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二年,八月二十三日,农历七月廿四,星期四,天气晴。
这个八月是个非常少见的好月份,三十一天,没有一天诸事不宜不说,还有四天正儿八经的黄道吉日,而且昨天,今天,明天,三天是连续的三天黄道吉日,这种月份在历法上是非常少见的。
这几年,风起云涌的变化很大,有些事不好说,所以就直接跳过了。我这边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没有再出国,但是国外慕名而来的病人可不少,当然还有每年一次的例行巡诊,但是去疫区的次数比较多,真正大范围巡诊,就只去了一趟西南。现在我们中医科也算是兵强马壮,我就正常的教导,也没作弊啥的,就已经有七八个人可以撑起我们中医科的架子了。
经过我和俞正灏几年针锋相对的争论,真有点,真理越辩越明的意思了,我也发现了我的问题,那就是太过于激进了,我这里没有问题,但是在很多进修医生那里,就有点放弃了中医的独立性了,这一点确实得纠正。放弃容易,再捡回来可就难了。
第一批中医药学院的学生也开始毕业了,由于今年二月份抽调了不少医生去支援农村医疗建设,所以这些学生的工作分配还是挺容易的。医学院毕业,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所以他们没有像别的大学生一样分的天南海北到处都是,反而全都留在了京城的大医院里练级,最差的都被分到了铁路总医院。我们医院也接收了几个,说真的,水平有,但是离独立问诊,还差点意思,还得练。这一点远比不上人家医学院的学生,人家同样六年毕业,基本就可以上手了。
中医培养难度颇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几年中医的发展还真不错,首先就是四大中医院,变成了三家,并不是少了一家医院,而是少了两个半家。其中有两个医院被拆分了,精干力量都被派去了西北和西南。然后基于剩下的资源,进行了重建,但是现在还没有重建结束。
其次中医研究所,进行了一次升级,变成了中医研究院,而且基于中医研究院,又新建了一家主要攻坚方向就是中西医结合的医院。中医药学院,也从原校址进行了外迁,搬到了城外,面积大了不少,原来的校园,就让给了新建的中西医结合医院。而且中医药学院,还正式入选了国家重点建设院校。
这个国家重点,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可以自主招收研究生的的意思,也就说这些学校可以不用借助科学院的名义,自行招收研究生。也就说,中医研究生,已经开始作为一个议题被提出来了,但是阻力非常大,主要有两个,一个来自反中医人士,能让你办成大学,就很给你面子了,居然得陇望蜀,没数了吧。另一批是支持中医的,他们认为,中医的理论已经很完善了,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就应该在干中学,到医院去,到一线去,而不是躲在学校这种大后方,搞理论研究,就为了一个所谓的研究生学历。
在这种阻力下,中医学研究生的问题,基本上很难推行下去。但是这个玩意能被讨论,就已经是一种进步了。同样可以体现出中医发展的地方还有,很多大医院的中医科,全面升级成了大科室,尤其是有些有保健任务的医院,中医科甚至已经发展到了可以和内科分庭抗礼的地步。有的也开始在内部实验中西医结合的出路,不过有一点,中医基本已经全方位退出了急救。
中医不是没有急救的方法,但是,针灸对医生的要求太高,而其他手段,又没有现代医学那么利索,中医急救可以通过开水,大火快煎药的方式提供急救汤药,但是再怎么快,也不如直接往血管里面推药快。所以这一点是中医的弱点,这个战场,别说我们这种综合性医院了,就连四大中医院,也都一样,都放弃了。因为医学最关键的是治病救人,并不是意气之争。
急救和急诊不太一样,现在很多医院没有专门的急诊科室,一般来了急诊科室都是直接往对应的科室送,插队解决问题。但是急救不是那么回事,他们还要负责在医院里住院的病人,突然发病的急救工作。这是一个地道的内部部门,虽然也接正经的急诊,不过不多。现在可没有那么多救护车,能送到医院来的,基本上都达不到急救的标准。
这几年,易承宗心心念念的自然灾害根本没有来,但是农村的日子依然不怎么好过,有人在下面胡搞乱搞就不说了。国家也在加大对农民手里余粮的采购力度,为的就是还债,毕竟和北边闹崩了,我们这几年没出国也是因为这个,也怕出去就回不来了。
根据不同地方的粮食收获情况,按照不同标准收粮,最低的就是国家定下的税收,百分之十八,最高的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五。当然超过百分之十八的部分,是给了相对高价的,比城市里定量供应价格还高一点,一斤麦子给到了一毛多钱,这绝对是个高价,但是相比于市场上自由价格出售的一斤八九毛的价格来说,还是太低了,所以这部分高价粮并不是在社员手里收购的,而是直接在大队或者生产队层面就收走了。
这么一来,有不少农村的社员,手里还挺富裕,所以,大量工业制成品,又开始往农村销售,弄得不少城市都出现了一定的物资紧张。事态的发展完全朝着另一个方向去了,再加上,有些人在收粮的时候手段确实有点不做人,所以上面一直在忙活这些事情,一直到六一年才算是有了统一的规划。
而且五九年底开始,一直到六一年,大部分人都来了一个大幅调薪,准确点说,是降薪,普通人,两次一共降了百分之八,而我们作为组织内部成员,按照等级,降薪还要多一点,我降了百分之十三,还要再捐百分之五,等于累计降薪百分之十八。把我好不容易升到两百的工资又给降到了一百六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