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忠的离世,给所有上了岁数的大宋官员提了一个醒,他们都不再年轻了。
他们伴随了仁宗皇帝近四十余年,英宗皇帝四年,以及神宗皇帝熙宁的十年。
人生有几个五十年的光景...只有一个!
相互看了看身旁上朝的同僚,皆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模样。
他们争斗了一辈子,比起家人,这些政敌有时候更了解自己是什么人。
到了这个时候,这帮忙碌了一辈子的老爷子,历经了苦难和耻辱的时代,也走上了复兴和昌盛的时代。
更重要的是他们即将能见到一个不下于前唐盛世的时代即将开幕。
他们不想拖后腿,也不想倒在光明未来的黎明时分,他们想要和家人子孙一起,迎接那个时代的降临。
他们...到了该与自己和解的时候了...
。。。。。。
熙宁三年,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曾明仲,屡次以年迈为由辞去相位,神宗最终允准,命其以司空兼侍中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
熙宁四年(1071年)四月二十六日,判永兴军。
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十三日,曾明仲被授为集禧观使,六月四日,回到开封的一代宰辅曾明仲正式以太傅之衔致仕。
......
熙宁四年八月,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等的富彦国,以身体不适主动请辞。
神宗皇帝授其为武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河南府,十月,经富彦国请求,改判亳州。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因富彦国上疏请求告老回乡,神宗遂恢复其武宁军节度使及同平章事之职,命其以司空、韩国公之衔致仕。
宋代大臣带使相致仕,自富彦国开始。
......
熙宁六年四月,右仆射、枢密使、参知政事文宽夫深感力不从心,数度请辞归乡。
神宗不允,任命他为司空、镇海节度使、加官司徒,出判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
一众朝廷元老级别的宰执之臣纷纷递交辞呈,让神宗皇帝头疼的要命。
由于韩明的出现,这帮曾经历史上反对‘王介甫变法’的人,统统成了神宗皇帝和王介甫的站台者和支持者。
以至于他们都忘记了,新政改革和‘一五计划’的推进中,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无数繁重的政务。
他们毕竟上了岁数,况且有着韩明、王介甫、司马君实、盛长柏、吕好卿、吕惠卿、章惇、蔡确、曾布、吕嘉问、沈括、薛向等一批新人出现。
这个新政事业有了接班人,他们很乐意给这些后生仔腾出位置,扶持他们上位。
可惜就像这些曾经反对‘变法’的人转变思想一样,以王介甫为首的一众新任朝臣,他们也不想如此快的踏进中枢。
因为在韩某人的潜移默化下,他们的想法变得异常踏实,认为新政改革必须基于民间和百姓的支持。
所谓‘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依靠百姓,帮助百姓,改善民生才是大宋盛世的基础。
他们很认可这句话,甚至包括韩某人阐述的‘实践检验理论’,‘不要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拿来主义的实用性’等。
总之在韩明的言传身授下,这些曾经的‘王介甫变法’的核心人物,都想着怎么下到地方去当地,实践自己的执政理念,然后拿到全国推广。
可惜老一辈人退的太快,中生代还没来得及出头,新生代就要开始抢班夺权了。
为了平衡这种现象,神宗皇帝把老一辈中,岁数还小,眼瞅着奔古稀之年的陈升之提到了宰执之首。
然后是韩章之子韩师朴,这个中生代的代表人物,也被神宗皇帝给予信任,提到了二号宰执的地位。
最后关于新生代的问题,其实王介甫和司马君实都是中生代的代表,但是奈何与韩某人混迹在一起时间久了,都被塞进了新生代团队里。
王介甫正式被任命为权三司使,参知政事,接手三司衙门。
而从英宗朝设立的‘制置三司条例司’,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取消掉。
至于想着摆烂咸鱼在书局修一辈子《资治通鉴》的司马君实,也被神宗皇帝提溜了出来,任命其接手很多年没有头头的台谏两院。
司马君实想到当初自己因为‘嘉佑和议’的功劳,被仁宗皇帝任命掌管台谏两院,知谏院、御史中丞。
结果底下人因为反对新政,差点把自己这个顶头上司给掀翻了。
现在还要再一次掌管保守派为主的台谏两院,他是真心的累啊!
至于枢密使一职,神宗皇帝认准了韩明出任。
奈何现在这家伙出判大名府,在韩章夫妇面前侍奉尽孝,最后只能让富彦国推荐的傅尧俞暂时接手枢密使。
傅尧俞(1024~1091年),字钦之,郓州须城县(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北宋大臣。
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知新息县,迁监察御史。
英宗时,迁殿中侍御史、起居舍人、右司谏。
神宗继位后,反对王介甫变法,一度削职为民。
哲宗时期,官拜给事中、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累拜中书侍郎。
元佑七年(1091年),去世,享年六十八,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号献简。
傅尧俞厚重寡言,为人不设城府,论起朝廷大事,在皇帝面一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曾上奏章说:“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假如让我举荐正直,处置奸佞,我虽才疏学浅,但怎敢不尽心尽力而为?如果让我窥探别人隐私,吹毛求疵,实在不是我的志向。”
当初,他由谏官外调为地方官员,众人都认为他对新法有看法,一定不会执行。
可是傅尧俞对朝廷的法令一律遵照执行。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君子要根据所处的职位来行事。谏官有向朝廷进言的责任,郡守则应该按照朝廷的法令政策处理事务。”
因此他被富彦国等一干大佬看重,被认为有着宰执之才,很愿意培养他。
神宗皇帝深感其在朝廷上,对自己和国家都是一剂良药,因此也乐得让他直升枢密院掌权。
。。。。。。
朝廷的更新换代,并没有打扰到此刻的韩章夫妇以及韩明一家。
毕竟朝廷中枢就是这样,人来人往,一波一波,如同潮水一般,有进有退,从不会因为个人而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