须菩提坐虚空变成是虚菩提示现神通坐在云头上,像孙悟空一样腾云驾雾,不是的,他怎么坐虚空啊?一切唯他人是从。你说:\"须菩提坐在这干什么?碍事\"。他一股脑站起来,没有什么事情。他想不起要来坐下来。另外一个人再来说:\"你这个人站在这里碍事\"。他一屁股又坐下去,根本都不问是非长短。要是我们可能眼睛一瞪:\"怎么了,我站在这里碍你什么事儿,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少跟我来这一套\"。现在有些人可不是,还跟你拼命。修行人就是要破除我执。
第十个「普皆回向」:修圆顿大法就是\"不回向法门\",念佛法门就是\"不回向法门\",回向给谁啊?一切万法都是我们自己,有什么好回向的,明白吗?所以「普皆回向」就是不回向。「普皆回向」就是大家都回向,为什么非要回向给张三、回向给李四?说回向给张三、回向给李四是方便引导让人生欢喜心而已,懂不懂啊? 一切都是一个人一个念而已。这个法妙不妙?所以你们看一看「十大愿王」有没有哪一个愿王不是哪一个愿王?它是从十种不同的角度来讲「阿弥陀佛」、来讲「如是我闻」。
法会圆满,诸位吉祥如意自在。
【补缺真言】(三遍)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佉啰佉啰。俱住俱住。
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
苏怛那,吽。泼抹拏,娑婆呵。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合掌三称)
【三皈依】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普为读诵、受持、辗转流通者回向偈曰】
愿以此功德,
消除宿现业,
增长诸福慧,
圆成胜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与饥馑等,
悉皆尽灭除,
人各习礼让。
读诵受持人,
辗转流通者,
现眷咸安乐,
先亡获超升。
风雨常调顺,
人民悉康宁,
法界诸含识,
同证无上道
并以此功德,回向世界和平,众生安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佛法昌盛,法轮常转。回向全世界所有弘法利生的高僧大德,清净福田僧法体安康,长久住世,广度众生!也回向给所有的师兄们合家安康、喜乐、吉祥,现世能满愿,究竟得解脱!去世者得蒙佛力超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发菩提心,同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