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墨白清点完人之后,立刻整军,这里大部分人都没有受伤。
可见,阿大很尽责。
而姜若珩那里也有些人,现在就是汇合,再反攻。
从阿大口中得到傅修等人撤走的路线,短短几秒,他脑子里就构建出了完整的计划,“现在,你们挑几个人,跟我走,去救参将。”
阿大第一个开口,“王爷,我去!”
陆墨白看了他一眼,没反对。
阿大的能力确实众所皆知。
姜玥绾给受伤的人,处理好伤口,也表示,自己要跟去。
男人这次犹豫了下。
还没等他给出话,姜玥绾就说,“那是我哥哥,他有难,我是一定要去的。”
陆墨白也就没有再反对。
他们是在山谷内,把人找到的,找到的时候,姜玥绾眼眶瞬间红了!
“哥哥,你的手,怎么会这样?”
姜若珩撑着一丝笑意,脸色苍白,“别哭,只是一条手臂没了而已,能活着,就已经很好了。”
姜玥绾看着他空荡荡的右臂。
那里,本来该有一条手臂的,可是此时,却空荡荡的只剩下衣服。
她不敢想象,在姜若珩身上发生了什么。
帮姜若珩处理好伤口后,姜玥绾去到陆墨白面前,问,“你之前不是说,我哥哥只是受了点小伤吗?”
陆墨白沉默了。
姜玥绾忍着酸涩,其实她也不是想要怪谁。
只是,看到自己仅剩的亲人出事,谁心里会毫无波澜的?
这时,姜若珩虚弱的声音,从一旁传来,“小妹……你别怪他,若是我,我也不会告诉你的。”
姜玥绾赶紧过去把他扶住,心里有些气恼。
“哥哥,你伤得这么重,就不要乱动了,小心落下更重的伤,到时嫂子不要你!”
闻言,姜若珩苦笑了下。
他这个样子,倒是真怕陶书意会在意。
姜玥绾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无妨,你们特地来找我,是不是出事了?”姜若珩现在才想起来问。
随后,陆墨白把军营里发生的事,转述给他。
听完之后,原本就对傅修看不惯的姜若珩,杀人的心都有了!
“我本以为他只是坏,没想到,他竟然还跟陈国人勾结。”姜若珩喃喃,“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
姜玥绾没为兄长的失态奇怪。
因为她也是这么想的。
当初,要是再心狠一点,直接趁睡着把傅修抹了脖子,现在就不会发生,他去投靠陈国这种事了。
现在看来,他还留着周如柳,估计也是为了这个。
陆墨白沉声,“算算时间,此时他们应该已经到陈国军营了,趁我不在,他们估计不久之后,就会发动兵变。”
姜若珩一听,顾不上自己受伤,赶忙撑起身体,上马。
姜玥绾也不好劝。
毕竟,这是大事。
若真让陈国得逞,有害的不止他们,更有背后的整个下邳城!
紧赶慢赶,终于是赶回了军营。
众人收拾了一番。
然而,还没等陆墨白坐下来,分析现在情况,远处就传来高昂战鼓。
战鼓生生催城关。
陆墨白蹭的一下起身,身上的战袍鼓动,发出啪啪声响。
姜玥绾身体的反应比脑子更快,反应过来时,已经伸手拽住了他。
男人就这样停下来。
“我……有东西给你。”说着,姜玥绾拿出一支发簪,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拿出这东西来。
她到了北地以来,就很少佩戴什么发簪,流苏这种饰品了。
毕竟,北地这边战况激烈,她可以在京城打扮自己,到了这里,要是还成日想着装扮自己,算怎么回事。
但是,身上到底还是留着一个。
不过才做出这个行为,她立刻就后悔了。
姜玥绾试图收回去,“算了,你就当我什么也没说吧。”
她怎么忘了。
陆墨白是有心上人的,而女子赠与发簪,跟表明心意有何区别?
“我没有心上人。”陆墨白冷不丁开口。
姜玥绾愣住。
她才发现,原来自己不知不觉,竟然把心里想的话说出来了!
怔然是有的,但更多的,是疑惑,还有心里那点莫名其妙的欢欣。
姜玥绾努力压制心底的高兴,把声音维持在,跟平时差不多,“可我上次,明明听见别人说,你有。”
陆墨白瞬间朝外望去。
外面偷偷探头的阿大,立刻咳了咳,故作严肃地瞪了眼同样在偷看的人,“你们!背后造谣,等战打完都给我领罚去,现在,还不快滚!”
直到外面的人都走干净了。
陆墨白才解释,“刚才的你都听见了,是他们造谣生事,我没有。”
说着,速度很快地把那支发簪拿走了。
像怕慢了一步,姜玥绾就会收回去。
姜玥绾心跳如擂鼓。
陆墨白顿了一下,伸手把她的碎发,挽在耳后,说,“等我回来。”
她用了很大力气,才控制住乱跳地心脏,然后抿出一个笑容,“好,我等你,凯旋而归。”
陆墨白再次出征了。
这次虽然匆忙,不过姜玥绾莫名很安心,也许是少了傅修这个火药,也许是陆墨白最后的那些话。
她被他留下的人,先行送回了城中,等待消息。
得知姜玥绾回来,最激动的人,莫过于陶书意。
她才刚回来,就得到陶书意来拜访的消息。
“绾绾,你哥哥他还好吗?你都回来了,怎么他还不回来,而且听说又打仗了。”陶书意脸上写满了焦急。
姜玥绾只能先尽力安抚她,“陶姐姐,你别急,听我慢慢说。”
她把发生的事情,一点一滴告诉了陶书意,说到姜若珩受伤的时候,顿了下。
看着陶书意紧张又忐忑的眼神。
突然,姜玥绾就明白,为什么之前陆墨白会选择,先暂时不告诉她了。
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只能对着陶书意说,“这件事,我觉得还是等他回来,你亲自看比较好。”
“我只能告诉你,哥哥他还活着。”
意外的是陶书意并没有失望。
相反,她甚至松了口气,喃喃道,“还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只要活着,别的我什么也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