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露殿内,陈参开口之后,群臣纷纷表达看法。
有支持的,有反对的。
不出许良所料,花钱的事只要拿到明面上讨论,总会有人反对。
事实上,武举奖赏的五十万两银子早在他预算之内。
他之所以拿出来让众人讨论,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想看一眼陈参。
一眼五十万两,陈参这老梆子出场费够贵的。
不得不说,这老梆子长得真是人模狗样的。
一双招女人喜欢的桃花眼,外加一撮风骚的文人小胡子。
这模样倒真应了老爷子许定山所说的,朝臣美男的后起之秀……
“莫非爷爷当年模样真的不赖?”
许良暗地里摇头,拉回遐思,看向群臣。
此时,群臣已经各自将意见发表完毕,皆看向女帝萧绰。
朝臣们都清楚,事情虽是拿出来讨论,但最终能否拍板取决于萧绰。
萧绰面露思索之色,明显在比较众人所说利弊,最后看向许良:“许爱卿,如你所说,武举是开选才之路,利国利民。
但五十万两实在太多,国库的银子还有他用。”
许良眼见目的已经达到,也不再拖泥带水,正色道:“陛下,若只是忧心钱财,微臣自有法解决。
不用国库,不用内库。”
众人闻言,纷纷皱眉看向许良。
他们中有人反对的根本理由就是要花国库的银子。
既然不花国库的银子,早说啊,早说早同意了!
萧绰面露疑惑,“许爱卿,朕命你全权处理此事,自是对你信任。
你应该知道,此事最争议处便是银子。
你既有挣银子之法,可自行处置,又何必纠集众爱卿一番争执?”
“陛下,此事涉及国本,微臣不敢擅作主张。
再者,武举虽不如科举,却对遴选人才有大用。
众位大人参与其中,自然更清楚武举重要。
微臣相信,有众位大人的理解,武举必定能为大乾、为陛下选出有用人才!”
众人若有所思。
张居中、甪里言看许良时,目中不乏赞许。
其余如吴明者,则若有所思。
学到了,原来一个人可以把圣前邀功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只是一想到五十万两银子,他又悄然低头。
邀功也是要本钱的。
五十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
而陈参闻听此言则眉头紧锁。
在他看来,许良虽年少,行事却老成持重,断然不会如此花哨。
尤其是武举追加赏银这种事,完全可以不用找他们这些人商量的。
偏许良这么做了……
真的只是为了邀功?
可细想之下似也没错。
谁立功不想着能得陛下褒奖?
谁不想进步?
可再想的话他又隐约觉得不安,具体为何他又说不出。
思索之际他猛然想到自己跟甘隆的计划,内心挣扎片刻后看向许良,微笑道:“许大人年少有为,陛下慧眼识珠,实乃我大乾之福。
尤其是许大人在四国和谈中展露出的风采更是让我等老臣自愧不如!”
说着,他又转向萧绰拱手,“陛下,微臣以为许大人可作为我大乾学子、士子、少年的楷模!
可将其事迹编撰成册,于长安、大乾传扬……”
“此举既可以唤起大乾子民报效国家、奋勇争先之心,亦可让更多有志青年效仿……”
闻听此言,许良不由皱眉。
不是吧,这老登怎么开始吹捧他了?
捧杀?
还是别有所图?
无论如何,他都十分清楚,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其余人神色各异。
张居中捋须点头。
甪里言短暂思索后也点头附和,“陛下,臣附议!”
吴明瞥了一眼众人反应,主动请缨,“陛下,微臣愿为许大人撰写事迹,让我大乾子民皆知其名。”
而萧绰明显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竟没看许良,而是冲陈参微笑点头,“陈爱卿言之有理,可有具体做法?”
“回陛下,有。”
“何法?”
“陛下给予许大人褒奖。命人撰写许大人事迹,在朝臣中传扬。
请许大人在太学亲自讲学……
若陛下允准,可让许大人到各州府书院现身讲学……”
群臣闻言,纷纷点头。
张居中、甪里言更是拱手朝向萧绰,“陛下,陈大人所言甚为有理,臣附议!”
“臣附议!”
