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爷点头:“卓二爷想参与固然是件好事,但决定权在元霄少爷这里。”
正宵笑道:“欢迎二叔的参与,那就定了!若成功的话,所有参与的人都有份!”
我听着有些感慨,在一旁听他们商量觉得没什么用处。
忽然安爷举起手制止道,“且慢!”
元宵询问其用意时,安爷回答:“卓二爷没问题,只是这位叫文默的年轻人身份不明。”
我觉得尴尬无比,心想这个装糊涂。
舅公冷哼了一声说这是自己侄子孙卓远。
然后,远安仔细端详我,“孙卓远你似乎还没有真正入行,这样的冒险似乎并不适合。
这可能会成为团队的累赘,应该送他返回补给船等待吧。”
这句话让我无言以对,感到脸红羞愧。
舅舅有些不满地说我是发丘门的后人足矣。
远安则表示,即便身份够,没有能力仍是自寻死路,最终决定让回供应船,以免成了拖累了队伍。
这让我坐立不安。
正待离去之际,耳边突然传来坚定的话语。
“我觉得孙卓远应参加此行程,相信他的实力!他不去,我也退场!”
令所有人大惊失色,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说话的人正是文默。
同时正宵也在表示了同样的态度,认为应接受文默所提出的。
面对这一转变远
### 与众不同的旅程
那天,我和元宵对视一笑。
“谢谢你啊兄弟!不过我怕我自己办不成这事呢!”
元宵轻声笑了笑,“放心吧,咱们都闯过了祁连山,没什么好怕的!”
我没有想到文涛也坚决支持我,感激的目光自然而然投向了他。
他依旧表情冷静,轻轻点了下头。
因为刚刚遭受了质疑,我心里有些对安大爷不满,也开始明白二哥不愿意与他合作的原因——这人真是不太好相处!然而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很多事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安大爷抿了一口茶,说:“现在我们是一个团队的人了,我有件事想问二哥。”
我心里暗生厌烦,袁安又想搞什么事。
二哥微微抬手:“请讲。”
“你们说是从无风岛迷航过来的,可是不久前我们也刚去过那里。
一艘船在那里沉没了,死了一个人,可我们没看见别的船只。
你们出现的地方距离无风岛少说也有几十海里,这些确实不寻常。
你怎么解释?”
安大爷质问。
二哥冷笑一声,“你怀疑我在隐瞒什么?事情确实奇怪,但我们是被海底的一个不明物给带过来的。”
这时,齐天笑出声来,“二爷,你说这种话谁信啊?谁能相信这种事情?”
每个人的眼神都不约而同地充满了怀疑,包括周青。
我急忙替二哥辩护道:“二哥说的是真的,我们确实是被水中的东西驮着来的。”
齐天还在嘀咕,没想到安大爷挥手制止了他,他的脸色没有任何质疑的迹象,反而认真地说:“我想看看你们之前的橡皮艇。”
来到甲板,那艘橡皮艇早已被放到一边。
安大爷走到艇前指挥几个帮手将它翻过来检查底部,并用手摸了一点什么东西,仔细端详。
接着安大爷皱眉思量,忽然表情大变。
这一变化引起了我的好奇,是不是他发现了什么?
安大爷低声叫来了船老大老丁,叮嘱了几句话后,老丁匆忙跑出去。
很快,老丁返回手里拿着一个小包,里面是一些黄色粉末。
老丁把包递给安大爷。
安大爷撒了一些黄粉在橡皮艇的底部,又擦了擦。
随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味儿,所有人都围拢过来。
二哥吸鼻子闻了一下,“这是硫磺粉!”
大家开始看到船底显现出来一些红色的印记,似乎是小孩的手印,这景象让大家非常震惊。
齐天真不知道为什么惊恐地结巴起来,“这是……小孩的手印!”
老丁更加害怕喊着要取更多的硫磺粉洒进海里,但被安大爷制止。
一旁的元宵示意帮手安静下来后,转过身问:“安叔,这是个什么意思?”
安大爷挥着手表示我们回去细说。
回到舱内,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元宵急促地问起具体情况,二哥则告诉我水鬼怕硫磺的传统说法。
我也明白了丁老头为啥提水鬼时立刻拿出硫磺。
元宵拍了拍我,“牛掰,真是被小鬼带过来啊?怪不得每次想起来都起鸡皮疙瘩!”
我们在欢笑中仿佛回到了以前的时光。
剩下的人,如文涛、周青以及核心队员们重新坐在一起讨论起来。
元宵率先坐下问道安大爷的具体情况。
安大爷扫视一圈说道,“大家都明白我们此行的目标很可能和秦始皇嬴政有关,还有当年徐福寻找仙药的传说。”
然后开始分享他在年轻时代的探险故事:那时他是古玩世家的一员,曾独自在外游荡,寻找古墓宝物。
其中一段是在中国南部边境的一次探险经历……
这次,他来到了红水河边,发现了很多风水宝穴。
尽管这里没有中原习俗葬法,但自然美景令人惊叹。
袁安不由感叹,这里真应该有一些古代宝藏。
他微笑着自嘲自己,职业使然,见到宝脉就想探究究竟,找到墓穴。
正思考时,忽然楚风注意到一个山梁下的植被异常稀疏,和四周的茂盛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他马上意识到了其中的异样:那里的土壤被人扰动过。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人,楚风对这些迹象非常敏感。
他走下山来到这处山梁下仔细察看,更加确认了心中所想。
楚风蹲下来用手触摸了一下土质,随后从包里掏出一个小工兵铲开始挖了几下。
原本应使用洛阳铲来探测更专业,然而因为洛阳铲过于显眼,在进出车站时被警察查到会惹麻烦——持有它的一般是考古队或盗墓贼,单个人不会成立考古队,故此他选择携带更为隐蔽的小铲,并在包中混入花草标本作掩护。
几铲下去,他就发现土中混合有石膏灰成分,这里显然有工程活动的痕迹。
大山中不可能有建筑工程,那么最大的可能是在地下存在一处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