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熙宁七年开始,韩明将一应军政事务全部交归中枢,回家代替父亲韩师朴给祖母丁忧。
半年后的熙宁八年,韩章老爷子病逝相州,韩明阻止了父亲韩师朴想要辞官还乡守孝的想法。
“祖父祖母为家谋划多年,才重振这一脉,如今儿子已经身背为祖母守孝一事儿,就将祖父的一应后事交托儿子吧。”
“况且,祖父祖母从小爱护关切于我,儿子想要亲自去送送他们...”
已经蓄起短须的韩明,在韩师朴和吕氏的殷殷期盼和不舍间,跪地磕头,眼角是微微消散的红润。
“我的儿啊!”
吕氏忍不住抱着韩明,眼泪忍不住的流下。
公婆的离世让吕氏发现所谓的生命脆弱,看着如今三十出头的韩明已经沾染了几丝白发,不由得心疼起来。
“母亲,儿子在...”
韩明温和一笑,还是如同年轻时一般,安慰着脾性直率的母亲。
“既然静远想要亲自守孝,那安阳这一摊子事儿,就全交给你了。”
“为父和你的同僚一定会把控好整个朝政,不让它偏离路线!”
韩师朴不是一个有着开拓进取之心的人,比起父亲韩章的固执,或是儿子韩明雷厉风行,他其实更显得平庸。
宋元符至宣和年间为太学生陈朝老,曾在大观三年(1109)上书说:“陛下即位以来,凡五命相,有若韩师朴之庸懦,曾布之赃污,赵挺之蠢愚,蔡京之跋扈。”
将韩师朴评价为庸懦之才,甚至和蔡京这样的‘六贼’之首并列谈论。
而南宋学者、官员吕中则是持另一种评价:“韩忠彦以一君子而对众小人,虽柔懦不能大有所为,然观其乞罢编类局,使其志得行,亦不至于召靖康之祸也。”
他认为韩师朴虽然性格行事柔懦,没有大作为,但是却不会如同后边‘六贼’一样,招致靖康之祸。
还有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的杨万里曾评价:“本朝曺武恵配享太祖,武穆配享仁宗;韩忠献配享英宗,文定配享徽宗。父子配享,自昔所无也。”
其中肯定了韩家父子在配享帝庙这方面,是有资格的,也就是变相认可了韩师朴个人是有着一定能力的。
基本大部分人都认为韩师朴有着为相的才能,不过多趋向于守才,而不适合积极进取这类。
韩明自然相信自家父亲的本事,以往父亲只想着本本分分过完一辈子,不争不抢。
但是现在不同,祖父韩章离世,韩家这一脉的压力落在了他的头上。
从此以后,他作为韩章一脉的话事人,就要扛起大旗,不断努力前进。
他就算不为自己正名,也不能让父亲韩章的声名一落千丈。
“父亲母亲...保重!”韩明再次叩拜父母。
数日后,韩明带着余嫣然和韩端阳、韩夕娘一对儿女,亲自送别父母以及叔伯姑婶。
然后带着家中仆人,默默在韩章夫妇的墓前搭起一个简易棚子。
从今日开始,他就要在这里陪伴祖父祖母近三年的时光了。
想想这么些年,自己东南西北跑的不亦乐乎,很少有这种闲下来的时光陪陪他们,包括父母和余嫣然他们也是。
这次或许是个好机会...
