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河湟谷地,巩家农场内。

巩祥福坐在茅屋下的阴影里,看着刚发起两寸多长的棉花苗子,狠狠吸了口烟,琢磨着今年是不是给老二再娶一房嫂子。

今年他家农场种了一千亩棉花,剩下九百亩(有一百亩绿化面积)还是种玉米。要不是官府有保粮红线,他恨不得全种棉花。

头几年棉花还没这么吃香,因为棉花亩产低,采棉花的时候需要大量雇工。而且棉花地比玉米难侍弄,日常投入的人工也不小。所以开始的时候,巩家兄弟是以种玉米为主。

现在经验多了,胆子也大了。

去年河州农业大学出了种高产棉种,叫河州2号。亩产几乎能稳在110斤,不过也要配合斯加加的钾肥和农家肥才行。

这会的地比较肥,钾肥也不敢加多了,每亩加个三五斤就够了。到时候茎秆长得快,响铃也大。

可别小看110斤的产量,大明各地的棉花亩产在70-100斤之间,而且大多数都是在70斤附近。河湟谷地的棉花产量,以前也就是80斤左右徘徊。

按一毛五的收购价算,也就十二块钱的产值,再把成本刨出掉,剩不下十块钱。

但这两年棉花价格明显上来了,去年就涨到了三毛钱一斤,据说今年还要涨!

巩祥福虽然当过兵,但他也不明白塞国的棉花收购价上涨,是由于大明供应不足导致的。

书友们可能还记得,洪武帝朱元璋曾经颁发过一道诏书,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之余,还要种些经济作物。

人家规定的非常细致:有十亩土地的农户,应该种植半亩地的棉花。

根据洪武末期统计的数据,大明总共耕地面积大约有4亿亩左右(被刘学勤割走的那块不计),棉花种植面积是超过2000万亩的。

其实从宋朝开始就引种棉花了,到大明这会儿,棉花以无以伦比的优势,已经在全国范围种植。

又因为塞国工业化,陶氏纺纱机和织布机问世后,就不得不从大明大量进口棉花,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大明的棉花生产。

一些种棉大户,一年挣个几十上百两银子,也不新鲜。

可能您又要问了,那会的农民不都吃不饱饭吗?怎么还有那么高的收入?

这主要是地域间收入极不平衡产生的错觉,农耕社会靠天吃饭,你这地方运气不好,赶上天灾人祸,那就得饿肚子。

事实上,从洪武朝一直到仁宣之治结束,大约六十多年的时间,大明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是相当可观的。

根据【明史.食货志】和【宛署杂记】等文献整理,大明各阶层收入如下:

街头油贩:年收入约20两;

私塾先生:年收入20两;

奶妈(季节性):年收入24两;

伙夫:年收入20两;

屠户:年收入约36两;

自耕农:年收入约15两;

佃户:年收入约9.4两;

银匠:官匠,年收入43两;

衙门马夫:年收入40两;

书办:衙门记事员,年收入18两。

大家请注意,书办收入不如马夫,可见大明马政负担之重。时称“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

北方地区因为养马而破产的农户不计其数,最终引发了正德年间,直隶霸州文安县人刘六等人起义,朝廷用了三年时间方才平定。

好日子总是短暂的,到了明朝中后期,形势急转直下,大部分百姓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

起初,大明方面对于塞国大量进口棉花,是持欢迎态度的。但随着塞国的低价布匹,和各种衣物开始向大明市场倾销,大明的士绅开始回过味来了。

按说矛盾早就该爆发了,可为何一直这么平静?

还多亏大明没有彻底禁海,这使的大明被挤出来的产量开始流向日本、朝鲜和西洋等国。

要知道松江府一年布匹产量达到了一千五百万匹以上,产值约750万两,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

即便如此,松江府的布匹生产成本也要高于塞国,但其实双方的成本差距没那么大。

因为塞国的陶氏纺纱机和陶氏织布机早就卖到了大明,人家是生产机器的,不可能有钱不赚。

除了蒸汽机、印钞机等之类的大国重器,塞国对大明禁售的产品并不算多。

当然,前两年连蒸汽机也解禁了,只不过卖给大明的蒸汽机都是傻大粗笨的燃煤机器,效率差些,故障率高些。

但你永远别低估商人的创造力,只要把机器给了他们,人家就有办法搞到各种各样的人才。

大明和塞国的纺织行业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大明的棉花少了,塞国人就纺羊毛、纺亚麻、纺丝绸。

但从前年开始,这种平衡开始被打破了。起因是真维斯纺织公司搞出一款爆款棉袄,在大明北方和蒙古那边卖火了。

还有四川保宁府的一家上市公司,蒙氏被服厂生产的棉被、褥子等产品也在大明卖到脱销,这导致大明的布业和棉业商人开始惜售。

大明的棉花种植区主要是在北方,南方以福建为最;而棉纺织业主要集中在松江、嘉定、常熟三地。

有诗云:眼见当初永乐间,陈花富户积如山。中州青袜乌言贾,腰下千金过百滩。

可见北棉南运之盛况,现在棉花被卡在松江府一带,商人们不肯往塞国放货。

有人甚至往朝中运作,希望朝廷对塞国的纺织品类增加关税,少说也该从20%提升到40%以上,以保护大明的纺织业。

有的则说干脆把棉花列为对塞国的禁售产品,反正那边对咱们也有禁售的。

但大明官场就是间四面漏风的破房子,塞国的商人也在四下打点,找门路,要棉花。加之这时的人对于边贸往来的内在规律掌握的不很深刻,动不动搞一刀切,要么全开,要么全守。

搞来搞去没个所以然,今年朝廷突然下旨,责令松江府加急生产棉服、被褥,为足国用,凡木棉之类货色,皆暂停出口。

这下棉花收购价就翻着跟头涨上去了,塞国派出使者向大明表达抗议,但是朱棣不予理会。

暗卫通过大明那边的种种情报分析,朱棣很可能要对蒙古用兵了。

这也不奇怪,你要去草原砍人,可以挑选草肥水美的夏日,但要长期占领,就得往那边移民,那么过冬用的物资就得事先准备。

据说北边打仗前,老美发现大毛在往前线调集大量血浆。血浆这种战略物资,拿出来可是有使用时限的,故而分析出肯定要打了。这与大明禁棉之事,可以相类比。

总山的刘学勤也被扯了下蛋,纺织工业处于半停摆的状态,天天有人跟他耳朵边吵吵。

棉花这事自然还是自给自足最好,当初他考虑西进战略,主要就是为了石油和棉花。

要把整个西域(后世新疆)全拿下来,就得和东察合台汗国干仗,他是想等朱棣和蒙古人先干起来,这样东西夹击比较爽。

而且他还得对朱棣防一手,免得老小子趁自己不备,跑来捅腰眼可就不好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