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奥咨询过大兴人的春节习俗,初一走亲访友,重点是长辈和老师与长官。
初二与娘家人相聚一堂,与舅哥、小舅子和连襟之间处好关系,重点是别挨小舅子揍,据说小舅子打姐夫,除非他姐出手揍他,否则打了白打。
初三、初四就是呼朋唤友各种聚会了,自由活动两天,然后破五全家再次团聚。
今天初四,陈恪可以自由活动,马里奥决定一早就去麦园拜年,不让陈恪自由活动。
打定主意他就带着格尼和阿蒙走进这条小巷,看见两颗月代头站在麦园门口。
月代头,将前额至头顶的头发全部剃光,中间留一发髻的头型,是倭国男人的标准发型。
可马里奥不知道,看这两人的头型微怔一下,见他两人躬身站在门前,还以为是麦园的奴仆,于是上前说道:“请禀告大兴王朝兴侯、直学士陈恪,罗马教会神甫马里奥、执事格尼、执事阿蒙前来拜年。”
马里奥发表外交辞令,然后静等月代头做出反应。
可这两颗奇怪的脑袋却毫无动静,仍然躬身而立,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马里奥奇怪,正要再说一遍,听后面有人朗声说道:“他俩是倭国人,在门口等先生召见已经五天了,你跟他俩说这话没用。”
听这道声音传来,马里奥转身看去,只见一个英俊青年走过来,一手牵着一个孩童,身后几个仆人正从车上往下搬东西。
青年话音落地,左手这个孩童问道:“二叔、这几人为何长得这么奇怪?”
青年笑道:“他们是外国人,和我们的相貌自然不同。”
青年解释,对马里奥和月代头一视同仁,都是外国人。
这个介绍让月代头不满,站在门前左手的月代头高声说道:“我们不是外国人,日本是大盛王朝的藩属国,也是大兴王朝的藩属国,我们是徐福的后代,与大兴人同源同祖...”
他往大兴人的身上靠,青年果断打断他的话,“别套近乎了,先生已经明确了,华夏人就是华夏人,倭人就是倭人,两个种族。”
陈恪没有胡乱认亲戚的习惯,曹汲也没有,说句话走上台阶,松开右手拍击大门,喊一声:“开门。”
门里随即传来一道清丽的声音,“喊什么?”
这道声音让曹汲吓了一跳,连忙对站在左手的曹宗文低声说道:“是你喊的。”
然后抬高声音,“宗文,二叔没教过你吗?敲门要轻,听里面问话才能出声。”
他施展移花接木之计,通过教育曹宗文变相地解释一句,刚才喊的那人不是他,然后听曹宗文的声音传来,“里面那人会信吗?”
曹汲猛然醒悟,聪明的书剑不会信。
他也是一时着急,想都没想就使用移花接木之术,这时发现此法不通,赶紧想办法,却见大门打开,陈恪当先走出来,站住双脚看他一眼,说句“越来越有出息了。”
听这话曹汲窘迫,陈恪的身后跟着林韵宁和书剑,别人他不怕,就怕书剑也认为他“越来越有出息了”。
曹汲正要解释一句,却听曹宗文的声音传来,“徒儿曹宗文、曹宗慧拜见师父,祝师父广收贤才、桃李天下。”
听曹宗文的祝福话,再听曹宗慧清脆的声音复述一遍,陈恪大笑,弯腰扶起曹宗文和曹宗慧,笑道:“承你俩吉言,为师日后能培养出几个贤人,此生足矣。”
他很高兴,曹宗文当众说出他的心声,也为他表明心迹,此后会以讲学为主。
这时麦园的门外已挤满了人,有人喊道:“直学士,石镇公昨天与友人喝茶时曾说,‘陈恪的心胸还是狭窄了,不知天下各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儒学向来包容兼蓄,陈恪对西方文化毫无所知,以闻之而全盘否定,此举不当。’”
石镇终于出面了,其口气好似长辈教训晚辈,对陈恪排斥西方文化表示反对。
这番话说出后,让许多文人士子不知所措,到底是陈恪的反对正确,还是石镇的兼容并蓄正确?
他们想不明白,一早来到麦园请教陈恪,这时直接发问,然后静听陈恪回道:“我从未见过老虎,听说老虎吃人,要不要去亲自见识一番?”
