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天,比往年更暖。
这对参加会试的考生们还是挺友好的。
蒋家为十二位考生准备的衣服虽然都是单衣,但用料扎实、做工精良,叠穿几件很是保暖。
穿单衣是为了防止考生夹带,不过其实在会试的时候夹带这种情况很少会发生。
毕竟都是过五关斩六将得到了举人功名的,不缺名声也不太缺钱,真的没有必要冒险自毁前程。
除非那种想不开的,或是乡试时本来就是靠着作弊考上举人的。
但基于乡试也是很严苛的检查搜身,这种情况也是偶发性的。
此时进场搜身的队伍挪动地就很缓慢,可见检查的有多么细致。
蒋家人的考篮里,依旧是老几样,这已经成了蒋家考生固定的装备。
竹筒、油布袋、加大号的遮雨油布,当然,还有各种方便又好吃的糊糊也肯定少不了。
在家中的时候,每一种糊糊都让大家试吃了味道,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口味偏好选择多带哪一种。
大约过去了一个多时辰,蒋家人排着的这条队伍终于轮到他们入场检查。
没有闹什么幺蛾子,毕竟准备的实在太过充分,考篮互相盯着没有离开过视线范围。
身上的衣服也在排队的时候又互相检查过一遍的,没被塞进带字的纸之类的。
十几个人甚至还跳了跳,没有物品掉落。
一盏茶的时间,蒋长丰和蒋长庚就检查完进去了。
毕竟得尊老爱幼嘛~蒋家人虽是排在一起,那也是有先后的。
很简单粗暴的以年龄从大到小排列,年纪最大的排前,年纪轻的排后。
所以是由蒋长丰打头,蒋长庚随后,殿后的当然是蒋昊和蒋小七。
还别说,他们这一列还都是挺乖的,目前为止,一个夹带的都没有呢。
只不过后面排着的里面有没有,蒋小七就不知道了。
毕竟他和蒋昊都检查完了,要往里走了。
检查完的人拿着自己的考篮,不能在此停留,必须拿着领取的号牌进场去找自己的考棚。
此时进去还是可以出来走动的,只是不能超出考棚附近三丈的范围。
但是等所有考生都入了座,差役敲了响锣后,就不能随意走动了。
这时候再随意走动,以作弊论处。
当然,溜达是不可能溜达的,考完出去后,哪里不能溜达?何必在考场里犯二~
蒋家的誓师大会不是白开的,那天不仅蒋长青和蒋地主两人发言了,蒋小七也在散会前补充了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点:入场后不要随意走动,即使考场允许,也先进考棚整理整顿,擦灰歇脚。
(毕竟在外排了那么久的队,脚当然酸了。)
第二点:尽量在天光大亮的时候答题,能不用火烛就不用火烛。实在写不完需要秉烛而写,一定不能让试卷离火烛太近,并且随时注意是否有风,起风必须灭火烛。
(天干物燥的,一定要小心火烛。)
第三点:所有写完的考卷,一定要彻底晾干,试卷收起前不能收起镇纸。试卷收起后必须入竹筒,封盖,入袋。
(试卷毁了,考试资格就废了,不会有人好心再给你补发一张。)
第四点:入场后,不管有没有雨,先把油布铺上,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其实是蒋小七查了天气预报,这两天真有有一场贵如油的春雨。)
蒋小七只是最后补充几句,但这几句大家听得格外认真。
蒋长丰和蒋长庚二人已经不将其当做宗族中的一般后生了。
从图书馆一般的书房到写也写不完的试卷,从会考宝典到孤本典籍,还有提出的四点非常合理的注意事项,监管严格的考篮和统一制式的衣服……
哎呀,总觉得他们蒋家要起来了,特别是在未来两三代后。
蒋文海和蒋文浩可以说是看着蒋小七长大的,在族里是走得比较近的,如今看着小少年事无巨细的安排,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啦啦啦啦啦啦-------
所有的考生都进了场,天光已经亮得不能再亮了。
蒋小七趁着还没发考卷,先给自己烧了壶热水,泡了一杯茶。
守在考棚外通道上的士兵瞥了一眼,暗道这考生好心态,竟然有闲情逸致喝茶。
蒋小七能说自己困了吗?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三月。
会试之所以叫春闱,就是因为考试日期在春天。
春天犯困,再正常不过了。
喝杯炒制过的红茶,提提神,更正常不过了。
毕竟,咖啡豆还没有弄到,系统倒是说有咖啡豆可以兑换,但价格不合适,直接被蒋小七无视。
唉~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挨穷。
“tUANG! tUANG! tUANG!”
一杯茶饮尽。
铜锣终于敲响。
三声只是提个醒,让大家集中注意力,听一听考场规则。
正式发卷前又是三声“tUANG! tUANG! tUANG!”
从铜锣响起来的那一刻,考场就更加安静,这时候负责发卷的虽然还是差役,可每个差役身边还会跟着一个兵士,两人共同负责发放考卷,互作监督。
考卷发下来后,有些人迫不及待地磨墨,有些则是先看题目。
蒋小七就是那先看题目的,先让心里有个底,虽然知道自己很大几率不会中会元,但还是得用尽全力不是?
“尽人事”之后,才有资格“听天命”。
扫了一眼题目,还行,不难。
有这样想法的不止蒋小七一人。
此时蒋家众人:哎呀,这题……似曾相识。
虽不完全相同,但和之前做的几百份模拟试卷相比,总觉得有四个大字在头顶飘过——“异曲同工”。
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做的模拟试卷多自有手感,下笔如有神来助。
将试卷压在镇纸下面,这才开始磨墨,向着一个方向打圈儿,一汪清水变成了一汪浓淡适宜的墨汁。
没有思考般,直接提笔蘸墨,在草稿纸上笔走游蛇。
“滴答!滴答!”
看看,又下雨了~你说巧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