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谭凤英找到老肖,帮忙联系了社区里的领导,征用了社区广场的舞台和LEd屏幕。
蔡思源还找来200把塑料凳子,摆放在舞台下。幸福食堂的几位老人站在舞台上,连接好电脑投屏之后,谭凤英举着话筒,向大家介绍幸福食堂近日发生的事情。
“各位邻居大家好,我是幸福食堂的负责人谭凤英,耽误大家一点时间。”谭凤英轻敲着话筒,她的声音吸引了幸福社区居民们的关注。
没多会儿,那200把椅子就被坐满了,还有其他社区的人凑过来,站在那里看热闹。
随着LEd屏亮起,谭凤英也看到了台下那些熟悉的面孔:有已经成为网红的李军,有换了赛道做画画直播的姜圆圆,有甜心夫妻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有苏婉和宝宝,有爱剪纸的乔志航,还有聋哑小哥薛亮,很多熟悉的人都来给她加油打气。
他们在台下挥舞着手臂,仿佛这是一场谭凤英的演唱会。
坐在那里的小壮壮摇晃着脑袋,笑哈哈地开口:“谭奶奶,我想听你唱《夕阳红》,妈妈说这首歌适合年纪大的人,你唱起来肯定好听呀。”
姜圆圆手里捧着鲜花,朝着谭凤英摆手打招呼:“谭奶奶,我觉得您看起来比明星还优雅。”
“哎呀,你们可真会说,我看着老蔡最帅气了。”李军举着手机一边直播,一边说着,“可惜老王不在这边,要不然我得跟他聊聊炸酱面的秘诀。”
苏婉站在舞台侧边,抱着小娃娃朝她喊着:“幸福食堂必胜,谭奶奶加油!”
谭凤英的心中无比欣慰,心想:看吧,这么多人关心着幸福食堂,我们没什么可怕的。
“感谢大家的到来,感谢幸福社区的各位邻居们给我们的机会。在说其他事情之前,对于小刘在网络上对我们幸福食堂的不实言论,我先给大家展示我们餐馆的一些资格证明。这是幸福食堂的进货单、消毒记录、员工健康卡、食品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
大屏幕开始滚动显示扫描件,画面中显示某年某月某日,宋秋荣凌晨四点还在验收鲜肉;还有王松林,凌晨三点就在后厨备菜。后厨里明亮的灶台,干净的锅碗瓢盆,甚至连墙壁都光洁如镜。大家干活的时候头戴厨师帽,各种抹布分类摆放,还有一大排消毒柜,里面的碗筷都整齐排列。
幸福社区里的居民们看到视频画面后,低声交谈着。
“这还用证明吗?我家里都没这么干净呀。”
“每天接送我孙子,我都路过幸福食堂,我孙子说了几次想去那里吃饭,我都没同意。早知道幸福食堂后厨这么让人安心,我就早点去了。今天晚上接孩子放学,我说什么也得去。”
没去过幸福食堂用餐的居民们表示有些后悔,尤其是那些年轻人,纷纷说道:“感觉错失了五个亿,我总以为幸福食堂是几个老人在经营,东西不好吃,也不一定干净,还不如在家里点外卖。”
“这以后下班路过必须要去吃,我刚看到公布的菜价,比我点外卖划算多了。”
“而且很贴心地把红烧狮子头切开卖,还有小**的饭团呀,好像还有手工发糕,是不是?”
“我想吃西红柿打卤面,如果我没看错的话,6元一碗,还能免费加面。”
“那个红烧排骨,哇塞,才20元一份,而且装得满满一盘,太实惠了。”
那些年轻人起初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参加这个活动的,还有人怀着蹭网络热度的心思,想拍些素材发布出去给自己的账号增加浏览量。大家各怀心思来到这里,谁都没想到竟被谭凤英和幸福食堂给圈粉了。
“质量监督管理局都不用来了,要是拿幸福食堂的这个卫生管理办法当做标杆,整顿餐饮行业,那顾客们可就放心多了。”
大屏幕上持续播放着幸福食堂几位老人的工作场景。有蔡思源开车进货的视频,他采购回来的都是新鲜蔬菜、高品质的肉类和海鲜。
有人惊叹道:“我的天,成本都公布出来了,这和我去超市买的肉价相差不太多,他们靠什么赚钱呢?”
“真不敢相信,幸福食堂居然去超市采购,超市里的东西虽然品质有保障,但是进价多贵啊。”
“我家里有亲戚开火锅店,他们经常去韩家墅那边的大型综合市场进货,有时候我们也跟着去买点牛羊肉冷冻品,带回来放冰箱里,能吃好一阵子呢。”
“我知道批发市场的东西便宜,但是得去很早。你们看那视频里,大冬天的,凌晨3点多,蔡爷爷一个人去进货,那么多箱子都是他自己搬上车,到了店里也是他们几个一起卸车。”
“怪不得不雇人呢,原来是没多少盈利空间。”
“这以后路过幸福食堂,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肯定第一个伸手。”
看完老蔡的视频,大家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宋秋荣在后厨忙碌的画面上。她同时开着四个锅,有条不紊地翻炒着。
“你们不知道吧,这个阿姨我认识,我读高中的时候她摆摊卖过奶茶。”
“我吃过她做的鸡蛋灌饼,特别实惠,量又大,我一个都吃不完就饱了。”
“听说她是外地人,留在了天津,看来是很喜欢天津这个城市,我对喜欢天津的人格外有好感。”
大家边说边看向站在谭凤英身边的宋秋荣。宋秋荣也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还拿出自己年轻时摆摊的照片给大家传阅。
“我已经60岁了,幸福食堂开业也有3年了。在幸福食堂这几年,我收获了很多,有友情、亲情,还有爱情。我学历不高,没别的本事,但我就喜欢做菜,对自己的厨艺也很有信心。要是大家来幸福食堂,觉得哪道菜不合口味,都可以提出来;要是大家对幸福食堂的饭菜有什么建议,也请尽管说,我们会采纳所有好的建议。”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宋秋荣眼眶泛红,走下了舞台。
董秀兰接过话筒,站在舞台中央,微笑着望向台下的众人,温和地说道:“大家一定对我不陌生吧,我往这儿一站,就看到了很多我的学生和邻居。我教书几十年,带过很多届学生,看着他们毕业,如今我也迎来了自己从教师岗位的‘毕业’。大家看我这身材就知道,我是个爱吃的人,很享受吃东西的过程,所以才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开了这家餐馆……”
在董秀兰的带动下,很多人都沉浸在回忆之中。
“我孩子都上大学了,但我还记得自己当学生的时候,我英语不好,就怕上董老师的课,可董老师从来没放弃过我。”
“是啊,我读高中的时候董老师才30多岁,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董老师变老了,我也有白头发了。”
几位老人的发言,让大家都沉浸在回忆里,都快忘了此行原本的目的。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