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将士们此刻竟然面面相觑起来,他们脸上流露出迷茫与困惑之色,仿佛突然间被一股无形的迷雾所笼罩,整个人陷入到一种懵懂不清的状态之中。
这些平日里威风凛凛的战士们,此时却像一群迷失方向的羔羊一般,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
他们那一双双原本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睛里,此刻也充满了疑惑和迟疑。每个人似乎都想要转动自己的脑袋,去看看身旁其他同伴的反应以及他们会做出怎样的抉择,但又不太敢轻易行动。
这个消息来得太过突然,将士们一时之间脑筋转不过弯来。而且,让他们去探查敌人,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头一回,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或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命活着回来。
“将军,从出发的时候开始,我们大家就已经下定了决心。退,我们是不可能现在退出,只是让我们去做这事,我们怕会误了将军您的大事!”有一小将小心翼翼出声,将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此话一出,立马有其他人跟着说道:“是啊!将军,我们不是那贪生怕死之人,只是这探子干的活,让我们来干,我们怕会误了大事。”
接着,更多的将士纷纷“是啊!是啊!”的附和着,都表示不是自己不愿,只是在担心自己做不好而已。
将士们所担心的,张清也同样担心,只是现在的他们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此次出来斥候本就带的不多,而且斥候本身也只是专门用来探查敌人踪迹的,并不是探查敌人情报的。
至于专门的探子,都是捏在朝廷手里,军营之中基本没有专门的探子。而所谓朝廷的探子,准确的说都是捏在纳兰家的手里,想要得到他们的帮助,那是难上加难。
再说了,纳兰家不在背后扯北地的后腿都算是好的了,没到一定危急的时候,纳兰家也是不会轻易出手帮助北地。否则齐家轻松打了胜仗,然后顺势扩大势力,就会挤压到纳兰家的利益。
这些事,张清是不会知道的,现在的朱常之也不知道,毕竟这两人现在的身份不配知晓这些事,两大家族的明争暗斗,也不是朱常之这样的人能随意评说的。
“兄弟们,现在的我们只能是靠自己,不行也得行,否则我们在敌后的时间越久,我们所面临的危险也会越大,为了能早日完成大将军交代的任务,也为了我们自己,只能如此。”张清声若洪钟,诚恳地给将士们简单解释这么做的原因以及理由。
听完张清这么一说,将士们就差不多都明白了,也明白了自己该怎么来做抉择。
“属下愿追随将军,誓死方休!”
有人起头了,随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将士也都做出了同样抉择,“誓死追随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那声音犹如雷霆万钧般震耳欲聋,却又出奇地整齐划一,仿佛每一个音符都经过了精心编排和演练。当这整齐的声音响起时,就像是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席卷而来,带着无尽的力量与威严,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其声势之浩大、气魄之宏伟,简直超乎朱常之想象,使人宛如置身于战场之上,正与敌人厮杀在一起。
张清神色严肃,并对着将士们拱手,声音恳切地说道:“那就拜托弟兄们了!”
说罢,张清一挥手,那些站在前排的将领纷纷行动起来。
这些将领在此之前便已获得了张清下达的命令,同时也对具体的行动计划了然于胸。
此时此刻,他们需要做的,便是将这份详尽无比的行动计划以及具体该如何去执行等一系列细节,都完整无误地传达给麾下的每一名将士,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清晰透彻、明明白白地知晓整个计划,以及自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只有这样,他们这五百将士才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地按照预定方案顺利推进各项行动,从而达成最终的战略目标——准确无误找到齐藓国各处粮草和物资。
随着时间的流逝,具体的行动计划也在逐级传递。直到最底层的将士也清楚后,传递的情况也反馈到了张清这里来。
张清扭头看向和他并排的朱常之,朱常之也看向张清。
见朱常之没有要开口补充的意思,张清点头,随后大声喊道:“出发!”
