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出口影片的特权,但李琦还是选在香江,因为他要保证可以上映,就像王保强演的《盲井》在海外斩获多项奖项,但在内地还是被封了。
李扬拿到了荣誉,却被封禁三年,这在李琦看来是不能接受的。
况且李琦选择的题材敏感,可能还有国际舆论的不可控因素。
2002年,华夏和本子关系不错,高规格的交流频繁,虽然偶有摩擦,但整体而言欢声笑语和礼尚往来占多数,而李琦想拍的电影题材却是二战、集众营题材这个赛道。
拍一部客观、不带有意识形态的电影是李琦的夙愿,但他不准备因为一部片子破坏整体大环境。
君子不立危墙。
所以放在香江是最好的选择。
接下来的几天,《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版权问题还在谈着,李琦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挑选了适合的片子来创作。
总体而言,能获奖,又能有票房的电影,几乎都有锚定特定的地区和群体,比如《珍珠港》《波斯语课》《辛特勒名单》《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但有一部成绩很不错。
拿下了4000多万美刀的票房。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李琦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二创,既顺应特殊环境和背景,又能针对西方市场,对其中许多地方做了改动。
他将背景放在了抗战时期的华夏。
故事很简单:讲述了一个8岁的小男孩胜村阳太随同本子的军官的父亲从本子来到申城,在这里他的父亲是集众营的最高长官。
在这里,胜村阳太第一次见识到了集众营。
由于年少,他误以为这里是农场,并对每天穿着条纹衣服的人感到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瞒着家人,走进集众营,并且结识了华夏的男孩石头,两人成了朋友。
他看着“小石头”的衣服,自己也穿上条纹衣服,试图帮助石头找父亲,结果被关进了毒气室......
电影通过孩子的眼睛来看待成人世界、战争这个难以理解的残酷,戳中了无数观众的泪点,尤其是有孩子的女性观众。
而在历史上,申城真的存在过集众营。
里面不仅有华夏人,还有西方人士,李琦要拍两个版本,一个港版的,在香江上映,另一个找米国人、欧洲人过来演,特供西方市场的欧美版本。
一个本子拍两部,这叫两开花。
叫你们看看什么叫做国际编剧!
港版的演员问题不大,香江童星许多,能演的人好找。
欧美那边则是有些困难,但在香江,相比内地也多了不少便利。
实在不行,从【迪士尼】找几个演员过来,不过那样成本会增加许多。
李琦一边写,一边在自己内心里面构建演员的特性。
......
李琦卖片花的事情在香江很快传开了,这次再没有人站出来说话了。
全港沉默的可怕。
无论是嘉禾还是永盛、英皇全都哑火。
因为历史上卖片花就是他们发明的。
结果玩的稀烂,被骂的很惨。
如今李琦再次玩,却有这么多人来捧场。
就连历史上几乎不买片花的本子都出钱争抢。
“啪啪啪~”
脸都被打肿了,李琦没有嘲讽他们就已经不错了,他们哪里还有脸再次跳出来?
而伴随着李琦卖片花,还有一件事,有媒体爆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全香江的人都知道了,梅艳妨约见了李琦,并且还是两次。
不少人托人打听钟甄涛,问他到底什么事情。
“除非大姐大自己说出来,要不然打死他也不会讲出来,要不然就不灵了。”
而紧随而来的新闻则是梅艳妨决定接受癌症手术。
一时之间在香江掀起轩然大波。
进手术室之前,一个又一个的明星过来看她。
整整一层楼,她的朋友都来了。
曾志为、华仔、张雪友、谢霆封、赵文浊......一个挨着一个,比肩接踵。
梅艳妨看着来的人,笑颜如花,“都看开点,大师说了,我有五成的几率可以活下来。”
她从小没有过一天好日子,以至于对朋友、对亲人都极其的珍惜,任何人有事,她第一个站出来,刚刚过去的刘佳玲事件,同样是她站出来的,哪怕她已经自顾不暇。
也正是如此,她在香江的人缘格外的好。
“你真的相信他?”
张国戎眼中忧郁地看着梅艳妨。
“我相信,要不然你问华仔。”梅艳妨笑看华仔,在梅艳妨的一生中,有两个人地位最重要。
一个是张国戎,一个是华仔。
前者是浓烈的友情,在整个香江娱乐圈传为佳话。
张国戎在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两人刚出道的时候曾住在一起,梅艳妨怕黑,他就将她哄睡了,自己再回房睡觉。
这种纯净的男女关系,在许多人看来,匪夷所思。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份情谊,两人在《胭脂扣》里面才能将一对生死恋表达的那么生疼,那么的炽热和痛不欲生。
而华仔在梅艳妨的生命之中,占据绝对份量,有媒体曾言:华仔一辈子最辜负和深爱的女人便是梅艳妨。
梅艳妨自始至终也都爱着这个男人,可惜感情的事情不能勉强。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李琦这个人,真的很神奇,许多在我看来不可能的事情,经过他的手就会发生令人惊奇的变化。”
在香江所有人中,华仔无疑与李琦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体会也最深。
梅艳妨患病,他最先得到消息,他曾经多次劝说其接受手术,却不能如愿,如今却被李琦轻松说服,他不免有些唏嘘。
“这就足够了。”
梅艳妨笑着对所有人说道:“都回吧,等我好起来,再与大家相聚。”
她在人群中看了许久,却唯独没有看到两个人的身影。
所有人都知道她在等母亲和大哥,可惜两人从始至终就没来......
......
大年初一,给大家拜个晚年,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