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使团在领略了都江堰的雄伟壮阔与青城山的清幽神秘后,听闻成都城内的文殊院乃是佛教文化的璀璨瑰宝,遂带着满心的虔诚与期待,前往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刹。
当使团一行人来到文殊院,古朴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厚重的朱红色大门,犹如历史的眼眸,静静凝视着岁月的变迁。袁从英望着眼前的建筑,不禁感叹:“如此古朴的寺庙,想必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
乌质勒点头应道:“是啊,听闻它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历经千年风雨,定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说话间,老方丈亲自迎了出来,身着一袭素净的僧袍,面容和蔼慈祥,双手合十,向使团众人行礼。众人在老方丈的引领下,缓缓步入寺内。
踏入文殊院,仿若踏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佛国世界。占地约 20 余万平方米的寺院,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建筑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间尽显岁月的痕迹,每一块砖石、每一片瓦砾,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老方丈边走边介绍:“文殊院历史悠久,乃成都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自建寺以来,香火鼎盛,无数信徒和游客慕名而来,只为祈求平安、感悟佛法。”
众人首先来到天王殿,殿内四大天王塑像威风凛凛,怒目圆睁,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净土。袁从英抬头仰望,说道:“这塑像栩栩如生,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穿过天王殿,便是三大士殿。殿内供奉着文殊、普贤、观音三位菩萨,慈悲的面容,低垂的眼眸,仿佛在俯瞰世间众生,给予人们无尽的关怀与庇佑。
再往后,便是大雄宝殿。这里是文殊院的核心建筑,庄重肃穆。殿内香烟袅袅,佛音缭绕,一尊尊佛像庄严肃穆,让人瞬间忘却尘世的喧嚣与烦恼。
老方丈指着殿内的一尊佛像,说道:“此乃世尊舍利子,极为珍贵。此外,寺内还供奉着唐三藏法师的顶骨舍利,更是稀世珍宝。”
使团众人听闻,纷纷露出惊叹与崇敬之色。乌质勒感慨道:“能亲眼目睹如此珍贵的圣物,实乃三生有幸。”
随后,众人又参观了东侧的钟楼和斋堂。钟楼内,巨大的铜钟悬挂其中,钟声悠扬,仿佛能穿透时空,传达着佛法的智慧。斋堂里,整齐摆放着桌椅,弥漫着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
在文殊院的每一步,使团成员们都深深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仿佛置身于佛教文化的浩瀚海洋之中,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与净化。
告别文殊院,使团成员们的肚子早已咕咕叫了起来。听闻成都的美食独具魅力,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一场舌尖上的探索之旅。
他们首先来到一家名为“月红蹄花”的小店。店内热闹非凡,食客们大快朵颐,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袁从英好奇地说:“听闻这是成都蹄花界的大佬,传承了三代人的手艺,味道肯定不一般。”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蹄花端上了桌。只见蹄花炖煮得软糯入味,汤汁浓郁乳白,仿佛是时间与食材完美融合的杰作。袁从英轻轻舀起一勺汤,放入口中,鲜美的味道瞬间在舌尖上绽放开来,他不禁赞道:“这汤浓郁醇厚,蹄花入口即化,果然名不虚传。”
乌质勒也夹起一块蹄花,放入口中咀嚼,连连点头:“这蹄花肥而不腻,口感绝佳,真是人间美味。”
同桌的一位当地食客热情地推荐:“吃宵夜一定要配上他们家的素椒面,特别朴素且美味。”
于是,众人又叫了几碗素椒面。面条劲道爽滑,素椒的香气浓郁,与蹄花搭配在一起,相得益彰。一位突厥大臣边吃边说:“这素椒面看似简单,却有着独特的风味,与蹄花搭配,实在是妙。”
离开“月红蹄花”,众人漫步在成都的街头巷尾,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他们看到一家卖甜水面的小店,店内坐满了食客。
袁从英看着油润的甜酱拌着比筷子还粗的棍棍面,好奇地说:“这就是成都必吃的甜水面吧,看起来很有特色。”
他们走进店内,点了几份甜水面和白凉粉。袁从英夹起一根面条,放入口中,面条劲道有嚼劲,甜酱的味道浓郁香甜,再加上特制的佐料,香而不辣,他不禁赞道:“这甜水面果然别有一番风味,甜中带辣,辣而不燥,好吃极了。”
乌质勒也尝了一口白凉粉,凉粉晶莹剔透,口感爽滑,他满意地说:“这白凉粉拌上香而不辣的佐料,滋溜一下就滑进嘴里,与甜水面搭配,简直是完美。”
继续前行,他们看到一个卖糖油果子的小摊。糯米团子在油锅里翻滚,渐渐修炼出一层金黄酥脆的外壳,再裹满香甜的红糖和芝麻,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一位突厥大臣忍不住买了一串,放入口中,糖油果子的酥脆外壳与软糯内里形成鲜明对比,甜度十足,他开心地说:“这糖油果子太好吃了,甜得恰到好处,难怪是四川妹儿的心头爱。”
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蛋烘糕的香气。使团成员们循香而去,只见一个个黄灿灿的蛋烘糕刚从烤箱中取出,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袁从英买了一个咸口馅料的蛋烘糕,放入口中,微甜松软的饼皮配上咸香的馅料,口感丰富,他惊喜地说:“这蛋烘糕咸甜搭配得恰到好处,咸甜党当场就能达成世纪大和解。”
走着走着,他们又看到一家卖锅魁夹凉粉的店。刚出炉的锅魁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极致酥脆。老板熟练地将三丝凉粉或耳片夹入锅魁中,递给众人。
乌质勒咬了一口,锅魁的酥脆与凉粉的爽滑、耳片的鲜嫩相互交融,口感层层递进,他赞不绝口:“这锅魁夹凉粉口感丰富,真是成都不可错过的美食。”
除了这些,成都的串串香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各种食材串在竹签上,整齐排列在冰柜中,海鲜、肉品、蔬菜应有尽有。他们选好食材,放入滚烫的锅中煮熟,再蘸上特制的调料,一口一串,满足感油然而生。
袁从英边吃边说:“这串串香食材丰富,调料独特,一口一串,简直不要太满足。”
当然,成都的兔头也不能错过。虽然看起来有点“重口味”,但当使团成员们尝过之后,都被其美味所征服。兔头肉质细嫩,麻辣可口,越嚼越香,简直是下酒神器。
一位突厥大臣吃了一个兔头后,竖起大拇指:“这兔头味道太棒了,没想到看起来不起眼,吃起来却如此美味。”
此外,龙抄手和钟水饺这些传统小吃也让使团成员们赞不绝口。龙抄手皮薄馅嫩,汤底鲜香,每一口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鲜味;钟水饺皮薄馅足,淋上香辣红油,味道浓郁醇厚,让人回味无穷。
在成都的街头巷尾,突厥使团尽情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愉悦。每一种美食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魅力,让他们的味蕾沉浸在一场缤纷的盛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