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也不知道是基因的问题还是地理位置的问题,这些国家或多或少和现代一样,都有些莫名其妙的劣根性。
高丽此时就莫名其妙的膨胀,也不能说莫名其妙吧,毕竟高丽和前隋之间的战争,高丽确实大胜。
高丽王高元在收到了来自现代的武器援助后愈发认为大唐唾手可得,遂直接发兵辽东……
驻守辽东的大唐将领是哪位呢?正是脚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的秦琼了,自打秦琼的病被治好后,秦琼就又活跃在了军事领域,并且也已经研究出一套火器的军事理论。
双方本就有仇,加之两方可以为之,双方在辽城州碰面了。
不存在什么攻守一说,双方见面就动了肝火,高丽的士卒在高层的洗脑下本就觉得己方天下无敌,加之有了枪械,直接就对大唐发动了攻击。
野战方面大唐也是参考了“三三制”作为基础,但是一开始也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毕竟有了火器之后,甲胄就有些鸡肋了,所以大唐军士基本上都是轻甲皮甲。
不过秦琼反应很快,虽然是仓促应战,不过还是稳住了局面,随着战线拉开,优势也就展现出来了。
大唐军队推进的相当稳当,逐步压缩战线,高丽的士卒呢,完全就是凭借着武器和一腔孤勇,至于战略战术什么的,不能说没有只能说聊胜于无吧,所以,当大唐彻底进入状态后,高丽就开始有了颓败之象。
此时驻守在鲁地的李靖却并没有碰到进犯的倭国,按照斥候的汇报情况,倭国应该是先去打安南了。
所以,现阶段的主要战事都集中在辽东,高丽此次入侵也有十几万的军队,一时半会还打不出个什么名堂来。
但是战事一旦陷入焦灼就开始比拼后勤能力了,背靠龙国的大唐,根本不缺物资,粮草药物源源不断的运过来,反观高丽,现代除了提供武器外,粮草方面根本跟不上,毕竟就那么豆大点地方,有多少粮草?人倭国好歹还知道打个安南作为屯粮的地方,高丽这……
高丽王高元发现事态不对,也赶紧向现代提出了请求,问题是棒子们是有心无力啊,有能力输出粮食的国家要么自己也在场,要么就是跟他不对付,最后还是捏着鼻子从龙国和漂亮国高价购入粮食,妄图打败大唐后再赚一笔。
不过,采购的那点粮食并不能支持多久,所以压力再次给到了高丽王这边。
此时大唐和高丽的兵力相差不大,武器装备也是相差不大,同样的,有了这一批物资,高丽方最起码两三个月内物资也不用担忧,所以现阶段,孰强孰弱还真不好说。
你要说冷兵器时代,大唐优势还是大的,问题是火器的出现将士兵素质这一差距直接拉到了忽略不计这种程度,所以此时玩的就是战术了。
***
大秦这边呢,有了克敌之法,推进的就相当快了,匈奴则是另辟蹊径,正面冲不开就发挥轻骑兵速度快的优势,不断的骚扰大军清扫敌后,这一战略让阿三防不胜防,防吧战线太分散,匈奴骑兵加火器,怎么防?冒头打一轮就跑,还没上马呢对面就跑没影了。
再加上大秦这边逐步压进,阿三一时间也是捉襟见肘疲于招架。
同时呢,美洲的印第安也在漂亮国的帮助下完成了统一,开始对欧洲虎视眈眈了。
按照这个局面下去,阿三迟早的事,无非就是大秦和匈奴谁占的多了,欧洲吗也算有点参与感,至少在现代人看来能多搞一点钻石金银就不算赔!打得过打打不过你就死去~
而美洲已经开始吃回报了,毕竟老美这么多年对于自家哪里有黄金哪里有钻石哪里有资源可谓一清二楚了,直接送工具让印第安人去开采,然后高价出售武器。
至于匈奴,已经有些后继无力了,现代的夹心饼干的体量已经不足以支撑匈奴的这场战争了,开始调整策略准备下一场了。
然后阿三就出现了个诡异的局面,大秦一路推进,阿三也开始一路平推匈奴,匈奴则是节节败退,无他,没吃的了……
打到最后,阿三的一大半地盘被大秦接收了,然后阿三给匈奴干到罗刹的一个角落里……匈奴已经无力再战,只等阿三缓过劲后一口气灭了他。
这下,大秦算是彻底打翻了整个亚洲,不像别的国家,大秦打下来是真的想治理啊,缺文人啊!打下来的地盘多数官员只能选择当地人,这让政哥很没有安全感!
就连扶苏也被拉到这边来当总官了,大秦大食郡郡守扶苏!
阿三也难受啊,子民都没带出来多少,只能接受罗刹这边的毛子,好在毛子的战斗力挺高,也算是苦中作乐了。
僵持住的战局是最无聊也是最惊险的,因为一旦出现失误对方很可能会逮住机会一波,所以秦琼此时采取的稳妥战术,什么都不做就不会犯错!
巧了,高丽王也是这么想的,于是……辽东也陷入了僵局,而鲁地的士卒又不敢动,一旦调兵倭国打过来就麻烦了!
李世民这两天已经有点着急了,不止一次冒出让长安的左右两卫和金吾卫去辽东奇袭,不过都被李积等人给劝下了,长安城就剩这么点兵了,你一口气分出去三卫,万一对面来个奇兵偷长安,那乐子就大了!
不过程咬金、尉迟恭、侯君集等武勋却十分赞同李二的观点,包括长孙无忌都赞同,毕竟这些个老伙计,对于李二太熟悉不过了,都知道劝不住的,还不如早早抢了领军一事,还能得点功劳!
至于房杜二人,没发表啥意见,但是私底下已经开始统筹安排三卫出长安所需要的粮草物资了,甚至说连监军都安排好了,只要李世民下令,选了主将,这三卫随时都可以出征!
李世民也有些拿不准,犹豫之下还是决定去找严青聊一聊,说是找严青,实际上还是希望现代能给一点建议。
龙国为了应对此事已经成立了好几个临时参谋部了,大唐参谋部也针对局势不断地分析规划以便提出最优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