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苏榆神色一沉,嘱咐沈舟。
“你这一次出门,路上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老夫希望你能保护好自己,莫要让家人担心。”
“岳父,我明白,不会让自己受伤的。”
沈舟其实也是担心的。
他没经历过这些。
但他看过不少书描述这种情节。
也从电视剧电影上看到过天灾发生后的各种情节。
他心里是有这个心理准备。
但具体如何,会发生什么事,还得去到那边才能知道。
苏榆放下茶杯,摸着胡子一脸沉思。
“户部那边的人,你须得注意。”
闻言,沈舟放下茶杯,轻声询问。
“岳父是觉得郑尚书会暗中做什么?”
苏榆摇了摇头,“这不好说,总之你得注意。”
他沉默一瞬,又道:“梁集的事你知道多少?”
沈舟皱眉,“我知道的不多,只知道他死前一日,就只吊着一口气,其他的,我便不知了。”
苏榆摸着胡子,沉声道:“你不知也是正常。”
他压低声音,“此事经手的,是皇上的人,就连我,也不知道皇上到底从梁集那知道了什么。”
“岳父您也不知道?”
沈舟愣了下,“可这么些天,朝堂里并未发生什么大事。”
至于那些关于郑尚书的闲言碎语,也只是大家的猜测。
毫无证据的事,只能算是一点风声,算不上什么事。
苏榆神色复杂,“皇上这些年,性情变了很多,处事方面也是留着一手。”
“真正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大家现在已经很难从皇上那得知相关讯息了。”
沈舟不解地看向苏榆。
“岳父,皇上怎么会性情大变的?”
苏榆摇头,神色无奈。
“你也知道,皇上当年登基才多大,那时,太后势大,皇上登基那两年,决定什么事前,还得告知太后一声。”
苏榆说的这些,算是宫中密事了。
他几乎是压在喉咙里说出来的。
“太后并不是皇上生母,皇上生母是个受宠却只是个小家族的女子,生下皇上那日,便去了。”
“当时还是皇后的太后所生的二皇子得病没了,先皇便把皇上记在了皇后名下。”
说到这,苏榆长叹一口气。
“太后对皇上是有不满的,毕竟二皇子死后不到半年,便被皇上记在了自己名下。”
沈舟一直沉默地听着,听到这,没忍住。
“岳父,难不成太后会打皇上?”
苏榆摸着胡子的手停了下来。
“具体如何不满,我也不知,不过有传皇上幼时若背不出太后抽背的经书,便要跪在地上挨太后抽手心,抽完手心还得完成布置的课业。”
说到这,苏榆眼神变了变。
“听说有次,皇上手疼没按时做好课业,太后责令其跪了一个时辰,皇上那次足足养了大半个月,才养好的身子。”
沈舟皱眉,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太后四年前就死了。
苏榆像是知道沈舟在想什么一样,又道:“太后是被吓死的,这件事不少人知道,但具体是被什么吓死,无人知晓。”
“而皇上也是那时候,性情就开始变了。”
沈舟听完,隐隐觉得不对。
“岳父,皇上知道自己不是太后的孩子?”
苏榆点头,神色却是带着凝重之意。
“皇上还在襁褓里时,先皇便不让人在皇上面前说这些,日子久了,也就没人说了,皇上还是自己从太后嘴里得知的这事。”
苏榆似乎在回忆,眉宇间尽是愁意。
“太后得知先皇传位于皇上,在登基前一日,突然发了疯,跑到皇上面前又哭又打,登基那日,皇上身上还有被太后用利器刺伤的伤口。”
沈舟眉头一皱,突然也能理解皇上为何会性情大变了。
苏榆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缓了缓自己的情绪。
等平静下来,才道:“你也接触过皇上,想来也能看出皇上的疑心很重,能被皇上看重的人,不多。”
说不多这两个词时,苏榆的眼神一直盯着沈舟。
就差指名道姓了。
沈舟却没有觉得多高兴。
“岳父,您想错了,皇上也没有相信我。”
“怎么会?”
苏榆眉头微微一皱,很是不解。
“我看皇上挺看重你的,不然也不会让你这么早就开始参政,甚至现在,还派了差事给你。”
沈舟右手捏了捏左手的手指,一个接着一个地捏着,笑着摇头。
“岳父,看重并不是相信了,皇上若有这般容易相信我,便也不会让我这么早出远门了。”
而且还是处理天灾这事。
不过沈舟也清楚。
皇上的看重,应该是相信那道门的敲门砖。
具体何时能敲开,就看他的表现了。
不过其实也不重要。
毕竟只要皇上看重了,他往后的路便不会难走。
至于相信不相信,也无所谓。
反正他也只是忠于自己的心去做事罢了。
苏榆不傻,沈舟这么一说,他自然也是听懂了。
“不管如何,皇上总也对你不同,你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好好完成此事。”
沈舟点头,“岳父放心,我心里有数。”
苏榆也不纠结皇上是相信沈舟,还是不相信沈舟。
只要沈舟能有机会去立功,往后也能凭借自己的功绩和能力,爬上他们这个位子。
毕竟,几位尚书里,能得到皇上信任的,也是不多。
不信任也能坐上那么高的位子,这信任也就可有可无了。
不过,能得到当然是好的。
这样,走得更顺。
往后,也能坐得安稳些。
而不是像郑尚书这般,现在便得了皇上的猜疑。
眼下这位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坐稳了。
沈舟在工部那待了半个时辰。
苏榆把自己处理过灾情的经验都跟沈舟说了。
沈舟听得认真,从工部出来后,便回翰林院,把这些经验都写了下来。
到时候弄成册子带过去,时不时翻一翻,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沈舟也有些打算,计划把自己得到的经验也写进去。
若能顺利从山西那边回来,他就动笔,写一本关于处理此次灾情的经验书。
等书成后,他这一趟,也算是学有所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