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主要针对的是以米国为首的五个工业大国的货币汇率。
但是五国间接影响着全球各国。
五国签署“广场协议”,人为强制干预美元汇率的消息,随着发布会结束,消息飞速传遍全球。
即便这个时代的通讯速度,远没有后世互联网信息时代传播来的快。
可在次日也依然传遍全球。
最先反应过来的,就是各国的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
美元贬值,使得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必然面临升值。
只有少部分同美元绑定在一起的国家和地区会受到同等贬值影响。
1983年,港元危机时期,为了港元更加稳定,香江政府对港元和美元实行联系汇率制度。
这么做,好处是港元汇率更加稳定,
坏处就是港元被美元彻底被绑定。
张启明知道,这次美元进入贬值下行趋势,而且会持续很多年。
这会对香江各行各业,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香江经济是外向型经济,经济高度依赖于外贸。
美元的贬值意味着港元相对其他货币也贬值,这表面上看,似乎会增加香江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可那只是表面上而已。
香江始终是一个小岛,地域狭小,资源有限,制造业所需材料高度依赖进口。
美元贬值,同时也会导致进口成本上升,影响进口贸易。
不像大陆,有着广阔的面积和大量的人口,制造业所需要的材料,大部分是不需要靠进口,随着改开力度加大,制造业增长会更加快速。
香江贸易会迎来发展,但那只是作为大陆和世界桥梁,做转口贸易会发展迅速。
香江本土的制造业反而会因为成本增加,加快速度消亡。
这种情况下,除非港英政府愿意扶持香江制造业,给出各种利好政策,否则没有挽救的可能。
张启明结合后世东南亚各国,以及宝岛、香江,在广场协议后,各地政府你应对政策,已经彻底明白香江制造业没落的原因。
亚洲四小龙中,只有香江扶持的是地产,宝岛、狮城、南韩都是政策上大力支持制造业的发展。
而且是往高精尖制造业发展。
新世纪以后,狮城、宝岛、南韩走的路线几乎都差不多。
都是围绕电子、电器产品中芯片、屏幕、主板这类核心部件制造业发展。
香江在经济出现下滑后,倒是搞了一个数码港,想要挽救香江经济,最后莫名其妙被李超人小儿子,搞成了房地产。
不知道港府当时有没有被气炸。
张启明越是思考,越是越觉得这背后阴谋重重。
张启明摇了摇头,暗道:“管他什么阴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行。”
港元相对贬值,至少短期内对于香江外贸经济是大利好,虽然产品制造成本会增加一些。
不过等到大陆工厂建成以后,制造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下来。
港元贬值,金融市场影响也会很大。
之前港股因为爱美高大爆发,已经点燃股市热情。
广场协议后,港府为了港元稳定,肯定会大量抛售美元,回购港元。
这意味着香江流通的港元会大量增加。
这些钱都会流入市场。
按照历史的发展,港英政府为了达成不可告人目的,会改变香江的经济结构,这些钱最终大部分会被流入股市和地产之中,造成大量泡沫。
使得香江地产和股市迎来长达两年的大泡沫牛市,最终轰然爆炸。
广场协议后,为了应对日元带来的升值挑战,东瀛和香江一样过度依赖的经济结构,同样经历了重大的结构调整。
以减少对外贸的依赖。
东瀛的制造业会开始进入全球,承接最多的就是东南亚各国、宝岛、大陆。
间接促使这些地区经济繁荣。
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会持续到到98年金融风暴爆发后,才会结束。
这场风暴之后,东南亚制造业遭受重创,促使大陆快速成为全球制造业王国!
张启明觉得自己在米国无依无靠,必须要为自己增加一些对政治有影响筹码才行,以保证在这边的市场对自己畅通无阻。
米国总统的选举,就是一场全球大戏。
每个米国人都是一张选票。
后世没少看,米国总统候选人,为了获得选票,不惜下场,到某家公司打工。
“川普同志”就没少到麦当劳、肯德基去当服务员。
不管是不是人家在作秀,但这足以体现出制造业在米国政客中的重要性。
想到这里,张启明按响了办公室内部电话。
“凯特琳,我需要一份米国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零售公司的调查报告,你安排人收集一下,交给我!”
“好的, boss,今天下午我就会将报告交到你手上!”
“嗯,辛苦了!”张启明说完,直接挂了电话,陷入沉思中。
别看米国嘴里喊着全球自由经济,实际上米国市场有时候也很排外。
连卡佛走的是高端大卖场路线。
张启明打算在米国再成立一家连锁电器零售商店,并以此为基础,向全球扩张,建立消费渠道。
同时还能在米国大量招收工人,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张启明比未来的米国总统们,还要清楚,谁他们能当选总统。
手握大量选票,就是他的筹码。
不过,来连锁商场,需要不少资金。
这家公司本来就是拿来筹码用,所以并没有期待他能挣多少钱,也就没有吃独食的打算。
拉拢一批盟友,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里,张启明心中有了定计。
广场协议已经签署,大局已定。
剩下的时间就是等着收网就行。
………
闲来无事的张启明,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硅谷投资公司中,写商业计划书。
偶尔会去方舟科技公司指导开发项目。
有时间还会去导师利斯科夫那里拜访。
不过,最近他不敢去了!
原因是他挖走了好几位导师利斯科夫的得意弟子,被导师赶了出来。
张启明不仅没有半点不好意,还厚着脸皮,打着自己导师的名义,从麻省理工挖了不少通信和芯片架构等领域的博士和研究生。
砸下2000万美元,在方舟科技成立了两个部门。
专门研究移动通信技术和芯片架构。
逼的导师上门找他算账。
无奈之下,张启明直接砸了一大笔钱,和导师利斯科夫的实验室,以及其他几位通信、芯片领域的实验室,展开合作。
导师利斯科夫这才放过他。
殊不知,这正是张启明想要的结果。
…………
“砰砰…”
“进来!”
“ boss,高盛银行的卡洛斯先生前来拜访您!”凯特琳进来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