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杨虎和柱子,收拾好描摹好的地图,吴胜生却瞬间收敛了脸上的笑意。
想起杨虎二人的来意,他眉头紧皱,没了之前人快意,心思渐渐沉重。
连慧能看出顾衍对胞弟的一番苦心,这些日子几乎与顾衍朝夕相处的吴胜生,又如何看不出他那点小心事。
顾衍这些日子的屡次提议合情合理且顺应时局,多数时候都得到他们的认可和采纳。
顾衍接近他们,从未掩饰自己的动机。
但凡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这两年在京城四处打探胞弟的下落。
可若真如他所想,他的胞弟落入了前朝余孽手中,那些人岂会不知?
多好的一个把柄,直如捏死了顾衍的命脉。
对于顾衍,吴胜生是信任和感激的,就凭他那日得到消息,毫不停留赶到宫中报信,就可看出此人的立场和担当。
可当他的胞弟性命受到威胁时,他还能维持本心吗?
吴胜生从未怀疑过顾衍会背叛,那样聪明的一个人,怎会不知他一旦与那些人为伍,会给自己的家族带去怎样的危害。
可今日得知他在想方设法寻找那位传信人,吴胜生心里莫名有些不安。
他反复提醒杨虎几人有性命之忧,究竟是知道了什么不可告人的消息还是有其他目的?
顾不得天色已晚,吴胜生换了身衣裳,带上几个心腹,又将那幅地图揣进袖中,转眼出了留春苑,直奔秦王府而去。
谢怀玉确实在与人格斗的过程中受伤了,可要说他伤得性命垂危,却是刻意放出去的消息。
有梁武跟在身边,不可能让他以身犯险。
之所以传出他重伤濒死的消息,原因有二。
这次谢怀瑾和吴欣铭被劫,让他们深感身边前朝暗探隐藏太深,谢怀玉想借养伤的时间,悄悄隐在暗处,彻底清查身边的奸细。
其次便是他们从连阳镇回来京城的第二日,皇帝谢恒接到了秦王谢忱从凉州传回的密信。
谢忱离开京城两月有余,在凉州秘密监察军中及边境异动,没在守军中发现异常,却隐约察觉凉州与西戎边界的大山中,隐藏着一支人数不菲的私兵。
这一发现,把谢忱惊出了一身冷汗。
想着这么一支私兵就在凉州守军的眼皮子底下肆意操练,要说没有军中将领插手其中,谢忱绝不相信。
为防打草惊蛇,谢忱一直没在凉州公然露面,更不敢与凉州守军将领私下接触。
心腹万正就任凉州知府一职后,两人全力查找那支私兵的下落和归属。
根据私下得来的零星消息,通过偶尔运往大山中的辎重补给,两人估摸着这支私兵的人数应在两千人上下。
两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真要拉上两军对阵的战场,两千人转眼就会淹没在人海里,泡都难得起一个。
可这两千人若是潜藏在暗处,在所有人猝不及防时跳出来,能带来的危害便不可想象了。
九命三年前刺杀凉州守军将领吴放的消息传出来后,谢忱和谢恒两兄弟千里传讯,借机将凉州守军中一些可疑将领连同麾下人马换防到内地驻军,既排除了部分隐患,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这一举动自然在引起了凉州守军多数人的不满,却也有不少人在得知吴放之死的真相后深感不安,明白他们身边可能有人里应外合谋害吴放。
现任凉州守军将领赵鹏是赵月芳的远房族弟,也是当年吴放手下偏将之一。
吴放遇刺后,谢忱亲自前往凉州平乱,赵鹏全力支持谢忱,打退了蠢蠢欲动的西戎人,平定了凉州内乱。
之后在谢忱的一力举荐下,赵鹏接掌了凉州守军大权。
按说赵鹏应是谢忱最信任的人,他来到凉州后,无论是想要了解军中局势,还是要查找那支私兵的下落,寻求赵鹏的帮助是最为便捷的办法。
可因着前朝势力逐渐浮出水面,以及三年前凉州的诡异动乱,谢忱已经不敢相信任何人。
他甚至不敢大意暴露自己在凉州的行迹。
于是寻找那支私兵的下落,只能由他和万正暗中进行。
可凉州大山占地广袤,且绵延山脉与西戎接壤,有些地盘都说不清究竟属于大乾还是西戎。
去搜寻的人太多,很快便会被人发现,不仅会让那支私兵藏得更加隐秘,还可能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去的人太少,无疑大海捞针,还不知要找到猴年马月。
得到消息的吴胜生很快想到了在那片大山长大的杨虎几兄弟,他最初的想法是请几兄弟秘密前往凉州去助秦王一臂之力。
只是没想到还没等他开口,杨虎几人就因为救他的儿子险些丢了性命,一个个都是伤痕累累,短期内根本无法远行。
不过今日得杨虎和白狐口述绘制的凉州大山部分地图,想来对秦王会有不少助益。
吴胜生不敢耽搁,当夜来到秦王府与谢怀玉和梁武商议此事。
更让他不安的是顾衍的反常,他隐约感觉前朝势力不会就此罢休,定会在京城再生事端。
而顾衍或许知道一些真相,甚至可能被迫参与其中。
谢怀玉这些日子谢绝了所有过来探望的人,安心在王府养伤。
而梁武一直随侍在旁,即便身处秦王府,他也不敢离开谢怀玉左右。
谢怀玉这次受伤,当真把梁武吓坏了。
不知对方是有意还是巧合,谢怀玉伤在左手上臂,与秦王当年的断臂之伤太过相像。
当时身处混战中的梁武见那人的长剑刺向谢怀玉手臂时,几乎看到多年前秦王受伤一幕的重现。
他当时便吓得肝胆俱裂,不顾一切甩出手中长刀,重创了刺向谢怀玉的那个杀手头目。
谢怀玉虽免了断臂之祸,却依旧伤得不轻,梁武自此不敢离开他半步,倒是让那杀手头目趁乱逃走了。
吴胜生到访,自是不会被拒之门外,很快便被人引进了谢怀玉的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