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乡亲们面露忧色,纷纷低声交谈,一个年长的村民站出,忧心忡忡地说道:“侯爷,若大周再来骚扰,我们百姓如何自保?”
秦煜微微一笑,目光坚定:“只要我们团结一致,边疆就不会轻易被攻破。我的大军会保卫我们每一寸土地,而我也会下令开仓放粮,帮助贫苦的百姓渡过难关。”
乡亲们闻言,神情渐渐松动,纷纷点头,信心也随之增强。
不久后,秦煜的安抚举措见到了成效。边疆的民众纷纷响应,组织起来,共同修缮防御工事,士气大振。
然而大周的内乱却愈演愈烈,随着起义的爆发,局势变得愈加复杂,朝堂上,消息频传,拓跋天宝再次召集众臣议事。
“如今大周内乱不断,难道我们就此观望?”一位将领迫不及待地问道,脸上写满了渴望。
“陛下,此时正是进攻大周的大好时机啊!”
拓跋天宝静静地看着他,内心虽然有动摇,但他清楚此时出兵的风险。他回忆起秦煜的警告,最终摇头:“我们必须冷静,不能被眼前的机会冲昏头脑。若贸然出兵,恐怕会引火烧身,成为大周内斗的牺牲品。”
此时,拓跋青青悄声问道:“皇兄,若不出兵,我们是否能够保证边疆的安全?”
拓跋天宝目光坚定,答道:“朕相信只要我们稳住边防,民心安定,便能让大周无暇顾及我们。朕会传令秦煜,让他加强边防力量,确保万无一失。”
众臣听后纷纷点头,心中虽然仍有些不安,却也理解了皇上的决策。面对波谲云诡的局势,拓跋天宝决定以静制动,静观其变。
然而,大周的乱局并非与北戎毫无瓜葛。一些大周的叛军逃窜至北戎边境,寻求庇护或者妄图借机生事。秦煜得知消息后,心中暗自警觉,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危机。他知道,若这些叛军不被及时处理,后果将不堪设想。
“传令下去,把人都给本侯集结起来!”
秦煜神情凝重,沉吟片刻之后直接下令,身旁的副将立刻恭敬地回应:“是,侯爷,我这就去安排!”
秦煜在心中沉思,这些叛军虽然是流亡之辈,但他们的人心思动,若处置不当,将会引发更大的动乱,可如果能好好利用,这又是难得的好处,古代社会,想要强大,人口才是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他带人赶到边境,果然见到不少徘徊在边界附近的叛军,有些人胆子小,还不敢越境,而有些人则是直接在北戎境内的土地上建设营地了。
看着如此之多的北戎兵马将自己众人包围,那些大周的叛军纷纷面露惊恐之色,站在高处,秦煜清晰地看见他们面露恐惧与不安。
他举起手,大声喊道:“不用慌乱,我知尔等是走投无路才跨越边境求条活路,我可以不把你们遣返大周,但尔等必须真心投靠,放下武器,北戎可保你们性命,若想滋事,莫怪我刀下无情!”
话音未落,边境的空气中瞬间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叛军们面面相觑,显然在权衡利弊。一个身材魁梧的叛军首领站出来,目光中闪烁着挣扎与犹豫:“我们已经无处可去,若真能保证性命,愿意投降,但我们也曾是战士,怎能轻易放弃武器?”
“对!我们信不过你,若是连武器也交出去,你反悔杀了我们怎么办?”
“除非你能给我们证明这一点!”
秦煜闻言笑了笑开口说道:“证明?我叫秦煜,这点够不够证明?”
“秦煜?”
听到了秦煜自爆姓名,一众叛军里面稍微地位高点的人都是面露惊讶之色,秦煜的事情不光在北戎是传奇,在大周同样也是。
对于这个明明是被自己父亲以近乎质子身份送到北戎的大周人,最后却在北戎建功立业,成为了北戎最顶尖的几个大贵族之一,大周这边普罗大众的观感那叫一个复杂。
有人觉得秦煜是数宗忘典之辈,背弃了自己身上的中原血脉去侍奉蛮夷,对其大为不齿,但也有人认为,秦煜并没有做错什么,毕竟你都要弄死人家了,人家为了自保而已,至于后面建立的功勋,那也是人家自己的本事。
这两种人之中前者占据大多数,后者则是极少数,可问题是,现在在这里的这些叛军本来对大周就没什么好感,都起兵造反了,那对面前这个几乎是混的最好没有之一的“大周叛徒”那亲切感天生就提升了不少。
秦煜看向了面前的一众大周叛军开口说道:“我和你们虽然经历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咱们其实更像是一个立场的同伴,今日的决定,将决定你们的未来,若真心归降,我可以保证你们的安全,北戎也会视你们为同胞,但若敢作恶,就别怪本侯不顾及同胞之情了!”
此时,部分叛军开始放下武器,神情恍惚,缓缓朝前走去。然而,仍有一些顽固分子选择了不屈服,他们在私下窃窃私语,似乎在策划偷袭。
“侯爷,他们不肯投降!”副将急声提醒,神色紧张,“看来我们需要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让他们来吧,正好试试我们的训练成果。”秦煜冷冷一笑,心中明白这是个机会,能将这些顽固分子一举剿灭。
果不其然,叛军中的一些人果然按耐不住,趁机向秦煜发起突袭。秦煜眼见状况不妙,果断下令:“给我反击!保护投降的百姓!”
双方瞬间交火,秦煜的将士们毫不迟疑,凭借着训练有素的作战技巧,迅速形成战斗阵型。他在战场上穿梭,鼓舞士气,心中默念:“只要能快速解决这些顽固分子,后方的局势才能稳定。”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那些妄图偷袭的叛军被镇压。秦煜下令将剩余的顽固分子拘押,带回战俘营。
秦煜冷静地命令,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将他们送去修路吧,正好燕陵城上山的官道还在修,这还省了去征发劳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