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筹集到的物资暂时缓解了安置点的危机。
但苏怀月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要想彻底解决难民的问题,还需要从长计议。
她坐在安置点的角落里,看着那些难民们,心中暗自思索着。
突然,她脑海中灵光一闪,一个想法渐渐浮现出来。
“或许我们可以组织难民们学习一些手艺,等他们身体恢复后,能够自食其力。”苏怀月向卫彻和景方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景方春眼前一亮,他猛地一拍桌子,兴奋地说道:“苏姑娘这个主意不错,这样既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也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将来回到家乡也能更好地生活。”
“我那美容铺子倒是还需要一些人手,只是不足以解决这么多难民,然后我们请一些幽州城内比较有名的工匠、绣娘或者是厨子之类的,以刺史府的名义,邀请他们来办一个培训班,把大家都教会了。”
景方春一脸赞叹的看向苏怀月,“苏姑娘这一招真是妙极了,只是我们整个幽州也没有这么大的地方能容纳下这么多的难民,况且若是没有银子的话,这些人又怎么愿意来教这些难民呢?”
这确实是目前最难的地方,只不过苏怀月的心中已经有了考量。
“我们可以搞一些奖励机制,比如愿意来加入我们培训班的,今后在其子女入幽州城内所有学堂时可以减免银两,亦或者可以在其家人就医时少收部分诊费。”
景方春愣了几许,他的双眼不禁流露出欣赏与震惊。
若非亲眼所见,他是万万不敢相信这样的法子居然出自一届女流。
他连忙作揖,“苏姑娘真是神人啊!”
苏怀月被他夸得心虚,这些都是现代一些作法而已,她也是偷先人经验。
于是便连连摆手,“景刺史客气了,我就是随便说说,具体要怎么做还是要看您呢。”
景方春对苏怀月的提议赞不绝口,当下众人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卫彻主动承担起联系周边城镇工匠、绣娘和厨子的重任,他凭借着卫家如今积攒的人脉和自己的能力,马不停蹄地奔波着。
苏怀月则和景之婉、卫云柔一起在安置点安抚难民的情绪,将组织手艺培训班的消息告知他们。
难民们听到这个消息,起初有些疑惑和担忧,但在苏怀月耐心的解释下,渐渐燃起了希望。
难民们眼眶中聚集着泪水,“苏姑娘,你真是活菩萨啊,帮我们医治,现在还帮我们学一门手艺,真是太感谢了。”
说着,难民们就要给苏怀月跪下。
苏怀月赶忙让卫云柔将这些人扶了起来。
“我们都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不分什么你我,我也是尽我所能了,剩下的路就要靠大家自己走了。”
“苏姑娘放心,我们定不会辜负你的一番苦心,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学手艺,为了能够养活家人,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苏怀月闻言,有几分欣慰。
与此同时,卫老夫人也在卫宅中忙碌起来。
卫老夫人站在宽敞的院子里,对着几个丫鬟管家和孙媳妇们,神色关切又带着几分急切:“大家都听好了,咱们得赶紧把家中闲置的布料和衣物整理出来。那些难民如今日子艰难,咱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下人们纷纷应和,立刻四散开来,着手整理。
卫老夫人又走进厨房,系上围裙,亲自挑选食材,准备熬制滋补的汤品。
她一边熟练地切着食材,一边对身旁帮忙的丫鬟说道:“多切点红枣和枸杞,这汤得熬得浓稠些,好给安置点的人补补身子。”
而另一边,苏怀月已经赶到了安置点。
她看到卫家人正在分发物资,赶忙快步上前,接过食物,笑着递给一位难民:“老人家,您慢着点,不够的话再跟我说。最近身体还好吧?有没有什么需要的?”
老人家接过食物,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哽咽:“姑娘,你们都是大好人呐!有吃有住的,已经很好了,没啥别的需求。”
分发完物资后,苏怀月又逐一询问难民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
有个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有些难为情地说道:“姑娘,孩子晚上睡觉总觉得冷,要是能有件厚点的衣服就好了。”
苏怀月连忙点头,安慰道:“别担心,我们会想办法的,一定不会让孩子冻着。”
这边苏怀月还在安置点忙碌着,卫彻好不容易找到了愿意来授课的工匠、绣娘和厨子。
他兴奋地跑到苏怀月面前,脸上洋溢着喜悦:“怀月,我联系到一批愿意来授课的人了!他们都被我们的善举打动了,再加上景方春承诺的奖励机制,都很乐意来帮忙。”
苏怀月惊喜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真的吗?太好了!这可解决大问题了。那场地的事情呢?”
卫彻思考片刻后说:“我看安置点附近有块空旷的平地,咱们在那儿搭建几间简易的棚子就行。虽然条件简陋了些,但大家都充满干劲,肯定没问题的。”
苏怀月赞同地点点头:“行,那咱们赶紧召集大家一起动手,争取尽快把培训班办起来。”
随后,苏怀月和卫彻开始组织大家搭建棚子。众人齐心协力,有的搬运木板,有的撑起帆布,一边干活一边互相鼓劲。
卫老夫人熬好汤后,让卫彻赶紧送去安置点。
她看着满满几桶汤,叮嘱道:“彻儿,把汤给怀月和安置点的难民们送去,告诉他们,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
卫彻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将汤搬上马车,朝着安置点赶去。
经过一晚上的忙碌,众人齐心协力,终于算是把棚子搭起来了。
但景方春看着乌黑的天色,犯起了难,“苏姑娘,看样子大雨马上就要来了,我们这棚子也撑不过大雨啊。”
“景大人放心,我们这草棚不是黄茅搭建的,而是冲举草,支撑个三五年没什么问题,只要大家时刻注意,要是发现有漏雨的地方,修修补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