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公司发行的股份,很快被富商、大家族、乡绅们认购一空。
李星辰轻松入账两千多万白银。
财政危机暂时解决了。
李星辰看着满仓库的金银,笑得合不拢嘴。
“再也不用担心占城的财政问题了。”
可是,他没笑多久,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
基层官府,缺乏有能力的官吏管理,导致很多政务无法及时处理。
各地每天都在申请,派遣更多的官员去治理地方。
李星辰头疼不已。
自己带来的军队不到两万人,如今要占领偌大的占城,兵力本来不够。
还要从中抽调一部分军官去管理地方政务,导致军队战斗力受到影响。
即使如此拆东墙补西墙,地方的基层政府还是缺乏足够的官吏。
“既然官员不够,那就自己培养。”
李星辰于是下定决心,成立政府管理学校来培养官员。
于是张贴告示,宣布成立占城政府管理学校。
以后占城的大小官员,必须进入这个学校学习。毕业之后,才能任用。
消息一出,占城全境都轰动了。
其实,在占城人看来,这一举措,无异于告诉人们,李星辰要开科考试,选拔人才了。
整个占城的读书人都心动了。
谁不想出人头地,功名利禄?
那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景象,浮现在年轻的读书人心头。
消息公布之后,李星辰还附上政府管理学校的招生条件,考核流程等。
很快,大批读书人,云集占城,等待考试开始。
李星辰派人把这些读书人安置在新城,然后简单的培训之后,就是考试。
第一批学员就招收了300人。
这对于屡试不第的读书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下最大的福音。
只要考上了这个学校,那么刻苦努力地学习,毕业之后,就是官员了。
这是完成阶级跃迁的最好途径。
政府管理学校的创办,让整个占城的读书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毕竟,这些人知道,只要读书,就有可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一时间,读书务实之风盛行。
落榜的读书人,李星辰就顺势组建了一个师范学校来安置他们。
毕竟是读书人,不能屈才不用。
李星辰给他们承诺:只要从师范学校毕业,服从安排,去乡镇教书,也算是公务员了,每个月有月钱,过年过节还有福利。
这样的福利待遇,让原本落榜的读书人,又看到了希望。
于是,政府管理学校和师范学校,就如火如荼地举办起来。
一时间,占城的境内,读书之风盛行。
读书人都知道,只要读书,就算当不上官了,也能当上公办教师。
而教师的待遇,不比官员的差。
而且身份地位也不低。
就这样,原本还想着复国的一些人,也开始打消了叛乱的念头。
等到陈宜中病好了之后,新城也建好了。
安置了大量的工人和平民居住,最特殊的就是城内还有两所学校。
每天都能听到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
陈宜中不禁感慨:“越王的治理能力,远超朝中大臣几十年。我等不如也。”
重视文化,重视文臣是宋朝的传统,所以,陈宜中看到这一切,都觉得非常欣慰。
而李星辰让他震惊的还有。
此时,因为工厂已经生产了一批玻璃制品,以及香水和肥皂等产品,李星辰正准备派人运到西洋去售卖。
毕竟是第一次打通商路,李星辰决定亲自带队前往。
但是所有人都表示反对。
白衣和黄衣是公主派来保护李星辰的,自然不同意他去冒险。
林晓倩更加不同意自己的相公远渡重洋去做生意。
而军队的士兵更加离不开李星辰的指挥,军官和参谋们更加不愿意李星辰丢下他们。
陈宜中得知李星辰的想法之后,第一时间给他分析其中的利害。
“如今占城已经不缺钱了。何必亲自涉险前往西洋做贸易?何不找来几大家族中擅长经商的人?”
李星辰一听,顿时眼前一亮。
“对啊,为何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于是从要求从入股最多的大家族中,抽调懂得海外商贸的掌柜,以及水手、工匠、郎中等加入商队。
几个大家族自然乐意。
毕竟,他们花了大笔的资金入股,就是为了赚钱。如今,让自己的人加入,才能心里有底。
李星辰觉得,这第一次去,主要是打开商路,所以从军中选拔有海外贸易经验的水手,还有让陈小六安排了侦察营的人混入水手队伍中。
为了保险,李星辰觉得还得派个高手过去。
白衣和黄衣是公主派来保护自己的人,也是李星辰最信得过的人之一。
其中,白衣性格比黄衣更加较顽强,所以,就承担了这次的出航任务。
李星辰把自己绘制的地图给她,并且帮她设计了航海路线。
“白姑娘,此次出海,就拜托了。沿着这条海岸线,可以贸易的港口我已经标出来了。”
白衣点点头:“王爷放心,此次出海定然不辱使命。”
出发之前,除了每艘船上原有的水手,李星辰调集了五百名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士兵给她。
此外,还有一百名侦察营士兵,一百名水鬼。以及航海学校的两百名即将毕业的学员。
“这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定能保你平安。对了,热气球尽量不要升空,还有火枪火炮不能登岸,以免西洋蛮夷学了去。”
“登上海岸做生意的时候,尽量小心。提前派人侦查,确认和平的港口方可。”
“这里是马六甲,此地有大量的海盗。而且人数可能达到上千。为此,到这附近,要做好战斗准备。如果有可能,全歼他们。”
白衣是公主亲自调教出来的大内护卫,而且武功了得,加上身边的人都是精锐。
但是李星辰还是担心她的安全,毕竟此去几千里,不可能都一路畅通。
但是千言万语,不如亲身实践。
交代的再仔细,总需要临机应变。
白衣朝众人笑了笑,登上旗舰,浩浩荡荡地出发。
李星辰站在港口的码头上,目送商队离开。
林晓倩劝慰道:“不用担心,三百艘商船,每艘商船都有两到四门炮。战舰一百五十艘,每一艘都有十多门火炮。就算要攻打一个小国家,都已经足够了。”
李星辰点点头。
“我也知道,但是还是替白姑娘担心。她可是我们开拓海路的希望所在。”
就在这个时候,卫兵来报告:“启禀王爷,北边的大越国的使者到了。”
李星辰笑道:“好,来得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