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边走边笑,心中暗自乐道:“如今,我也算是这方土地上的一方地主老爷了。”这份自嘲中带着几分自豪,毕竟,能够支撑起如此大的家族与宅邸,实属不易。林东阳深知,这份家业的维持,离不开每一位林家人的辛勤付出。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调整,林家的众位兄弟姐妹们,无论是管理家务的能手,还是打理田产的行家,都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共同维系着这座大宅院的日常运作。
他们之中,有的擅长烹饪,使得林家餐桌上的菜肴色香味俱全;有的精通园艺,让宅院内的花草树木四季常青,生机勃勃;还有的则擅长账目管理,确保林家的每一笔收支都清晰明了,无懈可击。
那日之后,他不仅有幸觐见了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孙国公,其风采之盛,即便是在这苍老为尊的古代亦属罕见。七十八载春秋,非但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赋予了他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与力量。初见之时,孙国公以一记响亮的拍背,几乎让林东阳踉跄倒地,那掌风之中,既有长辈对晚辈的期许,又似乎夹杂着几分试探与考验。
那一刻,林东阳心中五味杂陈,原本因孙国公的赞誉而生的好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掌击得粉碎。他暗自嘀咕,这究竟是赞誉的另一种形式,还是老顽童般的戏谑?
而孙国公见状,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提出要让林东阳每日随他习武强身。这对于习惯了安逸生活的林东阳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一个典型的懒人富二代,怎能轻易放弃那躺平的日子,投身于汗水与坚韧之中?
然而,林东阳并未直接拒绝,而是巧妙地将家中的两位兄弟推了出来,希望借由他们之手,既满足了孙国公传授武艺的心愿,又为自己的未来增添了几分保障。
孙国公见状,非但不以为忤,反而欣然接受,他深知,家族的血脉需要磨砺,多一个弟子,不过是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希望。于是,林东阳以这两个兄弟为桥梁,与孙国公建立了更为深厚的联系。
事后,林东阳对孙国公的看法有了微妙的转变。他渐渐发现,这位看似粗犷的老者,实则心怀天下,一心为民,那份坚定与善良,在林东阳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于是,他决定紧紧抱住孙国公这条“大粗腿”,即便背上那日的疼痛仍隐隐作痛,但为了那诱人的金钱与权势,林东阳愿意忍耐。
至于太子,林东阳心中亦是充满了敬意。太子待人接物,温文尔雅,条理分明,举手投足间尽显王者风范,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他未来定能成为一个明君。更令林东阳钦佩的是,太子不仅拥有高瞻远瞩的智慧,还懂得倾听与接纳他人的意见。
据太子透露,年后他将前往别院休养一段时间,而这一切,竟是按照林东阳提出的建议开始实施。
提及此事,不得不提二皇子府邸的布局变化。二皇子的府邸,原本是金碧辉煌,奢华至极,仿佛每一寸空间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然而,自林东阳频繁提醒他注意身体,尤其是居住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后,二皇子竟毅然决定做出改变。他下令拆除了府中的一座花园,转而按照东河镇普通房屋的风格,建造了几栋简朴而温馨的居所。这些房屋,不仅成为了二皇子日常生活的所在,更成为了他心灵的一片净土。
至于那些原本奢华的建筑,二皇子并未完全废弃,而是将它们作为接待客人或展示身份的象征,偶尔使用。他深知,真正的奢华不在于物质的堆砌,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宁静。这一点,与林东阳的理念不谋而合。
林东阳对于二皇子的改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时常调侃二皇子,虽然年龄不大,但在某些方面孩子气十足,需要时刻提醒与引导。
每当这时,二皇子总是忍俊不禁,心中却对林东阳充满了感激。因为他知道,正是有了林东阳的陪伴与指导,他才得以保持一份清醒与自省,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迈进。
至于林东阳自己,虽然年龄尚轻,但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却远超常人。他坚信,真正的成熟不在于年龄的增长,而在于心智的成熟与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因此,即便在面对二皇子这样的孩子时,他也能够坦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不吝于给出批评与建议。这份自信与从容,正是他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宫廷斗争中,保持自我,赢得尊重的关键所在。
