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才情卓绝、温婉贤淑的表现赢得了贾府众人的交口称赞。而与此同时,在那威严庄重的皇宫内苑,皇后张氏正于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忙碌着,她依照宣帝的明确指示,一丝不苟地为林黛玉筹备着丰厚的赏赐。
这对于皇后张氏而言,是从未有过的经历。以往的封赏对象,或是朝中命妇,或是后宫妃子的家族,而此次,竟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姑娘。起初听闻宣帝下令封赏时,皇后满心疑惑,甚至一度以为是宣帝看中了哪家的妙龄少女,有意将其纳入后宫,以充掖庭。待详细了解之后,才知晓这姑娘与新封的忠勇伯已然定亲,且年仅十岁。皇后恍然大悟,明白了宣帝此举背后所蕴含的深远用意,于是在准备赏赐之物时,越发地用心竭力起来。她精心挑选着各类珍稀的绸缎绫罗、精致的古玩玉器,每一件赏赐都经过她的仔细斟酌,仿佛这些物件不仅仅是简单的赠品,而是承载着皇家对这位特殊小姑娘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许。
皇后张氏见一应赏赐之物皆已准备妥当,目光缓缓扫过那满桌琳琅满目的珍品,心中微微点头,似是满意。而后,她轻轻抬眸,看向身旁侍奉的宫女与嬷嬷,声音平和却又透着一丝郑重:“你们且来说说,这些赏赐可还配得上那林姑娘?本宫听闻她虽年幼,却才情不凡,在那贾府之中亦是极为出众的。”
宫女们面面相觑,皆不敢先开口。倒是一位资历较深的嬷嬷,微微福了福身,恭敬地回道:“娘娘,这些赏赐皆是稀世珍宝,莫说是一位小姑娘,便是朝中大臣见了,亦会惊叹不已。娘娘如此用心,林姑娘定能感知陛下与娘娘的隆恩。”
皇后轻轻摆了摆手,若有所思:“本宫并非只求奢华,只盼能合那孩子的心意,让她知晓皇家对她的看重。听闻她自小体弱,这些滋补的药材可都选了上乘的?”
嬷嬷连忙应道:“回娘娘,皆是依照太医院的方子,精心挑选的百年人参、灵芝等物,最是滋补身子的。”
皇后微微点头:“既如此,便差人仔细送去贾府,切不可有半分差池。本宫也盼着能早日见一见这让陛下都挂怀的林姑娘,看她究竟是何等的灵秀之人。”说罢,她又细细叮嘱了几句送赏的事宜,那宫女和嬷嬷皆垂首聆听,不敢有丝毫懈怠。
待到要去送赏赐之时,这人炫却是有了波折。原来皇后宫中有个宫女,名唤元春,正是贾府出身,荣国贾家的大小姐。这元春进宫多年,一直未得恩宠,自是无法见到家人,如今听闻是去贾府传旨送赏,心中颇为意动,便提出来想要跟随的话。
皇后听了贾元春想去,她略一想想“是了,你是贾府的小姐,想来是想趁机见见家人吧,好吧,你跟随着一起去吧,跟家人聊聊,别耽误回宫就是。”
贾元春一听,连忙跪倒在地“多谢娘娘!”
“罢了,快去吧。”
贾元春满心欢喜地退下,赶忙回房精心梳妆打扮起来。她身着一袭淡雅的宫装,虽未施粉黛却难掩眉眼间的激动与期待。她心中暗自思忖着家中的亲人们如今是何模样,庭院中的花木是否依旧繁茂,那些曾经相伴的姐妹可还记得往昔的趣事。
在出发前往贾府的队伍中,元春身姿婀娜却又略显紧张。她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目光不时望向远处,似乎想要穿透那层层宫墙与街巷,率先看到那熟悉的家门。而其他随行的宫女太监们皆各司其职,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贾府行进。
贾府这边,听闻宫中即将前来传旨送赏,阖府上下一片忙碌与惶恐。贾母率领着众女眷早早地在正厅等候,个个衣着华丽却又神色紧张。小厮们将庭院清扫得一尘不染,丫鬟们则垂手立在一旁,整个贾府弥漫着一种既庄重又兴奋的氛围。
在迎接的人群中,所有贾府的主子,包括宁国公府的贾珍,尤氏,贾蓉,秦可卿等人,甚至薛家三人都在荣禧堂等侯,唯独不见黛玉。而这也是传话的小太监闹了乌龙,他并没有告知贾府是给谁的封赏。而这也导致了贾母以为是元春好事来了,所以没有通知林黛玉。
不多时,送赏的队伍抵达贾府。被贾链迎进了贾府。贾元春强抑心中澎湃,随传旨太监步入正厅。厅内众人见宫中来人,纷纷下跪,山呼万岁。
那太监见人数众多,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林氏女何在?”
贾府众人一听,全都懵了,林氏女是谁,还是王熙凤见机的快,他在贾链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贾链闻言,错愕了一下,不过很快他便说道“林姑娘,身体不适,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我这便去迎一迎。”
说完贾链快步出了荣禧堂,朝着梨香园就跑了过去。那天使见林黛玉不在,他也没让贾府众人起来,只静静的站着等待林黛玉到来。
不一会儿,贾链带着一脸莫名其妙的林黛玉走进荣禧堂,贾链见贾府众人仍然跪着,他连忙说道“这位便是林姑娘。”
那天使看了眼林黛玉,连忙让林黛玉跪在了贾府众人的前面,这才打开圣旨。
传旨太监清了清嗓子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忠勇伯赵轩,公忠体国,有勇有谋,实乃我大齐不可多得之良才。林氏黛玉,灵慧天成,性纯品优,朕心甚悦。特赐明珠十斛、翠玉如意两对、锦缎百匹、古墨名砚若干、珍稀药材一批,以彰其德。愿其谨遵闺训,修身养性,日后福泽绵延。钦此!”