人群中的许青麟虽碍于身份,却满面红光,神采飞扬。
三省阁老、大学士、各部堂官,都赞成褒奖他儿子,他能不高兴?
老许家祖坟酷酷冒青烟啊!
只有许良皱眉不已。
陈参所说扬名之法,分明是此前他用来宣扬韩国无耻,找理由伐韩时用过的。
他可不相信陈参会这么好心。
更关键的是他正在查陈参,知道这老登是什么货色!
“以讲学为由,让我出现在公众面前,甚至离开长安到地方书院。
如此一来,就有出意外的可能!”
许良只是略作思索就明白其中关键:陈参一定是察觉到了什么,开始对他出手了!
当然,若他不愿,只需暗中告诉萧绰即可。
可如此一来,难免打草惊蛇,陈参肯定蛰伏不动。
到时候再想揪他的错就不容易了!
想到这里,许良面露喜色,又以极快的速度压了下去。
他朝陈参拱手一礼,“下官何德何能,竟得陈大人如此赞誉!”
“诸位大人谬赞了!”
“良,一介文士,不过同诸位大人一样胸怀报国之志罢了!”
众臣再次点头,不骄不躁,是个懂进退的后生。
最关键的,是人家会说话,说得还好听,他们也爱听!
至于他刚才一闪而逝的喜色,无伤大雅,实属难得……换了自己只怕还不如许良呢!
陈参摆手,“许大人莫要自谦,在场的除了陛下跟上官大人,有谁能在你这个年纪便入朝为官的?
更遑论退魏楚之兵、主张伐韩、四国和谈等事,任做一件便不逊诸公。
许大人,少年人就该有少年意气。
似我等这般老朽做不成的事,你这少年人不也做成了?”
许良闻言大喜,眼里、嘴角笑意似再也压不住,眨眼间眉开眼笑。
他咧嘴笑道:“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陈大人,受教了!”
“嗯?”
众臣顿觉震撼。
“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好诗!”
“许大人不愧是重阳节上的簪花郎,出口便是如此精妙的诗词!”
“女子‘才貌双绝’为溢美之词,下官看来此话用在许大人身上也至为妥帖!”
陈参面露讶色,不意许良出口成章,竟有如此才情!
如此惊才绝艳的少年郎,能生在大乾,更能在大乾朝堂大放光芒,实乃国之大幸。
再加上如此年轻却又如此雄才大略的女帝陛下,大乾势必能走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他陈参,若能亲眼见证这一幕,与有荣焉!
一瞬间,陈参有些动摇了。
可转念他又想到陈家一门老小七十六口、甘家满门、心爱的太后、六殿下,还有他陈参一世英名……
“许良,对不起了,你必须死!”
陈参心底怒吼,面上却露出欣慰、赞赏之色,“不错,如此方为热血少年郎,如此方能彰显我大乾少年新气象!”
上官婉儿低声喃喃:“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原本她以为自己足够了解许良,觉得他狡猾、狠辣、博学且心怀家国之人。
如今听到这句诗才意识到,许良也有少年意气,也有睥睨不羁。
萧绰也被许良这句诗打动。
她更在意的是许良那句“飞扬跋扈为谁雄”。
为谁雄?能是谁?必须是她啊!
若非是她不拘一格降人才重用许良,先后采纳其计,哪里会有如今的十九岁谏议大夫?
又哪里会有四国和谈时纵横捭阖,尽展其能的许少卿?
很明显,许良是借这句“飞扬跋扈为谁雄”在向她这位君王表露心迹!
而作为君王,能被一个出类拔萃、备受群臣推崇的臣子感激,又是何等自豪?
此等事迹,若流传于后世,必是君臣相宜的一段佳话!
萧绰环顾一周,轻轻点头,“陈爱卿所言不错,似许爱卿这等少年英才,就该成为我大乾少年、学子的榜样!”
“就依你所言,撰其事,传其名!”
“许爱卿,就辛苦你各处走一遭了。”
群臣纷纷拱手,“陛下圣明!”
许良躬身拱手,低下头去,“遵旨!”
同样低头的陈参目中泛起一道精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