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办公室。
平城县地方志办公室位于城西,再出去就是郊外。像地方志办公室这种冷衙门,当然不会设置在什么好地方,不过能有一个小的独院,也算是非常不错了,这也是考虑到单位的特殊性,偏僻也有偏僻的好处。
主任办公室。
桌子上摆放着几份最近几天的报纸。
以前在武义镇的时候,每天那么忙碌,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报纸,倒是会在网络上看看新闻什么的,也算是一种快速了解讯息的方式。
现在空闲时间多了,谢凌风有事没事就会翻翻报纸,主要是以《隆武日报》为主,隔天就会有专人送到每个单位,即使地方志办公室再冷,同样不会落下。
“日前,党中央决定,余克超同志任云中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
而就在谢凌风的左手边,还有几份报纸重叠摆放,最上面的一份上,头版头条的标题与今天这条类似,只是时间是三天前的:
“六月二十五日,云中省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兼干部二局局长李群同志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陈文海同志任云中省委书记;秦令辉同志不再担任云中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看样子省里、市里的局势又会有一番变动了。’谢凌风嘀咕了一句,就将报纸放在了左手边那堆报纸的最上面。
省里的大领导变动,对于他这种小小的科级干部太高太远了,看看报纸,只是了解下信息,知道有这些事情发生,与别人聊起天来不会搭不上话。
但是,正如之前陈钊书记调离平城县,马天强就任新书记,对平城县会产生连带影响一样,相信不久之后,云中省的局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下面的市州和省直机关等单位。
还是那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罢了。
这段时间,谢凌风的心态已经非常平静,对上面领导的变动能够淡然视之,毕竟两者的差距天高地远。
‘不知道陈市长是否会受到影响。’旋即,另外一个念头在脑海之中冒了出来。
省里的厅级干部调整,正好是省委的权责范围。
很快,这件事就抛之脑后,谢凌风再次从右手边的左边拿过来一本书籍:《摩崖石刻研究》。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据冯云鹏《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
书里还有很多各种摩崖石刻的照片。
谢凌风为什么会研究摩崖石刻的有关文献呢?无他,平城县境内竟然就有。
从平城县城到武义镇,沿着沱河沿江而上,正好有一段山崖上有石刻存在。
之前在武义镇工作的时候,虽然听闻过沱河岸上的山崖上有石刻存在,但当时他并没有前往看过,只是有一次检验武义码头沿河观光旅游线路时,在游船上匆匆一瞥,但距离太远,根本就看不出什么。
另外,因为石刻就面对沱河江面,更适合观看的地点就是在河面之上,将游船停在河面,这也是码头旅游的一个卖点。如果感兴趣,可以单独乘船,在石刻下面靠岸,再爬上去靠近查看。
不过谢凌风当初并没有亲自前往,此时回想起来,甚为遗憾。现在倒是时间很空闲了。
“小何,过来一下。”将摩崖石刻的大致资料看了一遍,心里有点底了,谢凌风就将何文霖叫了过来。
现在何文霖基本上充当了之前石呈祥的角色。
地方志办公室本来就是一个小院子,七个工作人员,房间充裕,三位领导每人一间,综合股和业务股各自一间,还有一间会议室、一个储物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小何,下午我们去看看那个摩崖石刻。”谢凌风吩咐道。
因为要乘船,就要提前准备。
“好呢,主任。”
何文霖高兴的答道。对于能与主任一起到外面转转,小何是非常乐意的,不但可以学到一些新知识,又能与领导拉近关系,比在办公室闷着好多了,何乐而不为。
年轻人,本来就好动。
下午,两人轻车简从,先开车来到平城码头,再乘坐事先联系好的一艘小机动船前往摩崖石刻。
这个小机动船有一个棚子,遮风挡雨防晒。
“你们是专门去看那个石刻的大学生?”船老板三十多岁,姓刘,可能是长期在江面活动,面色黝黑,但比较健谈。
六月底,一些大学的暑假已经开始了,看到谢凌风与何文霖均较为年轻,刘大哥就以为他们是专程跑来旅游的大学生。
随着武义镇码头和小平山生态旅游的名气逐渐传开,现在不仅有隆武市的客人,还有周边市县和省会云州市前来的游客,包括一些大学生,逢年过节就喜欢到这边来看一看。
“哈哈,刘大哥,我们可不是大学生了,我都参加工作一年了,我们是研究我们平城县风土人情的。”小何闻言当即就乐不可支,简单解释了一下两人的工作。
谢凌风虽然二十六岁了,但本身就俊朗,这两个月在地方志办公室,外出的机会较少,皮肤也比较白皙,看起来与小何也就差不多的年纪,难怪刘大哥会误会成大学生。
“刘大哥,我们这座石刻来看的游客多不多?”从平城,码头到武义镇码头很近,聊聊天,已经来到了石刻前面的河段。
“不多,有些人就是好奇,听说这里石刻,特意跑来看看。”刘大哥说道,“不过那石头都风化了,就只有几行字,有什么看头嘛。”
“嘿嘿,刘大哥,这你就不懂了,只要说上了年头的东西,那就是古迹,对我们来说就有研究的价值。”
小何嘿嘿一笑说道。
确实,隔行如隔山,不是专业人士和爱好者,谁会对这些可在山崖峭壁上的东西感兴趣?对刘大哥他们这些老百姓而言,每天忙碌着生计,对这些附庸风雅的东西更是没有一点感冒。
说笑间,小船已经缓缓向岸边靠近。
从江面上向岸上望去,确实有点远,即使那石刻的文字挺大,也看不分明。
河边有一个简易的临时码头,建有几个水泥桩,便于绑扎缆绳,此时岸边还停靠了一艘类似的小船,估计也是观看石刻的游客。
果然,刘大哥远远就与那艘船的老板打起招呼,“老孙,你也到这里来了?”
“老刘?我拉了两个大学生。”站在岸上的是一位四十多的中年男子。
在老孙的帮助下,小船很快就靠了岸。
“两位,我就在下面等你们了哈。”在刘大哥的招呼声中,谢凌风两人向山上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