就在这声令下之后,整个队伍像是被突然唤醒一般,开始缓缓地移动起来。然而,原本那整齐得如同刀切斧砍般的队列,却在转瞬间变得混乱不堪。
但是这种混乱,并不能简单地用“乱”字来形容,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有序中的无序。
只见这些将士们迅速分成三三两两的小组,然后毫不犹豫地朝着四面八方疾驰而去。他们的身影如同离弦之箭,胯下的战马嘶鸣着,扬起阵阵尘土,仿佛要将这片大地都撕裂开来。
看着渐渐远去的将士,张清和朱常之并没有动,还有一些亲兵都还停留在原地,任由扬起的尘土将他们覆盖…
而在据北城外的齐藓国大军军营中,战火的声响隐隐约约地传来。在营帐里的呼延密沅再次收到了军报,在后方又有八百人没了。
对此,呼延密沅一言不发。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是缓缓开口问:“去探查得怎么样了?”
“禀大帅,暂时还没找到敌人的踪迹!”呼延密沅的副将站出来,恭敬地给他禀报。
像是被气笑了似的,呼延密沅“呵”的一声,随即说道:“多加督促,再这样下去,据北城还没拿下,我们就要自己先人心惶惶了。”
确实如呼延密沅所说的一样,要是迟迟找不到在身后作乱的盛国将士,然后自己这边又时不时的有队伍被歼灭,到时候底下的军士人人自危,势必会影响军心。
作为大军的主将,呼延密沅是不愿出现这个场面的,更不喜欢无法掌控的场面。
因为一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意味着他呼延密沅率领的大军攻势不顺,甚至极有可能就此败北。
“是,末将必定会严加督促,尽快把敌人踪迹找出来!”副将躬身领命,他的压力也很大。
虽然呼延密沅对他说话的语气挺好,没有丝毫的责怪意味。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敌人的踪迹还好,万一找不到,他不敢想象等待自己的后果会怎么样。
别人看到的他,是跟在呼延密沅身边,威风凛凛的样子;但别人所不知道的,是他战战兢兢的模样别人丝毫感受不到。
就在此刻,位于据北城之中,那座气势恢宏的府衙之内,齐满园身在其中。他身形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鹰隼,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前来禀报军情的将士们所带来的消息。
只见一名身披重甲、风尘仆仆的将领快步走进堂内,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后便开始详细地讲述前线战况。而齐满园则时而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时而眉头紧蹙陷入沉思。
这边听完了军情汇报,齐满园还来不及稍作歇息,便又立刻投入到对大军粮草供应的谋划当中。他面对着挂在墙上的地形图,仔细研究着北地各个粮仓的位置以及运输路线。
同时,他还不断与身边的幕僚们商议着如何确保粮草能够及时且安全地做调配,以保障大军的战斗力不受影响。
虽然他已经安排了张清和朱常之深入敌后去搞破坏,但他还是要做另一手的打算,不可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张清和朱常之的身上。
除了这些重要事务之外,齐满园还要兼顾各种琐碎但同样关键的统筹和安排工作。从将士们的武器装备调配,再到营帐的搭建布局,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他亲自过目并做出决策。
如此繁多复杂的事务堆积在一起,使得他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也忙得如同陀螺一般,几乎没有片刻喘息之机。
然而,尽管忙碌异常,但齐满园始终保持着冷静沉着,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一切事宜,展现出他的领导才能和智慧谋略。
“大将军,张清校尉传来了信息!”正这时,一亲兵手托着书信,高举过头地递给齐满园。
自从张清领命深入敌后,他就已经正式进入齐满园眼中。同样的,每次一有张清的消息,齐满园都是要亲自过目,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够亲自从书信的字里行间看出自己想看到的“好消息”!
作为齐满园的亲兵,他们对于自家主子所关注之事还是有所清楚的。这些亲兵们平日里训练有素、行动敏捷,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一旦有任何与齐满园关心之领域相关的风吹草动,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他们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递给齐满园。
这种高效的传递机制,才能让齐满园在最短的时间掌握到最新最全面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和应对各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