一年后的熙宁九年中旬,‘一五计划’宣布圆满完成。
此刻大宋所呈现的蒸蒸日上,即便是在安阳县城下的小村庄里的韩明夫妇都能清楚感受到。
朝廷借用韩某人的话,发布的‘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标语,这几年可是深入人心。
为此连村屯都把路给整修了一番,要求稍显平整和车辙顺利通过。
这种将基础道路交通,根植与乡村的做法,很大程度解放了乡村对外开放程度,一时间传统宗族的理念,也开始与时俱进。
韩明近一年没有出过皇甫屯村,大部分信息都是外出前往安阳县城的余嫣然母子三人带回来的,随行的是‘瑄爷’父子。
“瑄爷”在韩章夫妇离世后,也主动向韩师朴请辞,回到安阳县城安家,并希望能够替老主人守墓。
韩师朴感念韩瑄对韩家的贡献,同意了他的请求,韩延顺也跟随来到了安阳照顾。
三个人轮流给韩章夫妇守墓,不知不觉就跨入了熙宁九年。
这一日,余嫣然带着韩端阳和韩夕娘给韩章夫妇上香,顺便给守墓的韩明带来了一份书信。
“这是延福宫使李宪李内侍给官人的来信。”
余嫣然带来了饭菜,一家人窝在棚子里准备开饭的时候,她从饭篮子里拿出了一封信递给韩明。
很久没有打理头发和胡子的韩明随意捋了两下胡须,伸手接过书信。
“李宪啊,怎地突然想起我了?”
疑惑的自言自语两下,扫向内容,不由得笑出了声。
“怎么了?官人。”
余嫣然挪挪身子探头看了一眼。
原来是神宗皇帝最近看到‘一五计划’结束,深感朝廷新气象,想要改元。
结果他们一干朝臣都拿不准官家的心意,提了几个年号,都没让神宗皇帝满意,然后这些大臣就不敢随意动作。
李宪这人多狡猾啊,知道韩某人深谙圣意,因此主动来信询问,想要沾点功劳。
不过韩明也不是傻子,这种定年号的事,官家心里应该有杆秤,或者说有个大概,自己可不能随意就把‘元丰’给对方。
正好想到前世看到的一则关于神宗改年号的故事,就直接‘借鉴’了过来。
“美成、丰亨!”
韩明直接让永曾取来笔墨纸砚,在书信的背面写下四个大字。
“把信返给送信的人,剩下的就不需要我们担忧了。”
交给永曾送信后,韩明带着一家人开饭。
饭桌上,四人默不作声,韩明看着如今身形高大的韩端阳,心里不由得起了想法。
“中正,等守孝结束,你有没有什么想做的?”
韩端阳,字中正,这也是韩章老爷子和韩师朴两人敲定的。
韩明本人是真不想让自家儿子担上这两个字,毕竟后世有个臭名昭着的‘中正’,把这两个字搞烂了。
可惜古人取字皆是要和名有一定的关联,比如自己的名和字就取自‘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
而韩端阳的端阳,本就有端午之意。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
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就定下了‘中正’的字,这让韩明无奈至极,希望这个时空的未来,千万别在出现那位‘运输大队长’的名字了。
“父亲,儿子想要从军!”
韩端阳紧绷的脸看着韩明,想要找出自家父亲不耐的神情。
毕竟老韩家诗书传家,到自己这一辈要是从军,怕是会让家里蒙羞。
“从军也不是不好...”
韩明倒是对于从军从政都无所谓,但是余嫣然害怕自家儿子上战场有什么危险,不由得阻拦了两下。
“其实儿子觉得直接从军有点差了些味道,想要学父亲先高中进士,然后在深耕军事,成为文武双全之人!”
韩端阳看着父母的神情,心里有了底,立马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韩明直接乐了,这小子,想要学自己走先文后武的路数,野心不小。
“挺好挺好...”
韩明没有多说什么,笑盈盈往嘴里夹菜。
反观余嫣然先是松了一口气,然后正了正神色,伸手点了点自家儿子的头开口。
“那就好好努力,先准备科举,等连中三元之后,再拿个状元再说。”
额(⊙o⊙)…
韩端阳当场愣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连中三元不说,就是殿试的状元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刚想开口反驳,瞥到自家父亲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心头一震。
对哦!差点忘记了,自家老爹那就是在科举领域数得着的最强者之一。
瞬间委顿老实下来,默默扒饭,不敢在呲牙了。
余嫣然俏眉一挑,和自家官人对视一眼,无声间,会心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