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来帮着割稻的,多数是村里附近的乡民,小丰村的稻子看起来和别人的都不一样,大家早有耳闻。
真正见了以后,才发现传言居然没有夸大。
而他们下地干活的才能感受到心底的震撼。
几乎是上手割的一瞬间就感觉到了不一般,稻子倒下来的瞬间那种沉甸甸的手感,几乎是他们从前两三株甚至三四株的手感。
这一刻他们不得不承认,人与人是有差别的,别人也是种田,他们也种田,这就是区别。
短工们心里的想法岸上的人自然不知。
无论是颗粒度还是其他,小丰村的成果无一不让人满意。
田里自然有田里的人操心,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怀初被要求这几日哪里都不要去,就乖乖的待在家里。
人多口杂的时候,小心无大错。
家里的事情已经全权委托给三舅帮忙打理,为了不冲撞到她,石嫂子带着其他几个长工家的媳妇子把做饭的地方挪到了她们自己家里。
怀初这头只能端着椅子坐在门前张望,方嬷嬷陪在一旁。
各家都在爱忙着收各家的稻子,开镰了以后长工短工们便散开在自家雇主的田里,不多时整齐的稻田就有了明显的豁口。
收过稻子的人都知道,早上的稻子水汽重,脱粒的时候不容易脱落,所以割完的稻子要摞在一起,等太阳出来,晒晒水汽,再脱速度就要快一点。
所以早上的时间,大家都集中力气割稻。
重复的动作看起来无聊,干活的人也疲累,吴大人身负皇命自然不敢懈怠。秦大人知道他的难处,让罗三舅端了凳子过来放在路边,茶水备上在一旁陪着。
好在上午时间过的很快,不多时就通知吃饭。
村里着实没有想到秦大人他们会留在这里,怀初外婆亲自上手带着怀初几个舅妈整治了一桌还算过的去的饭食。
下午才是大家关注的重头戏,就怀初家自己的田里来说,一半的人割稻,一半的人脱粒。
所以说有准备的工作做起来一点都不难,脱粒的桶,怀初家里做了两个,两两负责,这样效率也高些。
开始脱粒了,秦大人和吴大人站在岸上,目光死死的盯着桶里。
虽然有了预料,他们还是被实际的产量惊讶到了。
堆放的不到半米高的稻子垛头,两摞就打了满满一桶的稻子。
两人亲眼看着它慢慢的满了起来,有人拿来箩筐挑着回去晾晒,他们两人跟着后面去了晒场。
看着金灿灿的稻子铺成在砖面上,两人都预感这次的结果怕是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好。
当即一拍手决定,调集更多的人来帮忙收粮,要的就是速度。
朝廷需要这样的喜事来振奋人心。
下午开始,秦大人回城写了申请,请求附近驻军来帮忙。
第二天一早,村里便来了五百人的队伍,大军过境,真的寸草不生。
不说效率,就是那做事的利落程度也让怀初他们村的人叹为观止。
大部队的速度岂非常人能比,不到两天的功夫,怀初他们村的几百亩田地全部被收了个干净。
短工还要给钱,那些驻军他们连饭都不用管,人是秦大人叫来的,饭食他请城里饭馆做的。
军队的好处可不止一点。
就是怀初他们自己收,田里多少也会有一些掉落的谷穗在后面,这次居然被捡的干干净净。
军队走了以后,秦大人没走,他和吴大人两人,除了晚上睡觉会回城里,其他时间都留在村里守着。
偶尔村里人忙其他的事情,晒的稻子没人管,他还会让下属帮忙搅拌。
不愧是看了日子的,这几日阳光正好,用来晒谷再好不过。
村里的稻子收的时候前后时间不一致,这就导致了有的干了有的还有水分。
从收第一口袋开始,秦大人特意让人不要动,全部都堆放在固定的屋子里。
怀初大概知道,今年收的稻子她们大概保留不到多少,早就给村里人打好了预防针。
村里人其实无所谓,前几年她们种的水稻和小麦一点都没有往外卖的,全部搬来了这里,吃的东西不愁。
哪怕是全部卖出去,他们也饿不着。
怀初说了,粮食卖了会给银子,多好的事!
所以秦大人让堆着就堆着呗!
那个存粮的屋子,他特意安排了两个差役昼夜不停的守着。
各家粮食分区域存着,就等着后面一批晒干好一起处理。
明晃晃的太阳,两三日功夫,谷子全部晒干。
这日来村里时,秦大人特意带了马车。
下车时让罗三舅集合村里人,并且让人把马车赶到了晒场。
怀初到的时,正赶上吴大人宣读圣旨。
没错,她们村居然得了圣旨。
怀初在后面听了,说来说去其实就是表扬了她们的上交朝廷的忠心,得的好处就是免去了村子十年的赋税,征用这次水稻全部的收成,每家按照土地面积奖励纹银若干……
怀初自己对于圣上的褒奖无所谓,可村里的其他人一个个面色涨紫,手脚颤抖,一看就是激动的无法自已。
特别是前面的罗三舅和老村长叔,怀初看着他们瞬间挺直的脊背,老村长叔洪亮的嗓音,这才发现这个表扬和鼓励,怕是影响远不止如此。
朝廷征用,说来也只是给他们打个招呼而已。
为了预防万一,怀初早就给村里人说过,每家趁机装一点新粮出来,留着明年做种子,若真的全部被收完,不一定能轮到他们自己。
这种做法吴大人是理解的,一家留个两三斤做种子也不过分。
所以这会儿说要按每斤称重,称完以后马上装车带走时,村里人倒是很淡定。
称重全部是由官府的人来操作,村里人只能在边上看着。
怀初家一百多亩田,称完以后粮食称了三万多斤,算下来亩产三百左右。而那头记录的差役早在称完第一家时就开始跟边上的上司嘀嘀咕咕。
怀初整个村子收完相加得了六万斤的粮食。
这个数出来,吴秦两位大人扶着车马让人赶紧再算一遍。
怀初在心里已经算过,若是他们秤没有问题的话,这个数字是准确的。
说真的她们这三年在山里,收成也没有这次多。天时地利人和,真的缺一不可。
这里的田地质量、光照、水都比山里条件好点。
大概是许久没有耕种过,田地的肥力足够,这才造就了这次的成就,若是来年,她们自己也不敢保证还能达到这个成就。
粮食前脚拉走,后脚银子就给送了来。
怀初家给了一百两,其他家也是百十两不等。
怀初自己偷偷的换算了一下,她家粮食按目前的市价卖的话,能卖七十多两。
当然,若是卖种子的话那就另说。
一季的忙碌,就得了百两,所以种地不赚钱。
怀初心里觉着平平,村里人倒是很满意,这是来了这里以后,第一次入了这么大一笔账。各家多多少少都有点其他的收入,总的来说,她们村子的日子过的比其他人要好的多的多的多。
虽然说今年喜获丰收,可感觉还真不明显。比起手中的银子,堆成小山的谷堆显然更让人有成就感。
随着巡察使的离开,小丰村彻底的在春阳府出了名,明知道他们村里的稻子已经收完,每天还是有不少的人来村里学习。
光秃秃的田地有什么好学习的?大多只是看了看便回去了,倒是把小丰村传的神乎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