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六国联军的弓弩手来说,居高临下从侧面射杀行进中的敌人虽然是最理想的作战方式,但正面射杀仰攻山头的敌人也很不错。
特别是射杀大多只穿藤甲与简易皮的怀南军,更是惬意无比。
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左超,前师左旅旅帅,而他这个旅,是从擅于山地作战的破山营发展而来,其兵源多来自山民。
他们身穿藤甲,或一手持藤牌一手持短兵,或者手持弓箭,借着山石草木掩护,迅速的靠近山头。
山头上的六国弓弩手居高临下,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纷纷开弓放箭。
身披藤甲的左旅再怎么借助山石草木掩护,再怎么行动迅速,也还是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仅仅是第一个山头上的几十名弓弩手,就射死射伤左旅近百人。
但左旅兵卒悍不畏死的凶性也是彻底被激发出来。
山中多狼虫虎豹,难以大规模种植粮食作物,且交通不便!
所以,以前山民们的日子过的很苦,经常食不果腹。
但自从秦浩崛起后,他治下的山民日子就慢慢的好了起来,至少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因为秦浩可不仅仅是热衷于开荒种田,也非常喜欢开发山林,这就让许多山民受到了益处,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的拥护。
而听说秦浩要征召山民组建一支专门山地作战的军队,且待遇优厚时,大量的山民便纷纷来投军,这就有了先前的破山营,现在的前师作旅的诞生。
现在,左旅遭到沉重打击,不但士气没有低落,反而是越发的高涨。
他们上冲的速度更快了,而且在交战的最前线,他们的人数优势更加明显。
六国弓弩兵再怎么占据了地利,可在交战的最前线,终究是寡不敌众,不得不连连后退,丢下一座又一座的山头,将兵力慢慢的聚集到一起。
当谷底的怀南军前锋步兵逼进到六国联军的第一道防线时,六国弓弩兵已经丢掉了三座山头,损失了三百多人。
而怀南军更惨,左旅几乎被打残,只剩下不到二百人还能战斗。
但是左旅后面还有右旅,右旅后面还有后旅大部。
为了攻下河谷西侧这一连串山头,怀南军足足投入了近三千人,是六国弓弩手的近两倍,而直接交战的兵力比例更是多达几比一。
现在,原本是纵贯一串小山头之上的长蛇之阵,被压缩成了一团聚集于一座较大山头上的乌龟之阵。
两千多怀南军对近七百六国弓弩手发起了猛攻。
与此同时,怀南前锋的三百重甲步兵也终于是与六国的近战步兵交上了手。
最前面的近两百宋军组成的防线被怀南重甲轻易的突破,紧接着就是寒军、燕军、冲山军的防线被一一突破。
至此怀南前锋的三百重甲几乎损失殆尽。
就在怀南三百重甲开始突击第四道防线的时候,怀南的骑兵终于是动了。
六百骑兵,分做五个波次,对六国防线发起了冲锋。
第一波骑兵很轻松的就突破了已经被己方重甲步兵突破过一次的前三道防线,然后再在残存的几十名己方重甲步兵的配合下,在付出几十人伤亡的代价下冲过第四道防线。
然后,他们义无反顾的冲向第五道防线。
第五道防线,是闻名天下已久的魏武卒。
这六国十道防线,每两道防线之间间隔大约是五、六十步左右。
而在五、六十步的距离内,魏武卒强弓劲弩的杀伤力非常的恐怖,其并不怎么密集的箭雨就射倒了大半的怀南骑兵。
然后双方剧烈的碰撞。
仅剩的二、三十名怀南骑兵长矛斜垂,借着马的速度刺向身披真正重甲的魏武卒。
魏武卒也是面无惧色,挺着长矛长戟迎击。
怀南骑兵的冲击路线并非与道路走向完全一致,而是有些微斜。
双方撞击的一刹那,战马悲鸣,人声惨呼。
这二三十名骑兵,用自己与胯下战马的生命与血肉,生生的撞乱了这道防线,撞出了一丝缝隙。
魏武卒们尚未来得及重整阵形,怀南的第二波骑兵就紧随而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