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顺二十五年七月张伟纳了关琳为妾之后到大顺二十六年底,他的生活进入了幸福的快车道。
首先是大顺二十五年的十月,张伟的二女儿张婉清顺利地和自己老友卓不凡的儿子卓宇峰完婚。
然后张伟家的老大难问题,长女张婉兮的婚事也有了着落。她和自己心爱的海军军官唐沐在大顺二十五年九月定亲,大顺二十六年九月完婚。
张伟几个儿子的学业也还算顺利,特别是长子张智达,通过在南京金山书院近两年的学习,学问长足的进步,经张伟亲自考验,以已经初步到达了可以中举的水平。
还有张伟后院,虽然妻妾加上通房丫头的数量已经突破十人。
在邹若芙的调和下,也一直保持了比较的和谐稳定。
除了家庭上,张伟在工作上更是频传捷报。
首先是苏北的经济,在大顺25年持续发展,保持了高速增长。
其是张伟关注的重点工程:盐城新港扩建也进展十分顺利。
由于银子到位的非常及时,在淮安府盐城县那边负责现场施工的杨渥频频向布政司传来喜讯。
据杨渥的反馈,后续如果银钱一直保持充足,盐城新港的第一期工程的完工时间有可能提前。
但这段时间内,张伟的弟子,太子周诚光的日子却并不十分好过。
在此之前,先要介绍这两年内朝廷内阁的变化。
先是副相代如海,在新太子周诚光确立后,他于大顺25年的六月不顾大顺帝和其他朝廷重臣的挽留,坚决的辞去了自己副相的职位。
代如海离任后,大顺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任命了财相李明道来担任内阁副相。
这在大顺朝是没有这样先例的。
不过李明道留下的财相位置,大顺帝却没有从户部侍郎中选拔。
而是提拔了浙江的布政使向守辉直接担任新的财相。
其次是督察院左都御史吕思贤在大顺二十五年年底退老还乡,结束的了他在内阁长达十七八年的阁老生涯。
而代替吕思贤督察院左都御史,内阁阁老的正是太子太子府詹事,督察院右副御史严夏。
呃,年下担任督察院总督御史那个阁老之后,他没有卸掉自己的太子府詹事一职。
这太子周诚光的第一个烦恼就来自于严夏,此人的掌控欲极大。
他非常喜欢在太子府内指手划脚,甚至干涉太子的私人安排。
在朝廷上严夏更是以太子的代表自居,常常不等太子发表意见,他就已经代替太子做了表态。
在某次小朝会上讨论提拔在山西的参政时,周诚光明明有自己的意见,他中意的是候选人甲。
但是不等太子周诚光发言,严夏就向大顺帝和朝廷表明了太子府的意见,支持的是候选人乙,
呃,因为此事太子和严夏差点第一次在朝廷上闹翻了。
后来为了向朝廷和官员展示太子府是严格一体的,太子府詹事和太子的意见没有不同,太子只好把此事忍了下来。
更让太子火大的事发生在大顺二十六年,当时太子看中了翰林院的一名青年才俊,想让他进入太子詹事府担任中书一职。
太子当时在一定场合内已经把话放出去了,结果严夏以此人的品德有污点为理由,坚决不同意。
最后此事闹到大顺帝面前,严夏还拿出了确切的证据,把翰林院此人贬到了地方为知县
这样的举行让太子彻底让太子颜面扫地
但是面对这位父亲大顺帝给自己选的第一位辅臣,也是老师性质一样的内阁老。
太子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去反制他,你不跟他讲吧,他会变本加厉,对你干涉越来越多。
要跟他好好沟通的话,他会一脸大义凛然的告诉你:\"殿下,臣都是为你好啊!\"
太子时常把严夏恨的咬牙切齿,但却没有任何办法。
除了严夏,第二位让太子感到烦恼的就是太子府的少詹事王守礼。
这位翰林严学士出身学院派,他倒不喜欢干涉朝政。
但他自谓儒学正宗,而太子本人却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儒学教育。
王守礼以此为理由,喜欢把太子周诚光当成学生,甚至是小学生来教。
太子辅佐朝政后一有空闲,王守礼就搬出来四书五经,中庸大学,企图给太子重新上一遍儒学的经典课程。
此时的太子光已经三十多岁了,孩子都有一大堆了,怎么可能去学习这些基础的儒家的经典?
可王守礼不管这些,他心目中的贤君一定要懂儒学,如此才能重儒礼,用儒生。
太子不懂怎么办?那就教呗,太子不肯学,也要缠着他学。
他不像严夏是朝廷重臣,在太子面前的的威严也不够,因此太子经常不听他的话。
对此,王守礼学会了一招,那就是缠,一直缠着太子,太子被缠的不行了,把他撵了出来,王守礼就哭,当众哭。
这样一次两次下来,让旁人觉得太子好像对自己的少詹事做了什么天怒人怨坏事一般。
对于这个王守礼,太子找大顺帝告了几次状之后。
大顺多方了解下来,也觉得王守礼可能过于板正了一些。
大顺帝已经同意把王守礼给换下来,但关键是现在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代替王守礼。
更何况,对于太子来说,他最大的烦恼是太子府当时年下,而不是王学礼。
他一旦提出要更换严夏,大顺帝就让他拿出确实的理由出来。
如果拿不出,大顺帝不仅不会更换严夏在太子府的职位,反而会把太子周晨光教训一顿。
到了大顺二十六年,太子周诚光又一次因为一件人事任命与严夏闹翻之后,他再也忍不了了。
他向张伟写了一封求救的信,信中他向张伟说明了严夏的行为举止。
然后他告诉张伟,父皇大顺帝对严夏特别倚重,对自己的话,大顺帝反而有些信任不过,太子对此特别苦恼。
大顺二十六年年底,张伟正在自己的府中吃着自己发明火锅,唱大夏流行着歌曲,突然就接到了太子周诚光的求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