听这话众人笑了。
再听陈恪说道:“我在教学中一再强调研究的重要性,遇到不可知的事物不要急于说好说坏,更不要人云亦云,先坐下来研究一番再做定论。”
这话让众人接受,轻轻点头。
马里奥和格尼、阿蒙也同样接受这个说法,这是严谨的学术态度,再听陈恪说道:“任何事物都必须有其合理性。”
“说老虎吃人者,首先应该明确老虎是凶猛的食肉动物,其体重达六百余斤,身长三米有余,虎齿切金断玉,虎爪一挥达几百斤的力量,没有这个知识基础我会相信吗?”
他问出一个问题,见众人沉思,然后再问:“你们相信小白兔吃人吗?”
众人再次发笑。
然后听他说道:“人这一生,不可亲见之事太多,信与不信全在一个合理性上,更是建立在家国为根、知识为准的判断上。”
说完这话他就进入正题,“西方文化是好是坏用文字说话,你们有谁见过他们的诗歌、文章、小说的?又有谁见过他们的生活如何?”
“他们的文化是宗教文化,全都是歌颂他们的神阿奈特的,对此我没有异议,因为那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需要。”
“可要成为我们的生活我就持异议了,因为我可以对我们的神持有异议,‘二十九’那晚我就对灶王爷说,你敢对上帝说我坏话,我就封门堵灶让你回不来。”
众人大笑,然后听他继续说道:“我们与神是平等的,你给我办事我敬你,你不给我办事我管你是谁?”
“而西方的神却是高高在上的,你的一生被他主宰着,他们的神让信徒杀了他的儿子他也要照做。”
这句话让人们皱眉,马里奥三人却说不出辩驳的话,这事《圣经》记着呢。
再听陈恪说道:“我们的儒学没有神,只有做人做事的标准,忠孝仁义礼智信分对不同的对象,忠对君主国家、孝对父母家庭、仁对百姓万物、义对朋友他人、礼对道德秩序、智对处事能力、信对言行举止。”
“这个标准让我们从小就知道如何做是最好的,从而形成了一个有道德的社会,让我们每个人从中得到保障。”
“而西方的文化只有神学,神学却只要求人们对神忠诚,所有的做人标准都是神来定的,他想怎么定就怎么定,不能适应者就被淘汰,这样的文化是进步还是退步?是宽广还是狭窄?”
他又问出两个疑问,众人还是无法回答。
听他再说,“外国三教分别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教的教义区别很大,甚至一个宗教内也分多个流派,大家都认为自己正确,知道为什么吗?”
众人不解,齐齐摇头。
陈恪解答:“我将文字分为两种,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语就是表意文字,其特点是拥有大量的字符,需要学习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记忆去记住它、使用它。”
“表意文字的最大缺点是入门难,而优点却是入门之后就不难了,理解前人的学术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如孔夫子所言,结合当时的环境和社会结构来进行研究,就会理解孔夫子所言的意思。”
“而另一种文字就是表音文字,它是由几十个字母构成,通过不断组合来表达意思。”
“这种文字学起来比较容易,但要掌握它的意思却很难,需要不断创新新的字来予以明确。”
“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发明了指南针,只要将这三个字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新事物。但表意文字不行,他们必须创造出新的字才能给与明确。”
说到这他顿住,给现场众人留下一个消化的时间。
然后继续说道:“所以耶稣当时说的话,用表意文字记述下来,遇到新事物时就无法表达了。”
“换句话说,耶稣传达的神语,用现在的表音文字来表达,是不是原来的意思真很难说。”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懵了,包括马里奥、格尼和阿蒙。
但他还没说完,竟继续说道:“耶稣用表音文字的希伯来语传教,后人转为同为表音文字的拉丁语记述,能不能完整表达耶稣的意思就更难说了。”
说到这他就转到最初的话题,“我不知石镇公知不知道这些情况,耶稣是智者,但后来者的记述和传达是不是耶稣的愿意,他们之间的争论都非常大,我们如何接受?”
“好吧,我们是谦虚的儒家弟子,儒学兼容并蓄,但我们应该接受的是那种神说?”
“再次强调一句,他们的文化是神学,我们的儒学如接受神学,应该是什么学?”
这三个提问无需现场的人们回答,陈恪冲现场人群拱拱手,迈步走下台阶,挤出人群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