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洛阳都城
当鲁肃出使归来,其所得结果传回洛阳,大汉朝廷之中,并未泛起太多波澜。
朝堂上的气氛依旧沉稳,这一切仿佛早在诸葛亮和刘威等人的预料之内。
齐国已然与匈奴人结盟,此事早已不是秘密。大汉的朝堂众人皆知,齐国既已与匈奴携手,自然不会再乖乖缴纳那笔巨额钱财。
然而,齐国虽胆大包天与匈奴勾结,但慑于大汉的强大实力,也不敢轻易扣着大汉商队不放,终究还是放其归来。
鲁肃此次出使,本就不单纯为了索要钱财,更多的是向齐国表明大汉的强硬态度,同时也为日后可能发生的战事提前寻觅借口。
此时,建章宫正殿之上,皇帝刘威高坐龙椅,神色威严,目光扫视着殿下群臣。
他召集了诸葛亮、庞统、周瑜、荀彧等一众智谋之士,这些人皆是大汉的智囊,个个拥有极高的战略眼光,在大汉的朝堂之上举足轻重。
“诸位爱卿,如今齐国与大匈帝国狼狈为奸,结为同盟,针对我国之心不言而喻。
我大汉志在开疆拓土,如此一来,必然会与这两国发生冲突。
今日召大家前来,便是要共同商议一番,先对哪一国动手,又该以哪一国作为主要攻击目标?”
刘威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左丞相荀彧率先出列,他身形修长,面容清癯,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风度。只见他微微躬身,恭敬地说道:
“陛下,臣以为当先灭齐国。其一,齐国人口众多,一旦我军成功拿下齐国,便可获得大量的人口资源。
如此一来,夷州等地长期困扰的人口问题将迎刃而解,这些新增人口能够为夷州的开发和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其二,齐国军队的战力相较匈奴稍弱。而我军现今拥有海军之利,战船林立,海军精锐,而齐国海岸线漫长,此刻正是全力吞并齐国的绝佳时机,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大汉一方。
其三,齐国地理位置极为关键,它扼住了我大汉向中原扩张的咽喉要道。若能将其攻克,我大汉便可雄霸中原。
向南可直捣乾国后方,使其腹背受敌;向西则能吞并弱小的徐国,再添数州之地,进一步增强我大汉的实力。
其四,大匈帝国疆域辽阔,地域广袤无垠,只可采用蚕食的策略逐步削弱,绝无可能一口鲸吞。
否则,数千里的远征,后勤补给困难重重,实难速战速决,还可能陷入战争的泥潭,攻匈奴远不如攻齐得的利益高!”
“若依文若之计,先对齐国用兵,公瑾,你的海军可有十足把握掌控齐国沿海的控制权?”
刘威深知,攻打齐国前期,海军必然是打开突破口的关键力量,于是将目光投向周瑜,目光中满是期待与信任。
周瑜身形挺拔,英姿飒爽,一袭文武袖更显其潇洒不凡。他向前一步,朗声道:
“陛下,臣的舰队兵强马壮,再加上关羽和徐晃两位将军的军团配合,定能在齐国后方形成强大的突破之势。
齐国的舰队在我大汉海军面前,实难抗衡。只是上岸之后,齐国城池众多,防御坚固,且兵力雄厚,其完全可以在现有三百万兵力的基础上,迅速再武装出两百万兵力。
所以,这场战争到了后期,最终还是要看我军攻城部队的勇猛与兵力补充!”
