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婉有个秘密。
事实上,她来到这里并非出于自身意愿。
她家在仕途方面的势力已然走到尽头,想要再更上一层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她的父亲即便有着外公的支持,在官场上依旧步履蹒跚始终未能取得显着成就。
像他们这样的书香世家,没事就喜欢摇头晃脑,说那三皇五帝的大治,吃饭饮水也要附庸风雅。
家中那位德高望重的外公对王阳明的心学情有独钟,坚信“莫向外求”之理。
他自然不愿看到自己的宝贝女儿生活得不开心,但无奈他心怀天下兜里没钱,而且对那个靠着奉子成婚才得以入门的混账女婿更是毫无好感,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出手相助。
平白污了名声。
思来想去之后,老人家决定亲自出马,为自家闺女寻觅一位称心如意的孙婿。
挑了很久,忽然知道崔子纲藏着一个儿子。
两家有过交完。
他曾经费尽心思、不厌其烦地劝说崔礼的爷爷放弃土地。
崔礼的爷爷在他艰难时刻,默默地给他送水和食物,为他找了点关系让他只要写大字报减轻罪行。
两人之间算是两清了。
对于这一切过往,裴婉全然不知。
当外公提及要她前往这片穷乡僻壤支教,并与老友的孙子增进感情时,她甚至来不及拒绝。
裴婉不用拒绝都知道自己一旦摇头,外公就摇着头,咿咿呀呀的说她望之不似人女,望之不似人孙。
徒呼奈何啊!
也只能不情愿的来了。
裴婉跟在崔礼的身后,有些跟不上他的脚步,无奈的说道,“你走这么快,是因为又到了喂鱼的时间吗?”
“对啊对啊!它们就是我的心肝宝贝,可不能饿着它们。”
裴婉觉得崔礼哪里都好,就是有些时候还是没有脱去身上孩子的稚气,总会有幼稚的行为。
但裴婉觉的这样的男人也有意思,比那些见人就说之乎者也的家伙好多了。
崔礼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跳进浅滩洗去泥块。
几十块的鞋子这样洗一洗就得了。
三十块的短袖,十块钱三双的袜子他一堆一堆的买。
没什么好心疼的。
两人回到属于他们的根据地,这个建筑既是宿舍又是镇里的办公驻地。
崔礼前脚刚踏入院门,后脚就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锄头随意地倚靠在墙边。
一路小跑到厨房,打开冰箱门,从中取出一袋散发着淡淡腥味的虾卵。
快步走向四平方米大小的水池边,将虾卵朝池中用力一抛。
原本平静如镜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一群小鱼如同听到集结号一般迅速汇聚过来,他们背上闪烁着银白色光亮的。
这些小鱼数量众多,粗略估算足有五百余条之多。它们密密麻麻地围拢在一起,争先恐后地抢夺着刚刚落入水中的虾卵,那场景看上去着实令人感到有些头皮发麻。
然而,站在池边的崔礼却满脸笑容,心情格外愉悦。
动作麻利地搬来小马扎,坐了上去,并将身子微微前倾,双手撑在膝盖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眼前这群正在疯狂抢食的鱼儿。
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快吃快吃!”
就像隔壁王婶喂鸡一样。
只要看到鱼儿们如此生龙活虎地进食,就足以证明它们目前并无大碍。
说起泥镇这个地方,之所以会被冠以这样一个名字,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这里的水实在多得超乎想象。
在过去未铺设水泥路的时候,每逢雨季来临,道路便会变得泥泞不堪,几乎无法通行。
所有人都没有一双干净的鞋子。
崔礼却渐渐发现,这些曾经令人们深感困扰的大量积水,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待,其实也有着其独特的益处。
比如说,泥镇的水质堪称绝佳。
不论是村里那口古老的水井,还是从附近山上流淌而下的泉水水质都很好。
几百年前一个很有名的明朝耐走王也在他的笔记本里面写提过一次泥镇。
正因为拥有如此优质的水源,所以崔礼才会因地制宜养一些鱼。
崔礼的前辈就拿了一些不知道哪里来的钱在办公驻地的院子里修了一个鱼池,水是从山上专门挖渠引水,一整天都是干净的活水。
“每天喂这么多次难道不会死吗?”裴婉好奇的在一边看着,小的时候她也养过鱼,只要喂得鱼粮多了些,那几只红红艳艳的金鱼就会死掉。
“不会的,长身体呢。”
崔礼一边回答,一边拿起水中飘着百洁布,能看见上面有晶莹剔透的鱼卵。
“终于产卵了。”
崔礼开心的笑了,在饲养手册上记上了时间。
“你这真的不是玩物丧志嘛?”厚厚的一本笔记让裴婉有些咋舌。
养鱼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崔礼每过四五个小时就要喂一次鱼,没事就喜欢坐在边上打发时间。
有些时候来学校串门到一半就会脚步匆匆的丢下一句我要回去喂鱼就跑路。
这下可好,可怜的裴婉只能被迫加入到一群正在打篮球的小孩子中间,帮忙凑人数。
可问题是,她对篮球这种运动完全一窍不通啊!
站在球场上,她就跟个人机似的,那些个调皮捣蛋的小屁孩们,不仅不懂得怜香惜玉,反而还无情地嘲笑她。
与此同时,崔礼却笑嘻嘻地,嘴里还念念有词:“你懂什么?我这一池子的鱼,可比你的包包都要金贵得多!”
说罢,他认真地忙碌起来,将一个个带有鱼卵的收集器轻轻放置到另一个专门用来等待孵化的水池之中。
看到崔礼如此专注的模样,裴婉忍不住好奇地问道:“真的假的啊?这些鱼这么值钱?”
崔礼得意洋洋地掰着手指头,向她解释道:“那可不是嘛!单单一对鱼就得百二十块钱,再加上各种养殖设备还有鱼饲料啥的,前前后后算下来,怎么也得花上个五万块钱才行!”
裴婉眉头皱了一下,她这才知道崔礼不是养着玩的,于是不确定的问道:“你费这么大劲儿图个啥?”
崔礼微微一笑答道:“我既然来到了这里,总得留下点什么吧?”
裴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猜测道:“你是想授人以鱼,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