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下来的人马到站到纪由面前。
他定睛一看,面前这几个人,恰好就是之前被自己揍过的那伙人里的几个。
“有缘分啊,哥几个。”
队帅露出一个闷闷不乐的傻缺表情。
帝君要是早说出自己的实力,哥几个也不会前仆后继的冲上去挨打啊。
哇,帝君那螺旋神器隔着厚厚的甲胄打到他们皮肉上。
剧痛。
纪由只能看到玄甲军的双眼,感觉他们偶像包袱还挺重。
清点好人马,纪由带着机器人小弟们出了宫门。
翠花一边控制机器人一边和纪由聊天。
【翠花:这就是你们认为最受欢迎的君主之一?不过如此】
纪由懒得理它,翠花戴有色眼镜的。
【翠花:最受欢迎的君主应该是您】
【纪由:小嘴巴】
【翠花:闭起来】
安静后,纪由这才满意的在外头逛,袁天罡亦步亦趋。
一路上,百姓们见了这奇异的队伍,纷纷驻足观望,眼中满是好奇与敬畏。
玄甲军他们都认识,这比玄甲军还黑的是啥没见过。
“这铁木偶走路匡次匡次的。”
“手里抱着什么?”
一人大惊:“这没人操纵的木偶是如何自己行走的?!”
此话一出百姓们瞬间悟了,撒腿就想跑。
“怕啥,袁道长不是在那儿吗?”
“估摸着是仙术。”
袁天罡听到这些话满意的捋了捋胡须。
纪由也不在意旁人的目光,径直朝着城中最热闹的地方走去。长安城示意图,哈哈哈哈哈,看到我的插图没?厉不厉害? 长安城共108坊外加东、西市。
每个坊之间有围墙阻拦,看起来像一个个小城池。
这些除了隔绝外敌之外也为了防火,毕竟大多是为木质。
坊就像现在的街道,也有满足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
东西市是长安城cbd,购物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离太极宫近一点的是东市,过朱雀门,再沿着朱雀大街东侧的街道往南,经过一些坊里可到达东市。
纪由之前并没有进东市逛,就在坊市之间的街道转了转。
这下进去才发现大有天地。
这里的茶馆叫茗铺,里面多为文人、商贾、官员。
纪由带着袁天罡走进去,其余人在茗铺外等候。
袁天罡是个很好的同伴,他点好茶点安静的坐在一旁。
纪由则四处偷听。
有一桌茶客调侃:“吐蕃赞普欲学汉家礼,却不知长安聘礼需金帛几何?”
“吐蕃吞并苏毗、羊同,恐成西南大患。”
“蛮夷慕我天朝,不足为惧。”
另一桌身着圆领袍的人谈论着科举,“房相奏请增设明算科,或要考《九章》《周髀》。”
“听闻今岁进士科加试边防策论。”
“纵通经史,不若将作监招木匠,日给粟米一升、盐三合,反能养家糊口。”(就算一个人精通经史典籍,却还不如去将作监(古代掌管宫室建筑等的官署)应聘做木匠,每天能得到一升粟米、三合盐,反倒能靠此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纪由听这人讲话酸溜溜的,盲猜是落榜的文人。
他们谈论的内容既有国家大事,亦不乏文化逸闻。
没有人限制他们的讨论内容。
不仅是饮茶之所,更是信息交汇、文化碰撞的公共空间,堪称大唐盛世的微观缩影。
小二迈着轻快的步伐,将茶水端了上来。
纪由的目光落在面前杯子里那奇怪的糊状物上,凑近嗅闻。
一股复杂的味道钻进他的鼻腔,其中有淡淡的茶味打底。
又混合着明显的葱的辛辣味。
橘子皮的清新果香也在其中,以及隐隐约约大枣的甜味。
这几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奇特气味。
纪由端起杯子,浅尝一口。
这一口下去,各种滋味在舌尖上瞬间炸开,口感实在难以描述。
浓烈的味道冲击着味蕾,咸味、甜味、酸味、辣味在口中展开了一场混战。
每一种味道都不甘示弱,争先恐后地想要占据主导。
几种味道相互碰撞又交融,让纪由的表情瞬间变得十分精彩。
发明这种茶的人一定是天才。
袁天罡注意到自己祖师的表情不善解释道:“这些茶多为茶饼,单纯的茶叶煮出的茶汤可能口感较为苦涩。”
“茶汤有养生功效,喝了能强身健体。”
纪由点点头,“你是不舍得花钱点贵一点的是吧?”
“我看旁边那桌的人茶汤就很澄澈。”
纪由凑近他:“你太让我失望了。”
袁天罡以相术、易学等方面的高超技艺闻名,在当时社会地位较高。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
找他的人多为有一定经济实力者,为求准确预测和指点,往往会给予丰厚报酬或馈赠。
袁天罡:“......”
“弟子没有。”袁天罡辩解:“弟子是想祖师特意来此地是想领略风土人情。”
他说完为了应证自己的大方,立马叫了小二每种茶点了一杯。
纪由等袁天罡付完钱才唉了声,“我跟你说笑呢。”
袁天罡:“呵呵。”
“您喝,有喜欢的,弟子买来孝敬您。”
纪由小心眼得很,纯报复袁天罡说他孤独终老,往后不能如愿。
小二端茶上来的动作就像是就跟酒吧里买了一套黑桃A一样。
好几个人端着托盘陆陆续续过来,依次展示茶艺。
一人放下托盘,拿起茶壶,手腕灵活地翻转,细长的水流如丝般落入茶盏,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滴水不漏。
另一个则是不紧不慢地将茶盏摆好,从袖间取出一支精致的茶筅,开始快速搅拌茶汤,动作娴熟,茶汤泛起细腻的泡沫。
周围的反应也很像其他卡座的客人纷纷侧目看过来。
纪由倒是接受良好,若无其事地端起茶又喝了两口,果然,还是贵的好喝。
茶客们瞧见他们这样的组合,忍不住多打量了两眼。
大唐以包容着称,宣称各民族平等。
1在大唐,外族人被叫杂种胡、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波斯姬、高丽奴。
他们是平等的歧视所有外族。
和其他国人若想结婚,衙门都不会给登记。
纪由穿着一副外邦人样,袁天罡则官员样。
这两人坐一起喝茶他们没办法控制住自己不看啊。
——————————
杂种胡:胡人和汉族的混血儿。
昆仑奴: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黑人奴仆,昆仑并非指昆仑山,而是古代对今中南半岛南部及南洋诸岛的泛称。
以肤色黝黑、体格健壮、性情温良、忠诚可靠。
通过贸易或进贡等方式进入唐朝,在贵族豪门中从事体力劳动或充当护卫等角色。
新罗婢:今朝鲜半岛的婢女。
高丽奴:今朝鲜半岛的男仆。
菩萨蛮:原指唐朝时从缅甸一带传入的乐调,后也用来称呼来自南方少数民族或外国的女子。
波斯姬:今伊朗,波斯的香料、珠宝、织物等商品在唐朝很受欢迎。
一些波斯女子也来到唐朝,她们以美丽、聪慧和富有异域风情而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