众人闻旨,高呼“谢主隆恩”。贾母颤巍巍起身,命人给上红封,大家这才知道,原来这次的赏赐是给林黛玉的,一时间在场众人,表情各不一样,有羡慕,有嫉妒,王夫人更是将手中的帕子给撕开了。
“还请公公稍坐会,歇息一下。”贾母给了红封说道。
那太监姓夏,不过是皇后宫中一个小太监罢了,只是宰相门童七品官,更何况是皇后宫中的人。
夏太监接了红封,他没有先坐,而是搀扶着贾母这位国公夫人,恭敬地说道:“老太君切莫客气,您先坐。”待贾母坐下,夏太监才说道:“老太君果然会教人,奴才见林姑娘举止端庄,才情出众,在宫中也是难得的。今日这赏赐,那可是皇后娘娘亲自督办,皇上也极为关注,林姑娘往后定是大有福泽之人呐。”
贾母笑着点头:“全赖皇上皇后圣恩,黛玉这孩子自幼乖巧,能得此眷顾,也是她的造化。不知公公可否透露,这赏赐背后可有什么说道?”
夏太监微微躬身:“老太君,奴才只知道皇上对忠勇伯赞誉有加,称其为本朝的冠军侯,想来皇上爱屋及乌,便想到了林姑娘,这便赐下了这许多东西。”
贾府众人一听,更加嫉妒了,林姑娘不止自己生的好,还有一个正得圣眷的夫君,怎么什么好事都被她占了。人群中薛宝钗看向林黛玉,眼神中意味莫明。
一旁的王熙凤忙凑上来,满脸堆笑:“公公,您一路辛苦,我已吩咐人准备了些茶点,还请公公赏脸尝尝。”
夏太监连声道谢“是极,是极,此次出宫还带了一人,你们且好好聊聊,奴才正好歇歇。”
留了贾赦,贾链陪同,贾母等人牵着贾元春的手进了内室,众人见了元春,早已按耐不住心中的思念,如今靠近了,更是满脸泪水。
内室中,气氛凝重而又饱含深情。贾母紧紧握着贾元春的手,仔细端详着她的面容,岁月在那眉眼间虽添了几分成熟与沧桑,可昔日的轮廓依旧清晰。
“元春啊,我的儿,这些年在宫中受苦了。”贾母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与哽咽,王夫人更是早已泣不成声!
贾元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强忍着不让其落下,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祖母,莫要伤心,在宫中一切尚好,陛下与娘娘也颇为宽厚。只是时常思念家中亲人,今日得见,已是万幸。”
邢夫人在旁轻轻拍着贾母的背,也红着眼眶说道:“大姑娘出落得越发端庄了,只是这进宫的日子,苦了你。”
众姐妹围在元春身边,迎春生性内敛,只是默默垂泪;探春目光中透着关切与好奇,不住地打量着元春的服饰与仪态,心中暗暗思量着宫中的生活;惜春年纪尚小,虽不太懂其中的悲切,却也被这氛围感染,依偎在一旁。
王夫人此时已收起了方才的失态,轻声问道:“元春,你在宫中可有什么难处?可需要家中为你打点些什么?”
元春微微摇头:“母亲,宫中规矩森严,一切皆有定数,无需家中额外费心。只愿家中平安顺遂,姐妹们也能好好长大。”
正说着,就听得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众人转头看去,只见贾宝玉匆匆赶来。他身着一袭华服,面容俊美,眼神灵动却带着几分稚气。
贾元春一见到宝玉,眼中立刻闪过一丝欣慰与疼惜。待宝玉走到近前,元春轻轻拉过他的手,仔细打量着,说道:“宝玉,许久不见,你又长高了些。”
宝玉笑嘻嘻地看着元春:“姐姐,你在宫中过得可好?我可常想着你呢。”
元春微微叹了口气,笑容中带着一丝忧虑:“宝玉,姐姐在宫中自是有诸多规矩要守,倒也无需你挂怀。只是你如今也渐渐长大,不能再像从前那般只在姐妹堆里厮混,只知玩乐。你需得用心读书,求取功名,将来也好为家族争光,撑起这偌大的家业。”
宝玉一听,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有些不情愿地说道:“姐姐放心,宝玉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
元春轻轻皱了皱眉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宝玉,你生于这富贵之家,享受着荣华富贵,便要有相应的担当。你看这贾府,上下几百口人,皆仰仗家族的荣耀与兴盛。你若不上进,日后如何能在这世间立足?莫要辜负了长辈们对你的期望。”
宝玉低下头,沉默了片刻,小声说道:“姐姐,我知道了,我会努力的。”
元春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宝玉,你聪明伶俐,只要肯用心,定能有所成就。姐姐在宫中也会为你祈福,盼你早日懂事成才。”
不一会儿,前厅传来声音,夏太监要走了,元春依依不舍,却也无法,只能辞别众人,跟着封赏的队伍,回了宫,元春一走,众人又是伤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