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莫愁便在古墓住下,在寒床修炼。那寒床冰冷刺骨,每次李莫愁上去修炼,都被冻得浑身颤抖,但她紧咬双唇,硬是凭借着心中的执念坚持着。
杨过也默默照顾李莫愁,每日都会为她准备好一日三餐,虽不丰盛,却也营养均衡。他知道李莫愁修炼时耗费精力极大,便想方设法寻来一些滋补的药材,熬成汤给她送去。
每当李莫愁从寒床上下来,杨过总会及时递上一条温暖的毛毯,让她能稍微抵御一下寒冷。看到她被冻得发青的脸色,杨过也会忍不住劝道:“李莫愁,修炼虽重要,但也别伤了自己的身子。”
李莫愁总是倔强地别过头,不领他的情,但杨过也不气恼,依旧默默地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有一次,李莫愁在修炼时不慎走火入魔,气息紊乱,痛苦地呻吟起来。杨过闻声赶来,毫不犹豫地运起内力,为她疏导经脉,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让她转危为安。
李莫愁清醒后,看着杨过疲惫的面容,心中不禁有了一丝感动,但嘴上还是冷冷地说道:“谁要你多管闲事。”杨过只是笑笑,说道:“我只是不想看到你出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过的悉心照顾从未间断,而李莫愁在这默默的关怀中,内心的坚冰也似乎有了一丝丝融化的迹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莫愁在寒床上的修炼逐渐有了成效,她的内力愈发深厚,武功也精进不少。
这一日,李莫愁从寒床上下来,杨过照常递上温暖的毛毯和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李莫愁这次没有立刻扭头拒绝,而是犹豫了一下,接过了粥,低声说了句:“多谢。”杨过微微一怔,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能听到你这句话,可真是不容易。”
之后的日子里,李莫愁对杨过的态度虽然依旧冷淡,但不再像之前那般充满敌意。有时杨过与她搭话,她也会简短地回应几句。
有一天,杨过外出归来,带了一束鲜花。他走进古墓,将花递给李莫愁,说道:“这山间的花开得正好,想着给你带一束,添点生气。”李莫愁看着那束鲜艳的花,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说道:“无聊。”可杨过分明看到她的嘴角微微上扬。
又过了一段时日,李莫愁在修炼中遇到了瓶颈,心情烦闷。杨过看出了她的异样,便带着她走出古墓,来到山间散心。阳光洒在身上,微风拂面,李莫愁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杨过趁机开导她:“修炼之道,急不得,有时放松一下,或许会有新的感悟。”李莫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在杨过的默默照顾下,李莫愁在古墓中的生活不再那么冰冷孤独,而她那颗被仇恨冰封的心,也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
杨过来祭拜孙婆婆,在墓前摆上了鲜花和一些祭品,神色悲伤而肃穆。
“孙婆婆,您安息吧。”杨过轻声说道,眼中满是怀念。
这时,李莫愁也走了过来。她看了一眼孙婆婆的墓,冷哼一声:“全真教那些臭道士,个个道貌岸然,若不是他们,孙婆婆也不会……”
杨过皱了皱眉,说道:“李莫愁,逝者已矣,此刻骂全真教也无济于事。”
李莫愁却不理会,继续骂道:“那帮伪君子,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实际却心狠手辣。”
杨过叹了口气:“我与全真教也有诸多纠葛,但如今重要的是让孙婆婆在地下安宁。”
李莫愁瞪了杨过一眼:“你倒是心善,可他们犯下的过错怎能轻易饶恕。”
杨过沉默片刻,说道:“冤冤相报何时了,总有一天,善恶自会有报。”
李莫愁冷笑道:“你这小子,太过天真。若不主动出击,只会被人欺负。”
杨过看着孙婆婆的墓,坚定地说:“但我相信,以善待人,终会有好结果。”
李莫愁不再言语,只是眼中的愤恨依然未消。
两人在孙婆婆墓前僵持了一会儿,气氛显得有些沉重。
李莫愁咬了咬牙,说道:“哼,就算暂且放过全真教,日后若再让我碰到他们作恶,定不轻饶。”
杨过无奈地摇了摇头:“李莫愁,满心仇恨只会让你更加痛苦。”
李莫愁狠狠瞪了杨过一眼:“你懂什么?我所受的苦,你又怎能体会?”
