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经有些晚了,眼看太阳就要下山。
陶文焕平时没怎么骑过马,由于过度紧张,双手紧紧抓着缰绳。
座下战马被勒的难受,用力摇晃脑袋,呼哧呼哧喘气。
“陶先生,手放松些!”
“是,是……”
陶文焕小心翼翼松了松缰绳,脸上满是惊恐之色。
刘衡心中不禁唏嘘,便说道:“陶先生,马上天黑了,要不……您先回去?”
陶文焕用力摇头,说道:“我必须亲自勘查,否则缺少数据,无法测算弹道。”
刘衡哪里听得懂这些,只要默默头前带路。
最后一丝余晖消失之前,一行人终于抵近敌军大营。
刘衡拉着陶文焕来到一处土坡上,伏着身子,说道:\"不能再往前了,再近就会被蒙古人的巡逻队发现。\"
陶文焕点点头,从怀中掏出那个酷似八卦镜的铜制仪器。
刘衡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整个仪器由八根铜管组成,还嵌着很多水晶镜片,管身上刻着细密的刻度,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陶文焕举着铜镜观瞧许久,然后拿出纸笔,开始记录。
紧接着,调整铜镜上的机扩,向左转了半圈,然后继续观察,继续记录……
刘衡等的不耐烦,便问道:“陶先生,您手上这个东西叫什么啊?”
\"八分镜!\"
陶文焕随口答应了一声,然后继续观察记录。
“小心!”
刘衡看到前方有小股骑兵过来,赶忙低下头,同时一把按住陶文焕的头。
等两人抬起头的时候,陶文焕用力吐出一口杂草,说道:“不用慌,他们距离足有三十丈,除非有千里眼,否则不可能发现我们!”
刘衡讪讪笑了笑,紧接着感觉到不对劲,问道:“这东西……能测出距离?”
“当然!”
陶文焕继续测量,天色愈发暗下来。
“先生,可以了吗?”
“稍等片刻,还差个风速。”
陶文焕说完,又拿出一个铜制怀表,又从腰间解下个铜制小风扇。
风扇在晚风中轻轻转动,带动内部齿轮发出细微的咔嗒声,每响一声,就代表转了一圈。
刘衡更加懵逼,心说这都什么玩意啊?
陶文焕认真地盯着风车,等怀表指针转了一圈,记录下风车的转速。
“先生,这个是……”
“这个叫怀表,计时的。”
“奥……”
刘衡似懂非懂,问道:\"这些玩意都是科学院的发明?\"
“非也!”
陶文焕小心翼翼将数据和怀表收起来,然后说道:“怀表是从西洋人手里买来的,花了五万两银子!”
“什么?五万两?就这么个小玩意?”
刘衡都惊呆了,心说有钱也不能这么造啊!
五万两银子,能买多少粮食啊!
“刘将军,刘将军?”
“奥,奥……可以回去了吧?”
陶文焕连喊了粮食,刘衡才回过神来。
“我需要你的配合。”
“您吩咐,怎么配合?”
陶文焕指着脚下,说道:“每两个人一组,从这个位置到我们藏身之处,每两百步留下一个组,到时候负责给我通报消息!”
刘衡挠了挠头:“通报……什么消息?”
陶文焕说道:“我要知道弹头准确的落点!”
“什么玩意啊?”
刘衡都快崩溃了,到现在为止,什么都听不懂,一头雾水。
陶文焕看了看天色,说道:“现在来不及解释,按我的要求吩咐下去便是,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那……好吧!”
刘衡虽然脑袋瓜不灵光,但是他有个优点,就是服从指挥。
按照陶文焕的要求安排妥当后,一行人折返回来,远远的就看到几点篝火。
幸好距离够远,在这里点火,蒙古人不会注意到。
杨廷鉴迎上来问道:“数据拿到了吗?”
“拿到了!”
陶文焕拿出本子,两人在篝火前,开始讨论起来。
刘衡凑上前听了几句,感觉跟听天书似的,突然问道香气四溢,转投去看,原来刚刚打了一只黄羊,正架在火上烧烤。
他闲得无聊,走过去,扯下一只羊腿,给杨廷鉴两人送过去。
“两位,要不吃饱了再研究?”
杨廷鉴摆摆手:“谢谢,时间紧张,等会再吃。”
刘衡碰了一鼻子灰,只好自己拿起羊腿,大嚼起来。
这时候,他注意到刚刚支起来的炮架,那些匠人正按照陶文焕的指挥进行调整。
他脑袋里突然产生一个奇怪的念头,他们不会是……准备从这里开炮吧?
篝火不断闪烁,映照着刘衡那张吃惊的脸,啪塔一声,手中的羊腿掉在地上。
这里距敌人营地足足五里地,在他的认知里,就算是最先进的大炮,射程也不过三百步,从这里开炮,简直就是做梦!
确切地说,就算做梦,也不敢做这样的梦!
可回想起陶文焕之前种种怪异举动,以及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要求,比如每两百步留下一组人专门汇报情况,这一切似乎又都在暗示,他们真的打算从这里开炮。
此时,杨廷鉴和陶文焕已经达成一致,开始有条不紊地指挥匠人对炮架进行精细调整。
陶文焕还拿出随身的仪器,在架子上不断测量,然后对比刚刚的数据,对误差进行调整。
接下来,刘衡就看到十颗和人一样高的……炮弹!
这些炮弹被固定在炮架上,弹头倾斜,对准蒙古人大营的方向。
“不是,这,这……”
刘衡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因为面前的一切,早已超出他的认知范畴。
五里的距离,直接开炮……
开玩笑还差不多!
陶文焕和杨廷鉴逐一检查完所有的炮架,两人交换了个眼神,同时点了点头。
“刘将军,您受累,带着弟兄们往后一些。”
刘衡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照做。
所有人向后退了十步,站成一排,紧紧盯着炮架,眼中满是期待。
陶文焕说道:“再往后些!”
刘衡挥了挥手:“后退十步!”
“不够,再退!”
刘衡重重叹了口气:“再退十步!”
陶文焕用力摆手示意:“还是不够,再退!”
刘衡忍不住问道:“我说陶先生,究竟要退多远啊?”
陶文焕稍加思索,然后说道:“再退十步就差不多了!”
刘衡大声道:“全体听令,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