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光过得很快,江满月无心与小屁孩们交朋友,开学过去一个月,相熟的也是前后桌几个同学。
别的同学都听伍老师在班会时说了她的事迹,见她课间时间也不出去玩,整日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纷纷觉得,不怪她能考一百分,原来下了课也在努力啊!
原本还有些嫉妒她的同学也什么都不说了,老师说天道酬勤,若是他们有这么努力,他们也能考一百分!
只有吴霞翻了个白眼,她的同桌整日上课打瞌睡,要么就是在本子上写一些她看不懂的字!
不知道她接下来的单元测验还能不能考一百分!
单元测验结果出来后,吴霞用受伤的眼神不可置信地看向江满月,都要被她气哭了,开学至今,明明她上课听讲比她认真,结果还是没能考过她!
她哇的一声哭了,“你太讨厌了!”
“我再也不跟你玩了!”
江满月一脸懵逼,闹了半天才搞明白,小姑娘是因为没有考到一百分气哭的!
前桌的曾邵阳美滋滋,考试的时候,江同学大大方方让他偷看试卷,他也考了一百分!
没等他高兴多久,吴霞擦干眼泪瞪了他一眼,“我要告诉老师,你考试偷看江满月的答案!”
曾邵阳以为自己做的很隐秘,其实前后桌的同学都看见了他考试的时候鬼鬼祟祟地回头偷看。
吴霞一说,后面那桌的同学也附和,“我也看见了!”
“告诉老师,曾邵阳的考试成绩不算数!”
伍老师很头痛,考试的时候,她那天来事了,身体难受,没认真看班里的小东西有没有搞小动作,她觉得一次单元测试不重要,即使有搞小动作的,也不是什么大事。
看见曾邵阳考了一百分,还以为他在两个学霸的熏陶下进步巨大呢,结果好几个同学来办公室举报他考试作弊!
她抚额,这都什么事啊!
“好的,我知道。”
伍老师风轻云淡地打发走告状的几个同学,放学的时候,把曾邵阳留下来补考,不忘提醒江满月,下次做好试卷捂一下,别让别的同学有偷看答案的机会!
江满月乖巧应好,一放学就背起书包冲出了学校。
沈时在教室里等着家长来接,幸灾乐祸地看着曾邵阳抓头摸耳地补考答题。
转瞬时间来到了四月,晚上,江满月听见爸爸跟妈妈叹息,“银行利率降了差不多两个点。”
江满月心知,这只是个开始,老妈打算存够十万吃利息的想法泡汤。
“那就先不去存定期了,冯英说每年五一十一都很多人逛街,得多备点货。”苏子君淡定地数着钱,一脸无所谓。
这几个月,苏子君与冯英搭上了线,两人进货都约着一起去。
因为江满月的提醒,冯英家躲过一劫。无意中她看见江满月放学路过,得知她如今在第一小学上学,妈妈在另一条街卖衣服。
她便买了点水果牛奶,特意找上苏子君表示感谢。
苏子君这才知道,过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风波,还是自家闺女先识破的!
江木言收拾碗筷的动作一顿,“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要不要我请假,去帮忙拎货。”
苏子君想了想,“这个星期六去吧,你请假,星期五下班先把满月送回村里。”
“不一起回去一趟吗?”
“不了,跑来跑去累得慌。”
周五晚上她还准备摆摊呢,回去又少摆半天,少赚几十块钱。
江满月这段时间,大概一个月回一次老家,每次都是妈妈去进货的时候,周五回去,周日晚上爸爸再回家把她带去市里。
二丫开始时,还会羡慕姐姐,可以天天跟在妈妈身边。
当奶奶跟她说,姐姐不在家才好,奶奶买的糖果饼干,都只给二丫一个人吃,她立马就不羡慕了。
每次姐姐回来,她还得瑟,“我吃了好多好多糖!”
江满月假装生气,“好啊,你偷吃,不给我留点!”
二丫神气地咯咯咯笑。
江木言回到家,陪着江奶奶和两个孩子吃了一顿饭,又匆匆回了市区。
江奶奶问,“你妈妈又去进货了吗?”
“嗯。”江满月点头。
“看来这生意不错啊!”江奶奶感叹,听在镇上卖衣服的亲戚说,她两三个月才去进一次货。
人家问起苏子君,她都不敢说真话,生怕有人眼红。
大儿媳也时不时挑拨二丫,跟二丫说,“你妈妈不要你了,只要姐姐。”
每每二丫被她逗哭,她都要哄二丫好久,“等二丫上学了,妈妈就会接二丫到城里,跟姐姐一起上学。”
有一次江奶奶气不过,跟大儿媳吵了一架,又跟江爷爷说了,江爷爷威胁赵桃,再跟孩子说些有的没的,以后存折上的钱,就给二丫分一份,补尝二丫经常被她弄哭。
她这才收敛。
赵桃在心中腹诽,村里又不是她一个人这么说,谁不知道苏子君偏心大闺女,把小的那个扔给奶奶,不闻不问。
过年到现在都没回来看孩子一眼。
村里的流言蜚语,二丫还不懂,她有吃有喝,有玩伴,其实并不怎么想妈妈。
妈妈不在家,奶奶给她买哇哈哈,给她买白糖饼,水果糖,早上还给她买肉包子。
她生活美滋滋,哪里有时间不高兴。
村里的人之所以整天在二丫面前说苏子君坏话,挑拨离间,就是看二丫不是吃这个,就是喝那个,心里嫉妒。
二丫大方,有好吃的愿意跟和她玩的孩子分享,江奶奶也不拦着,故而二丫在孩子们中人缘极好。
只是孩子们都不懂,为什么家里的大人都说二丫的妈妈偏心,在他们看来,在家里不用上学,天天吃香喝辣,不比去市里跟妈妈住一起上学香吗?
尤其是江满月回村的时候,他们可是听她说了,她在市里她妈妈可不给她买零食,也不给她吃糖。
但是江满月也很奇怪,她妹妹在家吃了这么多好吃的,她回家一点儿也不生气。
家里的大人们都说,“肯定是她在市里也没少吃啊!傻蛋!”
其他村里更羡慕嫉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