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推进在朝堂上激起了不同的反响。太子所推动的改革政策,逐渐从最初的理想化方案,走向了实际操作的细节。然而,在改革过程中,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太子虽然以“治国安民”为口号,但一些地方官员和豪门贵族的利益受到冲击,他们的反应极为敏感。
太子召集了几个亲近的大臣,商讨接下来的改革进程。大臣们神色复杂,一边是民众的期盼,一边却是官场上的重重压力。
“太子,改革之事必须步步为营,不可急功近利。”左丞相沈鸿程沉声说道,“虽然百姓期望已久,但一些地方豪强的反应却不容忽视。若不能稳住地方的官员与贵族,这场改革恐怕难以长久。”
“我们已经为改革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太子目光冷峻,“这些地方的官员和豪门如果不愿意合作,那就只能让他们明白,改革是国家之事,不容他们一己私利。”
凤绾站在太子身旁,听着大臣们的讨论,眉头紧锁。她知道,太子的决心虽坚定,但朝堂上支持改革的力量仍然有限。尤其是云泽的势力,虽然表面上与太子保持友好,但背后已悄悄行动起来。
“太子,沈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凤绾适时插话,“改革虽然要坚持,但不能一味地逼迫地方官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我们需要逐步化解他们的疑虑,取得他们的支持。”
太子皱了皱眉,显然对于凤绾的话有些触动。他想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凤绾说得对,我们不仅要让改革的政策符合民意,也要让朝中和地方的利益团体感受到他们在改革中的参与感和安全感。”
沈鸿程见状,松了一口气:“既然如此,太子,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地方政策,调动地方的官员积极性?”
太子思考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将各地的财政管理权限下放一部分,让地方官员在一定范围内拥有更多的决策权力。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同时也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如此一来,地方官员若能够成功引导地方经济的改革,民众必然受益,反倒能增强朝廷与地方的合作。”凤绾补充道。
“不错,既如此,便按凤绾所言行事。”太子露出了一丝欣慰的微笑,随后转向其他大臣,“从明日开始,各地的政策进行适度调整,让地方官员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有更多的话语权。”
然而,太子的一切布局,都未能逃过云泽的眼睛。云泽虽然深知太子并不简单,但他依旧保持着冷静,开始在暗中布置反击的棋局。
云泽站在自己府邸的书房中,凝视着面前一张庞大的局势图。局势图上标示着各大地方的军政状况,云泽的手指轻轻滑过各地的标记,指尖最终停留在了某个地方——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军事重镇。
“东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太子较为信赖的地方之一。”云泽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如果我能从中动手,影响太子的改革,不仅能削弱他的政治基础,还能迫使他改变一些政策,最终陷入困境。”
云泽的目标,早已不仅仅是想要阻挠太子的改革。对于他来说,改变太子的政治立场,迫使他做出错误决策,才是最终的胜算所在。
“开始行动。”云泽低声命令道,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与此同时,凌君策却并未放松警惕。他一直关注着太子的改革动向,并决定在背后为太子提供必要的支援。作为北疆战神,他不仅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还有一支训练有素、忠诚的精锐部队。
“太子,云泽的手段不容小觑。”凌君策在与太子的私人会面时,语气沉稳,“他虽然表面上与朝廷合作,但背后暗中操作的手段,恐怕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太子凝视着凌君策,沉声问道:“凌兄,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应对云泽的威胁?”
凌君策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们必须打破云泽的网络,削弱他的支持力量。若想与他对抗,不能单靠朝堂之上的权谋,而应从军事和民心两个方面着手。”
“明白了。”太子点点头,顿时明白凌君策的意思。无论是云泽的政治手腕,还是他在各地的支持力量,都可能成为太子改革的巨大障碍,唯有在军事上占据优势,才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那么,我们从北疆调动一些精锐,防止云泽的突然动作。”凌君策继续说道,“同时,我会暗中联系一些忠诚于太子的地方势力,帮助我们稳住地方。”
太子深知凌君策的能力,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多谢凌兄支持。”
与此同时,凤绾也在悄悄布置她的棋盘。她清楚,云泽的策略不仅仅是依赖政治和军事力量,还包括了舆论和民心的操作。
“我们需要强化舆论支持,稳定民众情绪。”凤绾与几名信任的文官商议道,“改革的推进不仅要有力量支撑,还需要合适的舆论导向。只有民众的支持,才会让太子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凤绾小姐,您是指……”一名文官试探性地问道。
“我会安排一批密信,分发到民间,让民众了解改革的意义。”凤绾沉声道,“我们要在云泽的反击前,先把民心稳住,让百姓看到改革的希望,而不是被云泽的谣言左右。”
在凤绾的策略下,关于改革的正面舆论逐渐开始在民间蔓延,尤其是在朝堂内外的士族贵族中,太子改革的支持者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