至于孟五公子的谢礼,对林东阳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的温暖。在那个繁华而又复杂的京城,林东阳一直为没有合适的营生而犯愁,毕竟,在这权力与金钱交织的世界里,没有经济来源就如同失去了立足之本。然而,孟五公子的一份厚礼,却让他看到了希望。
孟五公子赠予的,是位于京城城外的一座农庄。这农庄虽不大,仅有百十来里地,但胜在拥有一座小山,这对于林东阳来说,无疑是意外的惊喜。他深知,在这座小山上,可以种植各种果树,养殖家禽,甚至还可以开辟出一片菜园,自给自足。这样一来,吃的问题就得到了极大的解决,再也不必为每日的口粮而发愁。
而农庄的存在,还解决了另一个大问题——住。随着林东阳在京城的地位逐渐稳固,身边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原本的宅邸,已经难以容纳这么多人。而现在,有了这座农庄,就可以将一部分人分流过去,既解决了住宿问题,又让农庄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对于孟五公子的这份厚礼,林东阳自然是感激不尽。他深知,这农庄虽然不大,但在这个寸土寸金的京城,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而孟五公子在赠礼时,还半开玩笑地说:“实在是手头比较紧,只能送上一个庄子表示谢意。毕竟,我自己还是很值钱的,怎么也比一个庄子值钱呢!”
这番话,让林东阳既感到羡慕,又感到嫉妒,当然,更多的是对孟五公子幽默与风度的欣赏。他笑着回应道:“孟兄真是会开玩笑,你这份礼,可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不过,话说回来,你这身价,确实比一座农庄要高得多。但话说回来,这农庄对我来说,却是无价之宝。”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的情谊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林东阳知道,这份礼,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孟五公子对他的一种认可和支持。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京城里,有这样一个朋友在身边,无疑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至于林东阳,他心中那份对皇帝与皇后谢礼的暗暗期待,并未如期降临。这份期待,如同悬在心头的一枚果实,既让他充满期待,又让他略感焦虑。据二皇子私下透露,这其中的缘由,竟与林东阳的年纪息息相关。
二皇子深知,林东阳虽年轻,却已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与智慧。他挽救了自己一命,这份恩情,二皇子铭记于心。当年,他之所以决定前往东河镇,除了听闻林东阳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传奇,更因为他已心生厌世,对生命失去了热情。那些年,他无数次徘徊在生死边缘,每一次的救治,都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充满了痛苦与绝望。
对于二皇子的决定,皇帝与皇后心中充满了矛盾与不舍。他们看着儿子日益消沉,心中如刀割般疼痛。然而,当二皇子提出要去东河镇见见世面时,他们虽极端犹豫,但终究还是心软了。
他们知道,这是儿子最后的希望,也是他们作为父母,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于是,他们默默同意了二皇子的请求,只是暗中派了不少人跟随,以确保他的安全。
在那一刻,他们心中其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们知道,这次出行,对于二皇子来说,可能是一次永别。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出行竟然峰回路转,二皇子不仅平安归来,还恢复了健康。这份惊喜,让皇帝与皇后激动得无法言表,他们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奇迹在眼前绽放。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在林东阳的生活里添上一些意想不到的转折。就在他心中那份对皇帝与皇后谢礼的期待逐渐淡去之时,另一份丰厚的回馈悄然降临。
这份回馈,便是透明琉璃的利润。在东河镇时,林东阳就曾敏锐地察觉到琉璃的潜力,他让烧琉璃的师傅尝试仿制玻璃,虽然初期的成品在透光度上尚有所欠缺,但已足够令人眼前一亮。这位匠人回到京城后,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日夜钻研,终于烧制出了与玻璃相差无几的透明琉璃。
这一创新之举,很快便引起了皇家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