一旁的庞统微微点头,他面容严肃,眼神中透露出深邃的智慧。沉思片刻后,出言说道:
“陛下,臣认为公瑾所言极是。以我军与齐国的兵力对比来看,想要速胜显然不太现实。
臣建议,不妨对两边同时采取蚕食策略,即同时进攻齐国和大匈帝国。
在大匈帝国方面,我军目前已经在阴山城和绝龙关站稳脚跟,根基稳固。
下一步,我军完全可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年前先向西攻略经营焉支山以东的土地,将匈奴东部彻底纳入大汉版图,使其成为大汉的秦州、牧州和蒙州。
而后,我军可故技重演,一边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坚固的城池和充足的补给基地,保障后勤供应;
一边派遣精锐骑兵一路从蒙州向南出击,劫掠匈奴人在漠南地区的财物和牲畜,同时威胁其占领的雁州。
另外,再派一路骑兵从秦州向西攻击,掠夺漠北地区,迫使匈奴王庭远遁,不敢再盘踞在狼居胥山。如此一来,匈奴的势力将被大大削弱!”
“士元所言甚是,以我军骑兵的精锐程度,确实有能力让匈奴人在漠南再无王庭,漠北难寻单于。
但主力骑兵若都去攻击匈奴,那再攻打齐国时,岂不是会兵力不足?”
刘威微微皱眉,认同庞统的蚕食策略,却也担忧兵力分配的问题。
“陛下,臣所说的蚕食之策同样适用于齐国。我军骑兵主力虽然在攻打匈奴,但可令灵州军团坚守南灵郡,稳固防线;
云州军团和夷州军团配合海军在淮州登陆,展开攻击;
禁卫军团则居中策应,随时支援各处。如此安排,前期完全可以强行占据淮州。
之后,我军转攻为守,将淮州的百姓就近迁移到夷州,扩充夷州的人口。
即便我军不能完全占领淮州,也可使齐军疲于奔命,南北来回奔袭。
而且,以我军这几个军团的兵力,足以抽调出四十万精锐骑兵,到时在淮州定能大量杀伤齐军,重创齐国的有生力量!”
“士元所言正合我意,孔明,你觉得此计如何?”刘威将目光转向诸葛亮,眼中满是询问之色。
诸葛亮羽扇轻摇,神色从容淡定,微笑着说道:“陛下,士元所谋之策,对我军十分有利。
针对齐国,我军想要从冀州打开突破口,难度极大。但从淮州和齐州展开进攻,却相对容易许多。
只要我军能够在这两地任何一处站住脚跟,齐国的都城便直接暴露在我军的兵锋之下。
与此同时,我军还可约上徐国一同进攻齐国,使其腹背受敌。
另外,再让高顺军团南下,威胁齐国幽州北部的燕山关,如此一来,齐国必然四处受敌,兵力分散。
而我军则可充分利用战船运兵的优势,迅速集结兵力,在局部地区形成兵力优势,从而各个击破!”
“好,就这么定了!八月十五,月圆之前,各军务必做好战事准备。以齐国违约为名,出兵齐国;
同时,以收复秦牧蒙三州故土为名,西征匈奴!”刘威大手一挥,语气坚定,充满了决断力。
“皇上英明!”群臣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大殿。
“陛下,若齐国交付那五千万两赔偿,又当如何?”糜竺突然上前一步,恭敬地询问道。
“不说朕倒是忘了,这阵子,要不断在冀州方向给齐国施加压力,天天派人去催讨赔款,能催得多少是多少。
若是齐国真的老老实实交了这笔钱,到时再向他们索要利息,利息也定为五千万两,此事就交给子仲你去办了!”刘威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这……臣遵旨!”糜竺心中暗自咋舌,没想到陛下竟如此“会算计”,不过好在这一切都是针对敌人,倒也无可厚非。
刘威之所以有底气同时对两国开战,其信心主要来源于大汉整编后的强大军力和超强的战斗力。
论兵力总数,大汉或许不及一些国家,但论精锐兵种的数量和战将的勇猛程度,大汉足以蔑视任何一个国家。
再加上周瑜刚运回来的一亿两白银和六百万两黄金,刘威底气更足。
他大手一挥充值一亿两白银,其中三千万两用于补充云州军团和海军军团在之前战事中精锐兵种的折损;
两千万两兑换了200万乡勇,充实东夷的基础人口,毕竟人口始终是国家强大的基础,越早扩充人口,对国家的发展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