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争虎斗》这部影片,如果单从盈利能力来考量的话,或许真的是电影史上无可匹敌的存在,但若是综合其他各个方面来看,它实在难以被称为一部成功的合作电影。
首先,在故事叙述和情节发展方面,存在着诸多硬伤和不合理之处。观众们很难完全沉浸于剧情之中,无法与角色产生深度共鸣。
其次,就演员表现而言,虽然主演们都具备一定的演技实力,但由于文化背景、表演风格等差异,导致他们之间的配合显得有些生硬和不协调。
再者,电影的制作质量也有待提高,包括场景布置、特效呈现以及剪辑手法等方面均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准。
而尤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中美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种种冲突始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这种矛盾不仅仅体现在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上的分歧,更涉及到工作方式、沟通交流以及资源分配等实际问题。这些未解决的冲突无疑给整个项目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影片最终品质的提升。
甚至仅仅只是为了这部影片的名字,两方就展开了一场激烈且持久的争夺战。美国方面所起的名字叫做《血与骨》,然而,以李晓龙为代表的来自香港的团队却对这个名字感到困惑不已。
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这样一个名字究竟想要传达出怎样一部电影的主题和风格。于是,李晓龙坚决地主张将其改名为《成龙争虎斗》。他认为这个新名字更能够准确地展现出电影中的精彩动作场面以及主角们之间激烈的对抗情节。
可是,美方对于这一改动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觉得“老虎”和“龙”打架这样的描述听上去简直就像是一部关于动物世界的纪录片,完全不符合他们心目中对于这部电影的定位和预期。
就这样,双方如同针尖对麦芒一般,各持己见、毫不退缩,激烈地争论起来,谁也不肯退让半步,场面一度陷入僵局。
只见李晓龙面色涨红,情绪激动地挥舞着双手,口中振振有词,竭尽全力想要用事实和道理来说服美方接受他的观点。而美方代表们则同样态度强硬,他们紧紧围绕着自己的立场,不断反驳着李晓龙的意见。
与此同时,一直在旁边默默观察的导演高罗斯终于按捺不住,也加入到了这场唇枪舌战之中。
他神情严肃,目光如炬,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对于影片片名的独特看法和深刻见解。一时间,原本就喧闹不已的讨论现场变得愈发嘈杂混乱,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一场“爆炸”。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众人依旧僵持不下,谁都不愿意做出丝毫妥协。然而,经过长时间的僵持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最终竟然是以美方的让步作为这次争论的结果。
尽管如此,这个看似简单的结局却牵出了一个隐藏在背后的巨大难题:在这部中美合作拍摄的电影制作过程中,如果双方再次产生矛盾或者争议,那么究竟应该由哪一方来做最后的决策呢?
这个问题犹如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让人不禁开始担忧起后续的合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首先摆在眼前需要应对的问题便是李晓龙对于其所期望剧本的修改权一事。
从个人情感层面而言,李晓龙无论怎样都无法接纳自己在大银幕之上演绎英国特工这类角色形象。他坚决主张将自身于影片里的人物设定变更为一名少林俗家弟子,并且把反派塑造成为出身少林派却叛离师门、残杀其妹妹的恶徒。
如此一来,他去与反派清算旧账就成了替门派铲除败类、报血海深仇之举。
然而,美方对此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李晓龙过于执拗,提出的各种诉求过多且繁杂,甚至已然对制片人以及导演应有的权利构成了侵害。
在美方眼中,李晓龙简直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戏霸”。
眼看着华纳公司始终不肯应允,李晓龙心急如焚地找到了李自强一同商讨应对之策。
满脸愁容、深感无可奈何的李自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最终向李晓龙献出了一记堪称摆烂的绝招——待到正式开拍之际,索性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这一招着实让华纳公司乱了阵脚,毕竟这部影片的预算早早就已做好估算和规划。
如今出现这种状况,实在令人始料未及。倘若李晓龙真的选择罢演,那么整个拍摄计划无疑将会被彻底打乱,
之前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也极有可能付诸东流。更为棘手的是,重新寻找合适的演员来接替李晓龙的角色绝非易事,而且时间紧迫之下能否顺利完成拍摄任务更是充满变数。
由于李晓龙突然决定罢演,这一突发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华纳公司陷入了两难的绝境之中。
要知道,这部影片可不单单只有华纳一家参与投资,家和电影公司同样投入了大量资金。
然而,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李自强作为李晓龙的好友,尽管内心十分挣扎,但出于对友情的坚定支持,他还是无奈地选择接受这个令人头疼的局面。
随着事态的发展,各种争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原本预算紧 60 万美元的影片制作费用,在一系列不可预见的问题面前节节攀升,最终竟然高达 80 万美元!
而最初计划的三个月拍摄周期,也因诸多波折一再延长,整整耗费了将近八个月的漫长时光才勉强完成全部拍摄工作。
整个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无论是投资方、制作团队还是演员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即便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当最终成片呈现在观众眼前时,那种不伦不类的感觉还是难以避免地扑面而来。
要知道,想要让一部电影尽善尽美,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拍摄细节都能够通过双方无休止的争论来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这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在影片开场不久便凸显出来,尤其是在对反派韩先生所居住的那座神秘小岛进行描绘的时候,更是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
不得不承认,起初承担这一部分剧本编写任务的乃是来自大名鼎鼎的华纳公司的一众美国编剧。
这些编剧尽管才华横溢,但由于他们对于广袤而神秘的中国的实际状况了解得相当有限,因此在创作时往往只能依赖于自身脑海里那模糊不清的想象来东拼西凑出那些被他们称作“中国元素”的东西。
可让人倍感惋惜的是,经过他们精心构思而成的绝大多数内容实际上跟真实的中国压根就没有多大关系。
这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做法使得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不伦不类的怪异之感。
也正因如此,原本应该大放异彩的《龙争虎斗》——这部足以横扫全球影坛的经典功夫巨制,其在香港地区的票房成绩竟然连李晓龙主演的第二部影片《精武门》都比不上!要知道,《精武门》只不过是李晓龙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
然而,针对自己在影片刚开拍时就采取罢演这一举动,从李晓龙写给华纳公司的信件当中便可略知一二了。
只见他在信里这样写道:“请相信我,如果你们真心想要拍出一部精彩绝伦的功夫片来,那么放眼整个世界,恐怕都不会有人比我更清楚该如何去拍摄这类题材的影片!要知道,好莱坞所设定的那些各种条条框框,它们只会成为束缚我手脚的枷锁,严重地干扰并限制住我的正常发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