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李四家里来了几个秀才公呢!听说年轻俊俏的很哪!”
“对哪!秀才公呢,咱这辈子都难见一个,一下子来了好几个,我想去看看呢!”
“呦!春花嫂子,你想干嘛呀!你不怕家里人生气哪?”
“他生的哪门子气?我就看看秀才老爷长的是不是跟我们常人不一样,这也值得生气?”
“秀才老爷不也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难道还能多出来一只眼不成?怎么就和我们常人不一样呢?”
“反正不知道,听说是不一样的,我想去看看!”
……
北山下村虽说在官道边上,可那高处的官道如同他们之间的距离一样,一个高高在上,一个低入尘埃,鲜少能有交集。路上的人奔波着去往自己的方向,山下的村子低头忙着自己的生活,泾渭分明,互不干涉。
关东城几人的到来像是在这个平静的村子投下了一颗小石子,平静的村子变得不平静起来。
村子里的消息传的飞快,那头李四去村长家借走了板车,这头村里人就得了消息。
村里人倒是没什么恶意,就是心里好奇。特别是听说这几个还是秀才公的时候,更是想去看看。
总有些胆子大的,装着借东西就这么直接上了门。
此时的关东城他们还不知道接下来将会面对什么。他带着几人去了李四家房后面,专心的——和泥。
村里人好奇心一旦被勾起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李四娘子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有人来问她想也不想的给指了位置。
村里最先来的那一批婆娘回去就跟其他人说,李四家来的秀才公怕不是假的吧?
他们虽然没怎么见过秀才公是什么样的,可听是听过的,据说秀才老爷出门都是坐轿子的,再不济也是长衫在身,折扇不离手的,怎么跟她们听到的不一样?
这几个居然在李四家后头忙着和泥巴?那玩意儿有什么好玩的?她家狗蛋现在都不玩了。
有人质疑,有人不信,争来争去的大家就有点挂脸,谁也说服不了谁,也不知道是谁提出的,大家再一起去看看不就得了吗?
这一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于是乎一群女人身后跟着看热闹的孩子,浩浩荡荡的来了李四家。
关东城好久没烧砖了,怕自己失手,他干脆浅浅的挖了两个缩小版的窑口,放了两块砖进去烧着。
方间明几个早就听说他们村最初安置下来靠的就是这烧窑技术,少爷们可以不会,但是不能不懂。听说他要烧砖,个个表现的比他还兴奋,全程积极参与,其乐无穷。
他们忙着烧砖,刚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有人频繁的出现在身后。
直到这头手上事情忙完,偶然回头的时候,发现身后站了不少人,唬了他们一大跳。
这下两方人马终于面对面遇上了,可惜中间没有人介绍,关东城手上又到处都是泥,只能点头表示招呼。
别看村里女人们嘴上说的毫不客气,真看到人了,没一个敢吱声。
关东城几人向来习惯旁人的目光,村里女人们眼里没有恶意,他们也就忙着自己的了。
为了快速烤干泥坯,他指挥方间明几个生了火堆出来烤,自己则是带着其他几人在附近寻觅点干柴。
村里女人们看他们忙着自己的事情,井井有条的样子,心里很是震惊。
原来秀才老爷也是要干活的呀?
这会儿她们算是看清了,几人不是在玩泥巴,更像是在做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
一向喜欢叽叽喳喳的村里女人们,越看越觉着几人忙的不会是简单的事情,越不敢吱声。
关东城就是在这样的被围观中架起了简易的窑口模型。这头他边演示,边给方间明几个普及留下的孔洞是什么作用,几人听的不断点头。
除了偶尔回头时被吓到外,村里人的围观并没有给关东城等人带来什么不便。
反而是在远处围观的女人们,不明觉厉,转头揪了身后的娃娃进来,要求他们偷偷的学着点。至于学什么、怎么学她们并不清楚。
围观的时间久了,村里人也算是看出来了几人身上的不同,在女人们的眼里,这几人一言一行看起来和她们这些人格外的不同。
要真让她们说出来到底哪里不同,她们自己也说不上来。
由于几人是背对着大家的,真正的长相并没有全部露出来,特别是关东城,他忙着自己手头上的事情,一直埋着头,几乎没让人看清楚过他的面貌。
一直到窑口封上,要等时间够再扒开,他这才有空转过头来。
收拾好工具,几人准备回李家等饭,齐刷刷的转过头来,明显听到了一阵整齐的抽气声。
几人长相都属于中上之姿,在书院倒是不显,真出来外面,特别是在这看惯了粗犷汉子的村里,那真是属于降维打击。
当下就有人小声的感叹:“这也太俊了吧!”
几乎在这一瞬间,几人迅速的俘获了村里大半女人的心。
意识到他们要往外走,灵活的春花嫂子立刻招呼:“快快快,秀才公们要出来了,快把路让开!”
这话还真有用,转身所有人就把路给让了出来。
几人都是爱干净的,这会儿手上泥巴干在手上特别难受,哪还顾的上是不是被人围观呢,赶紧去了前面。
找李嫂子要了盆水,几人蹲在院子里洗干净了手。
这才看向还在围观他们的村民,几人算是被人围观惯了的,看他们眼里只有好奇,便也不去管他们。
这会儿总算是熟悉了点,几人在李家院子里转了两圈,开始研究人家院子里都种了些什么 。
与打打闹闹的方间明不同,关东城这会儿心里关心的是李四他们几个到底能不能顺利的把车架车厢带回来?
若是要修,他们在这个村子里是不是还得耽误好几天?
出来这么久,不知道怀初和小豆子娘俩还好不好,他儿子长多大了?他有些想家了呢!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他越走的远越是坚定自己以后一定不再远游,要走也是和怀初一起走。
哪怕是被人围观,该吃的饭还是得吃,李四走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跟四嫂说的,饭好了以后,几人被让进了堂屋,一张摇晃的桌椅上摆了三盘看不出什么菜的菜。李四家嫂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这些都是乡野菜,希望他们不要嫌弃。
自然又是一番你来我往的客套,虽然不懂李家平日里到底吃什么,可看着被李四嫂子用力拽着的孩子嘴角流下的口水,就知道这一桌子应该倾尽了家里的全部。
粟米饭颜色不太好,饭里还有不少的麸头,几人趁着李四嫂子招呼村里人的时候,将几碗饭匀出来一大碗,夹了些菜递给了门外的小子。
孩子不大,八九岁的样子,长的细瘦。被塞了一碗饭,看了看背对他的李四嫂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关东城怕他噎着,招呼他慢点,谁知这孩子嘟囔了一句:“慢了半个月都吃不上饭了!”
他咂摸这句话许久,终于弄懂了点意思。
恰好此刻李家嫂子送了村里人回来,看到儿子捧了个碗在吃,当下要抢下来,被关东城及时的制止。
看着桌上的饭菜,几人再次坐下时,已经完全没有了享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