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国国都开城,王宫之中的王俣收到了来自汉阳府与平壤府的急报后瞬间慌了神。他怎么也想不到宋军的反应竟如此迅猛,二话不说就派出大军前来攻伐。
并且从奏报中得知了汉阳府的水师已全军覆没,宋军已占领了汉阳府,而平壤府此刻也是危在旦夕。
这般严峻的局势让王俣心急如焚,急忙召集朝中重臣商议应对之策。
权臣李资谦听到宋朝大军已然踏入高丽境内,一时间没了往日的嚣张跋扈。高丽王王俣向他询问应对之策时,他竟呆愣当场沉默不语。
朝堂上的尹瓘见状,暗自叹了口气,上前向王俣进言:“王上,如今宋朝大军从辽东和水路两路并进攻向我高丽国。可我高丽国兵马总数尚不足十万,兵力悬殊,当务之急,还请王上派出哨探,前去探查宋军攻伐大军的具体人数,只有摸清敌军兵力,我等方能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王俣听了尹瓘这番话,好似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脸上转瞬浮现出欣喜之色,赶忙说道:“尹将军所言在理!尹将军,本王现在任命你为我高丽国的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国兵马,定要全力以赴抵御宋朝的入侵。”
“微臣遵旨!”尹瓘神情严肃,周身气势一凛,沉声应道。
王俣见状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而,高丽君臣严重低估了花荣和杨志进军的迅猛态势。正当尹瓘在开城紧锣密鼓地召集高丽军队时,占领汉阳府后的宋朝大军再次开拔,水陆并进,向高丽北方展开了凌厉的攻势。
作为大军统帅,花荣一心想着在武植登基前迅速平定高丽叛乱。
他与杨志商议后,让杨志统领龙卫军从陆路向北进发,自己则率领水师沿汉江逆流而上,与陆路大军相互配合,形成强大攻势。
黄州城,这座横亘在汉阳与开城之间的高丽重镇,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宋军首要攻克的目标。
水陆两支大军刚一抵达,花荣当机立断,下令水师部队将铁甲船上的红衣大炮炮口对准黄州城城墙。
随后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响起,几轮炮击过后,黄州城那看似坚固的城墙,竟如纸糊一般轰然倒塌。
杨志见此绝佳战机已然来临,立刻率领龙卫军趁势发起了猛烈进攻。
这黄州城内的万余名高丽守军,起初还妄图凭借着黄州城高大厚实的城墙抵挡宋军的攻势。
然而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宋军之中竟配备了红衣大炮这般威力绝伦的攻城利器。还没等守城将领想出应对之策,城墙早被大炮崩塌,有不少守军随着城墙一起被埋入尘土之中。
剩余的高丽守军仍试图负隅顽抗,可面对在陆地上战无不胜、装备精良、久经沙场且训练有素的龙卫军将士,他们的抵抗不过是徒劳挣扎。
但凡有敢于反抗的高丽士兵,眨眼间便被龙卫军斩杀。其他高丽守军见状,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完全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只能四处奔逃,或是跪地投降。
短短半天时间,黄州城的高丽守军便被宋军彻底击败,黄州城也顺理成章地被宋军占领。
当尚在都城紧锣密鼓整军备战的尹瓘听闻消息时,宋朝大军已然迫近,距离开城已不足五十里。
面对大宋军队泰山压顶之势,高丽王王俣及一众朝臣只觉天塌地陷。
内心惊慌的高丽王俣赶忙下令,命尹瓘暂且不必带兵出城迎敌,而是将剩余兵马全部集结于开城之内,以求抵御宋军的猛烈攻击。
尹瓘接到王俣的命令后,迅速将开城之中已集结的八万多名高丽士兵,分别部署在开城的各个城门,严阵以待,准备抵御宋军来袭。
实际上,早在得知宋军详情后,尹瓘就已打算凭借开城坚守。只因探子禀报此次入侵高丽国的宋军约有十万之众,其中五万是装备精良的骑兵。而他在开城所聚集的八万高丽士兵,大多是步兵,骑兵仅有寥寥数千人。
尹瓘心里清楚,若是出城与宋军决一死战,己方实力悬殊根本无法抗衡。所以当听到王俣的命令时,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照办。
王宫之内,王俣心急如焚,再度紧急召集众朝臣共同商议即将爆发的战事。
他面色凝重地将宋军已成功占据黄州,此刻距离开城不足五十里的消息告知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听到王俣此言,除了寥寥几位此前就已得知情况的大臣还能勉强保持平静外,其余的朝臣一时间大惊失色,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惊慌。
外戚李资谦也得知了这一消息,他抬眼望向王座之上的王俣,开口进言道:“王上,宋军此番来势汹汹,实力远在我军之上。依臣愚见,当下不妨暂且假意投降,向宋朝俯首称臣。待宋军撤离之后,这高丽国的大权自然依旧由王上与我等把控。”
“否则,若是我等聚众抵抗,一旦激怒宋军,致使其攻破开城,那我等恐怕都将性命不保,国家社稷也危在旦夕啊!”
“是啊是啊,李大人说的对!” 李资谦话音刚落,大殿之内,绝大部分朝臣都纷纷点头,对他提出的计策表示赞同。
王座之上的王俣听闻李资谦献上的计策,眼眸瞬间一亮,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丝心动的神情。
大殿之中的尹瓘与李之美等大臣瞧在眼里,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尹瓘赶忙迈步出列,双手抱拳急切地进谏道:“王上,此计万万不可行!倘若我等宣布归降大宋,一旦宋军进入城中,那我等的生死安危恐怕就将完全掌控在他人手中了。”
“更何况,若宋军入城后赖着不走,毫无返回宋朝的打算,到那时我等又该如何是好?彼时我等的性命皆被宋军拿捏,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恳请王上一定要慎重思量啊!”
李资谦见尹瓘出言阻拦,脸色一沉,冷哼一声,厉声说道:“尹瓘,休要在此大放厥词!依我看,你不过是舍不得手中那点兵权罢了!你可曾想过,要是咱们贸然抵抗激怒宋军,一旦开城被攻破,那可就再无回旋的余地!难道你想把王上和满朝诸公,还有开城的万千百姓,都往那生死边缘推吗?”
尹瓘毫不退缩,当即大声反驳:“如今开城已然集结八万将士,我军据守这高大坚固的城池,虽说人数略逊于宋军,但众志成城,定能坚守到底。宋军长途跋涉而来,若是长时间攻不下开城,粮草等后勤补给必定难以支撑,到那时,他们也只能无奈退兵。”
王座上的王俣看着大殿内两人争得不可开交,顿时陷入两难。
突然,他眼神一亮,开口道:“好了,两位爱卿别吵了。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朕觉得,不妨先采纳尹瓘将军的策略,据守开城抵御宋军。要是开城实在守不住,再按李大人的计策,向宋军投降,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说完,他露出了自得的笑意。
大殿内,李资谦和尹瓘听了王俣的话都微微皱眉。他们都对这策略不满,却又想不出更好的,只能无奈点头同意。
王俣见二人应允,悬着的心终于放下,随即宣布散朝,命众人各自准备应对宋军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