杨过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虽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也明白仇恨只会蒙蔽人的双眼,让人心生魔障。”
李莫愁别过头去,不再看杨过,冷冷地说:“少在这儿教训我。”
杨过望着天空,感慨道:“这世间的是非恩怨,又有谁说得清。但孙婆婆一生善良,她定不愿看到我们活在仇恨之中。”
李莫愁微微动容,但嘴上仍强硬道:“休要拿孙婆婆来压我。”
杨过轻轻叹了口气:“罢了,多说无益,只希望你能早日放下心中的执念。”
说完,杨过再次对着孙婆婆的墓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离去。李莫愁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也缓缓离开了。
在古墓中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杨过和李莫愁的相处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日常模式。
每天清晨,杨过都会早早起来,在古墓外的空地上练剑。李莫愁有时会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偶尔会对他的招式指点一二。虽然语气依旧冷淡,但杨过能感觉到她其实是在真心教导。
练完剑后,杨过会去准备早饭。李莫愁则会坐在石桌前,沉思着自己的武功心法。等杨过把简单的饭菜端上来,两人便会相对而坐,默默地吃着。
午后,杨过会去附近的山林中采摘一些野果,或者抓几条鱼回来改善伙食。李莫愁有时也会跟着一起,不过大多时候她只是远远地看着杨过在林间忙碌。
到了晚上,杨过会坐在烛光下研读武功秘籍,李莫愁则在寒床上继续修炼。偶尔杨过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向李莫愁请教,李莫愁也会停下修炼,为他解答。
有一天,杨过在山林中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兔子,便把它带了回来悉心照料。李莫愁看到后,不屑地说:“一只兔子,有什么好救的。”杨过却笑着说:“万物皆有灵,能救则救。”李莫愁虽然嘴上嫌弃,但看到杨过认真照顾小兔子的样子,眼神中也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又有一次,李莫愁在修炼时走火入魔,杨过全力为她运功疗伤,累得满头大汗。李莫愁清醒后,第一次对杨过说了句:“谢谢。”杨过却不在意地摆摆手:“咱们在这古墓中也算相依为命,不必客气。”
这样平静而又特别的日常生活,让杨过和李莫愁之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随着日子的继续,杨过和李莫愁之间的默契也越来越深。
一天,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古墓里有些地方开始渗水。杨过赶忙找来工具,忙着修补漏洞,李莫愁也不再冷眼旁观,而是帮忙递东西,出主意。
雨停之后,杨过浑身湿透,忍不住打了个喷嚏。李莫愁皱了皱眉,说道:“快去换身干净衣服,莫要着凉了。”杨过笑着应道:“知道啦。”
有一次,杨过突发奇想,想要在古墓里开辟一块小菜园。他说这样可以偶尔吃到新鲜的蔬菜。李莫愁一开始觉得他是异想天开,但看着杨过认真翻土、播种的样子,还是忍不住帮忙浇水。
等到蔬菜成熟的时候,杨过做了一顿丰盛的菜肴,两人坐在桌前,享受着这难得的成果。李莫愁吃着菜,说道:“没想到在这古墓之中,还能有这样的滋味。”
还有一回,杨过从外面带回来一只小猫。小猫调皮可爱,在古墓里蹦蹦跳跳。李莫愁一开始嫌它吵闹,但渐渐地,也会偶尔逗弄一下小猫。
时光流转,他们在这古墓中的生活虽然简单,却也充满了温馨与宁静。
日子如同平静的溪流,缓缓向前流淌。
一天,杨过在整理古墓中的旧物时,发现了一本武功秘籍。他兴奋地拿给李莫愁看,两人一同研究起来,不时交流着各自的见解,气氛热烈而融洽。
又一个宁静的夜晚,杨过吹起了一曲悠扬的笛子。李莫愁静静地坐在一旁倾听,思绪仿佛飘向了远方。曲终,她轻轻说道:“没想到你还有这等才艺。”杨过微微一笑:“只是闲来无事,自己琢磨的。”
秋去冬来,古墓外的世界银装素裹。杨过和李莫愁一同走出古墓,欣赏雪景。杨过调皮地捏了个雪球扔向李莫愁,李莫愁先是一愣,随即也回击起来,两人在雪地里嬉笑打闹,宛如孩童。
然而,平静的生活偶尔也会泛起涟漪。一次,杨过练功时受了伤,李莫愁心急如焚,亲自为他熬药、照顾他。杨过看着李莫愁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动。
在这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他们之间的关系越发微妙,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彼此心间悄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