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总,这边请。”某市文旅局的两个地方宣传小干事,恭敬的给筱梦一行人带路。
刚才筱梦他们一帮人,已经跟地方文旅的领导碰过面,开过了吹风会。现在他们正在文旅局干事的带领下,在龙舟赛的赛道两旁踩点,计划选择一些拍摄角度。
有地方文旅工作人员的协助,导演和摄影师找机位就方便了很多。一些公共场所他们能上去,一些私人楼房的屋顶或者楼顶,他们也能得到允许上去。
他们还能下到河道最里面,甚至能坐到正在训练的龙舟里进行取景。这样他们就有机会拍摄到更多的精彩画面。
对了,蔺氏文化这次的文化推广项目,是跟地方文旅合作,拍摄一部关于龙舟节的系列影片。
为了体现更多的非遗器皿之美,他们从梦之轩博物馆里,借出了很多具有南方风情的器皿、装饰,或者是和龙舟有关联的古董。在拍摄现场搭建出很多生活化的场景,让被拍摄的演员们在这样的场景里面活动,准备端午节的节气用品。
作为前来探班的老板,蔺筱梦也接了个跑龙套的活计,和手下助理一起充当起背景墙来,跟着当地老太太们,学起制作裹蒸粽。
知道是给他们本市拍文化旅游宣传片,老太太们,别提多慈祥多热心了,好像真的是她们那些演员的妈妈婆婆一样。
拍完做粽子的镜头,她们转场到比赛水道旁边。
这个地方的赛龙舟叫做“叠滘龙船”,号称最刺激龙舟赛,赛道又窄,船速又快。这里的龙舟比赛时常上演水上漂移。
文旅局的干事把拍摄团队带到一个小观景台,这里位于一个只有两三级台阶的小码头上方,本来就坐了不少前来看热闹,顺便摘菜的老人家。
他们这帮人过来,导演一看,场景不错,老人们也不用清走,留下一起拍,当做群演拍进镜头里。
一群青年演员,就这么一边帮老人摘菜,一边表演看龙舟训练。只要来了一艘龙船,她们就表演热烈挥手,加油,欢呼。
演员们欢呼得这么卖力,把现场的气氛都烘托起来了。
好多来观看训练的村里人都懵了,今年来看龙舟赛的游客来这么早吗?提前十几天就过来加油欢呼了。
村官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演员,是文旅局请影视公司来拍宣传片的。那些参加训练的后生知道之后都激动了。
这是正经上电视啊,不是那种自己拿个小机器随便拍拍。听说拍摄的都是4K高清摄像机。一颗汗都能拍得可清楚了。
当导演组找龙舟队,告诉他们要拍特写镜头的时候,龙舟队成员每个人都打起正式比赛的精神来,把号衣马甲穿戴得整整齐齐,划桨的时候别提多整齐划一了。
导演和筱梦在监视器后面看回放的时候,看到各位运动员的动作和表情,表现得那个勇猛,都感觉满意得不得了。对文旅局的干事以及帮助拍摄的龙舟运动员们举起了大拇指。
“可以哦,大师拍得就是好,把我们拍得这么帅。”有队员满意的拍拍摄像师的肩膀,夸奖不已。
“你不要用力拍人家,人家身上扛这么重的设备已经够累的了。”一个老人家对摄像团队拍出来的影像非常满意,因为刚才有镜头扫过他的孙子,拍得可帅了。老人家一高兴,从家里提过来一锅糖水,免费提供给拍摄团队的演员和工作人员解渴。
不知不觉中,他们这些拍摄人员旁边围上了好多人看热闹。
其中有不少老年妇女,看到龙舟运动员上来了,热情招呼。这些都是她们的同村子侄。
她们看到蔺氏这边的女演员们,不知道是谁起的头,抓住机会就介绍了起来。
这个大婶问,“妹妹有没有对象啊。你看这个是我侄子,家里有十栋楼收租,条件很不错的。”
那个婆婆说,“那个是我邻居儿子,家里开连锁超市的,可勤快了,还懂帮家里开车送货。”
还有大妈说,“我本家堂侄是体育生,身体好。”
婆婆妈妈们这么热情的拉红线,把女孩子弄一个大红脸。导演都不得不快点拍完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