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出正月,一个消息让刚上班,还未进入状态的朝廷百官,觉得如同晴天霹雳一样。
芝兰州的那伙被诏安的叛逆,竟然又反了。
收到这个消息后,朝廷百官破口大骂起来,果然是狼子野心,难以接受王朝教化。
在朝廷讨论怎么出兵镇压的时候,被圈禁的七皇子,收到这个消息,足足愣了一天。
然后,他通过自己的关系,开始召集手下们。
他不是要越狱,虽说是圈禁,他依旧有大量的手段接触到外界,甚至还能出去逛一圈。
他是要提前自己的计划了。
于娇娘还在疑惑陈必方在搞什么,察觉到七皇子的异动,立刻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尤其是,次日的朝堂上,张澈跳出来连参好几人,都是当初赞成诏安的人。
如果当初诏安是错误的话,那么提出诏安,并且前去完成诏安的七皇子南宫赫,显然是罪魁祸首。
这基本上宣布,他已经跟王位彻底无缘了。
别无选择的南宫赫,必须要去铤而走险了。
于娇娘劝南宫赫冷静,但是南宫赫却一意孤行,这就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无奈之下,于娇娘只能选择配合他行事。
如今,陈必方这边经过大半年的休整,军队战斗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对外宣传的反叛理由很简单,就是朝廷派出的官员欺人太甚,将自己逼反的。
这一年的时间,陈必方又暗中训练了两万精兵,合计六万精锐。
兵分三路,顷刻间就扫荡了东南边挨着的鹿江州,几乎占据了一州之地。
之所以这么快,也是因为他早就在这里布局了。
在方远等人的配合下,鹿江州已经被渗透成了筛子,在鹿江州各地,他也培养了数万兵丁。
此时的陈必方已经跟西南三州的平南王挨着了,但是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平南王没有出兵的意思,毕竟自己的儿子刚被处死,自己可不会那么积极。
至于说芝兰州北边的刘芒,此时依靠手中的四万精兵,只能做出防御姿态。
并且立刻启动了战时动员,扩大征兵规模。
征召新兵显然是来不及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掩人耳目。
让那些各地培养的中小规模部队,汇聚到自己的手中。
因为陈必方的再次反叛,帝国南部的一些豪强,也跟着试探起来。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帝国南境十二州中,有七个州中都发生了叛乱。
眼看局势越来越糜烂,帝国必须要出重拳了。
临近的大婚的十皇子南宫英,向皇帝请求延后婚礼,主动请缨南下平叛。
南宫英本就是在边境沙场历练过,是诸多皇子中,除了大皇子外,带兵能力最好的一个了。
此事必须要有一个足够强力的统帅,不仅要位置足够尊贵,还要有不错的军事能力。
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南宫英合适了。
朝廷抽调五卫共十万禁军,还有两卫的常备军,共计十五万精锐,直扑南境而去。
二月份,大军刚到芝兰州,还没有来的及跟叛军交手。
就有一个更加糟糕的消息传出来,平南王反了!
这才是动摇朝廷根基的灾难啊!
众人虽然觉得平南王反叛,有些突然,但也能想通平南王造反的理由。
实际上,这都是亨维尔等人动的手脚。
另外,还有管家卢八进背后的势力插手。
两方联合之下,给平南王传递了一个假消息。
十皇子南宫英,这次名义上是平叛,实际上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意,准备出其不意的铲除掉平南王。
平南王刚死了儿子,自然不肯坐以待毙啊!
皇帝都做到这份上了,那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平南王造反的影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皇族身份,还是因为他打旗号。
说现在的皇帝得位不正,当初暗害了先皇,弑父夺位!
这么一搞的话,皇帝有心缓和,也不能如愿了。
相对于平南王的造反,陈必方的造反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于是,朝廷这边立刻给十皇子发出旨意。
让十皇子尽可能的去诏安陈必方,然后合兵一处,先打平南王再说。
这个建议,还是张澈提出来的,也获得了朝廷百官的赞同。
现在确是平南王那边更加危急,后果也更加的严重。
本来南宫英以为诏安反复叛变的陈必方很困难,结果接触一下后,却发现没有那么难。
陈必方再次被诏安,归顺了朝廷,领鹿江州大都护,兼任州牧,军政一把抓,官居二品。
当南宫英的奏报,用武者快马加鞭送到京城后,众人这才了解到了陈必方复叛的缘由。
都因为七皇子推荐的官员欺人太甚,无奈之下才再次反叛,屎盆子都扣在了南宫赫的身上。
十皇子南宫英如实的上奏,陈必方有很厉害的治理和带兵能力,对朝廷是一个大才。
朝廷密探获悉的情报也显示,陈必方是被十皇子南宫英的人格魅力折服。
众人也觉得正常,毕竟南宫英也是军旅出身,陈必方对其很尊重。
南宫英此去,不仅立刻平息叛乱,还给帝国增加八万精兵。
一来一去,这就相当于朝廷余出来十多万精锐,可以投入到镇压平南王的叛乱中。
本来气色很差的皇帝,难得精神头好很多,大大的称赞了南宫英一番。
得知这个消息后,南宫赫脸色黑的跟锅底一样。
但是让他更加糟心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紧接着又一份情报,被传入宫中。
南宫英秘密招降完陈必方后,并没有声张,双方当时依旧做出敌对的样子。
陈必方这边接触到了平南王一方,假意投靠过去,联合对抗朝廷的军队。
平南王被骗,派出两卫军队,进入到芝兰州,准备偷袭南宫英的军队。
然后这支军队就被刘芒给吃掉了。
随后,南宫英和陈必方一起出动,两面夹击,直接攻陷了平南王控制的一个州。
最重要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多打少,剿灭了平南王五卫军队。
十万精兵的损失,让平南王剩下的十万军队,根本守不住两个州。
只能够龟缩到最南边的州府中,将自己控制的另一个州府拱手相让。
招降叛军,令其拿出投名状,两月收复帝国三州之地。
这泼天大功,已经让京城坊间,甚至是朝堂上,都有了皇帝准备立十皇子为储君的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