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暖在忙啥,她忙着继续建楼!
广陵来的方刘两位师傅在越州过得挺舒心的,虽然造楼这活计挺累人的,但林主顾大方啊,三个月给了他们分别五两的工钱,这还是不说那些木料商介绍费用的!
而且林主顾也知道,却没有阻止,那他们自然得把活计好关,人心换人心,他们二人也是有良心的!所以在教授向义以及高师傅等人的时候也没有藏着掖着,毕竟他们之间也不怎么存在竞争关系,他们要回广陵,向义他们在越州!
本想着四月底县衙食堂建造完成,他们的越州之旅要结束了,也就该回家了,虽然林暖当时跟黄掌柜说还有楼房需要修建,不过这都是生意场上的客气话,两人都没当真!
两人收拾了行李,准备跟林暖道别,刚出门就遇到了前来寻他们的林暖。
林暖自己都感觉有些不太好意思,话到嘴边都有些难为情,不过为了她的基建!她还是说了“两位师傅,辛苦了!这几个月幸得两位师傅助力!不然这酒楼也没那么快和容易便完成毛坯。”
“哪里的话!林姑娘客气啦,咱们两个小老汉能得姑娘看中,为姑娘修建酒楼是我们的福气!”仍旧是较为外向的刘师傅开口,方师傅在一旁笑着点头。
刘师傅又说“林姑娘不必特地为我二人送行,您也忙!”
“对对!”方师傅应和。
“额……两位师傅,有没有可能我是想继续留您二位在越州建楼呢?!”林暖笑着说道。
“啥?还有楼要建?”这次是方师傅睁大眼睛疑惑问道。
“不错!您二位看下。”说着林暖便从袖口里摸出了两张图纸,陈行宁不在,她口述找卢和描的图纸。
两位师傅接过,一张是一进式主体二层小楼的小院子,另一张也是前为二层商铺面后带小院住宅仓库的街面房。
二人仔细看了图纸,又看向林暖,说道“姑娘,这……这都建哪啊?”
“刘师傅、方师傅,您二位瞅这张,这是城北地界住宅楼,地契都是我的,我需要在城北小院至城北镇之间的空地上建房子,能建多少建多少。”林暖又指向另一张“这张是酒楼附近,我要造一条横街,中心为酒楼,辐射出一条商街,商街后边空地修建第一张图纸的小楼。我呢也是一事不烦二主,您二位看?”
刘师傅和方师傅张大嘴巴,话都不知道怎么接了,这得造到猴年马月去啊?
“您二位放心!我也知道你们已经三月未曾归家,您二位可先归家休息!若您们愿意承接主力,向义和高师傅的队伍自然随你们共同完成这些工程,我们只需现在签契即可!不过这次的建造价格与酒楼不同,若您二位有兴趣,咱再详谈!”
刘方两人对视一眼,这泼天的富贵啊,不接是傻子吗?两人纷纷点头。
林暖请二人在厅屋落座,秦云飞为三人斟上茶水,林暖说“两位师傅,咱也是算是老熟人了,今儿呢,我也不绕弯子,请两位师傅分别为这两种房舍先估价和估时,要算上人工费和有可能存在的气候不利情况。一会将各自的价位告知我。”
林暖上次在广陵商谈木料生意的时候,她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刘师傅和方师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先说这刘师傅吧,他在整体工程用料方面那可是相当讲究。每一块木材都经过精挑细选,务必保证其质量上乘、纹理美观且符合建筑结构的需求。
不仅如此,刘师傅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把控能力堪称一绝。就拿酒楼这个例子来说,从最初的框架搭建开始,他便能精准地计算出每根梁柱的位置与角度,使得整个框架既稳固又美观大方。
可以说,只要是经刘师傅之手负责的部分,无论是宏观布局还是微观细节处理,都能让人放心满意。
再看方师傅呢,则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风格特点。他在用料选择上相对朴实无华些,更注重材料的实用性而非外观华丽程度。
不过,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份朴实!因为方师傅真正厉害之处在于他干活极其细致入微。比如说那墙面或者地面的平整度,方师傅总是能够通过自己的技艺将它们打磨得光滑平整。
而且对于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如墙角边缘处的处理等等,方师傅也从不马虎对待,必定会做到尽善尽美为止。
然而凡事皆有两面性嘛,由于太过追求完美和细致,所以方师傅这工作的速度相比之下就要稍显缓慢一些!
所以当林暖每每回想起,当初能够在广陵寻觅到这两位工匠来修筑酒楼之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
她暗自思忖着:“看来老天爷终究还是眷顾我的啊!”
没过多久,那两人分别给出的估价单以及预估工时也呈现在了眼前。
果不其然,正如林暖事先所预料的那样,刘师傅报出的工程造价相对较高,但他承诺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时间较短;而与之相反的是,方师傅提出的造价较为低廉,然而相应地,其所需要耗费的工期则较长一些。
林暖摩挲着茶杯,说道“两位师傅,是愿意一起工作还是分开忙活?”
两人不明就里,不过还是齐齐回道“全听姑娘安排!”
“是这样!我呢有几个要求,一是两处建设都是事关居住使用,所以大体建材我要求实!建材的质量一定要好!我已安排庙后村集中烧制瓦片和砖石,石灰矿区的石灰也已经与县衙商定,只要质量没问题,建材就得用这些。
二是两位可自行安排向义和高师傅等人的跟队问题,他们的工钱也由两个付给,我不接受越州以外的人参与工程。
三来木材由两位自行安排,与我勘探地形后,然后告诉我各自承包的建楼数目和工期,我给的价位是商铺十三两,住宅六两(注:基本是毛坯,内部装修需另外出钱)。
我呢只会在最后请县衙和卢氏子弟一一检测房屋质量,如若工期或质量有一项不达标,那这楼便需二位自行承担重建了。两位师傅,您觉得呢?”
刘方二人商量了一下,都觉得可以接受,于是两人表示同意,不过考察完地形,得先回广陵一趟,过了夏收再回越州,回来后再行签契。
林暖也表示同意!
就这样,林暖的城北建设和越州街建设拉开序幕!果然每个华国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基建狂魔!
稍稍有些不同,越州街以及周边宅院的地契归属是县衙,林暖和卢氏与县衙分别承担地皮和建造费用,林暖占利五成,县衙占利三成,卢氏占利两成。
而城北的小院所属都是林暖的!
林暖算了算手头的银钱,嘿,咋觉得又不够用了呢!不管!不够用了就找卢大人借,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