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是深冬但是园子里并没有显得十分萧条。四季苍翠的绿植除了色泽变得更加暗沉了一些,似乎并没有因为季节的原因就失去生气。
年味淡了,但是年味似乎又回来了,实际上为官多年,周扬每一次过年的时候心境都在发生变化。
做官不一定要高高在上。
在高高在上却不一定是个人愿意。
有时候行走在街头巷尾,周扬总感觉像是少了一点什么东西。
而这种东西也恰恰是身居高位的人所缺少的。
比如空气里的烟火味。
比如曾经萦绕耳旁的家长里短。
又比如街头巷尾的吆喝声,叫卖声。
……
不同于往年。
今年他又迎来了一次合家团圆的春节。
儿子安平因为已经去参加理论学习,目前并没有新的任命下来,所以也是难得地可以回家过一次年。
女儿安顺几天前已经带着小外孙唐胜回来了。
按照唐兵那边的安排,起码要住到开年后过完正月十五才会回北海。
父母跟丈母娘林凤前几天也刚到这边。
一大家子人在一起。
就连秘书顾为刚也发现领导成天都是乐呵呵的,心情显然是十分的放松。
实际上。
周扬的确很放松。
但是放松之余,脑子里也始终在想着事情。
会议即将召开。
摆在他脚底下的路已经完全铺平,没有所谓的一路崎岖,也没有所谓的艰难险阻。
有的只是鲜花和掌声。
但是周扬很清楚。
这些鲜花也好,掌声也罢,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从他踏入仕途的那一天起,就在不断地积累,加固,增厚。
在东海。
他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事,学会了如何把一件普通的工作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出彩,做出成绩。
在黄江。
他知道了人与人之间有利益的不同,观点的向左,思想的博弈。
在南江省城。
他懂得了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去博弈最大的成果,也善于去坚守自己的原则。
在西江。
他开始管人,管事,去拍桌子,掀帘子,推窗户,为的只是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在苏东。
在政研室。
在甘南。
在天东。
在东宁。
在东海。
他就像是一个在棋盘上一步步腾挪的小兵。
渐渐旳地蜕变成了一个执子下棋,超然于棋局之外的棋手。
一直到如今。
他已然看到了在路的尽头。
那里有一步步通向山顶的台阶。
而自己仅仅只是需要沿着这条路不断地走下去。
……
“乖!”
“会不会叫姥爷?”
“小家伙很不老实,睡觉都不安分。”
或许是血脉相连的原因。
对于外孙唐胜。
周扬有着一种异样的感情。
不同于当年儿子安平。
唐胜虽然不姓周,但是爱屋及乌,手里的这个小东西却是自己的闺女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连着几天。
周扬回到家第一件事都是先看一会儿小外孙,逗弄逗弄这个小家伙才回到书房里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你想什么呢。”
“这才几个月的孩子,哪里会说话哟。”
“当年你生下来一年多还不会开口叫妈妈,可把你爸吓坏了。”
“你奶那会儿常说家里生了个猪儿,将来怕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气得我成天一听到她念叨就来气。”
四世同堂。
对于周向军和王爱萍夫妻俩来说自然是一种莫大的福气。
见一把年纪的儿子还跟个孩子似地在那里逗弄丁点大的小外曾孙,王爱萍也是忍不住回忆起了当年的事情。
周扬倒是记得有这么一回事。
小时候常听到王爱萍说自己开口说话时间晚。
都说讲话早的孩子聪明,智商高。
周扬倒是不这么认为。
最起码。
在他身上不存在这样的事情。
不过他的数学学不好也是真的。
记得上中学那会儿,别人一堂课就能听明白的问题,到了他这里起码要连看带做题加上反复复习才能搞明白。
以至于曾经有一顿时间他都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这块料。
也就是后来考上了大学,选修了一个没有数学课的专业,周扬这才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一句话叫术业有专攻。
天生就文科强于理科的他。
在东海大学上学那几年算是龙归大海,彻底发挥了自己在文科和理论上面的天赋。
儿子安平像他。
文强理弱。
反倒是闺女安顺像极了妻子安晓洁,是典型的工科女生。
……
年三十。
辞旧迎新。
难得一家团圆一次。
周扬也是异常罕见地开了一瓶上了年份的好酒。
周向军因为身体的原因,也有很多年不沾酒水了。
但是这天晚上却格外高兴地浅酌了几口。
正月初一。
周扬亲赴几个地方走访,算是程序性地完成了一年之始最重要的一个工作任务。
正月初二到正月初六。
他基本上都在忙着参加各种活动。
正月初八一大早。
萧林升就亲自主持召开了新的一年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在会上。
萧林升通报了全年各项工作计划,并亲自部署了关于召开年初两个会议的任务要求,就这样一直忙活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
周扬才跟安晓洁亲自把女儿女婿一家三口送上了去机场的车子。
“爸,你跟我妈不要老是拌嘴了。”
“这么大的领导了都,又是一把年纪,能不能心平气和一点。”
看着领导在自个儿闺女面前一副老实听话的样子,顾为刚并没有想笑的心思,只是觉着眼前的这一幕才是最真实的。
领导尽管是领导。
但是他也是人。
也有着人的七情六欲,有着对儿女的关心和爱护。
或许唯一不同的。
就是领导会把这样的心思藏的更深,表达得更加委婉一些。
比如像眼前这样的情形。
恐怕也只有丫丫面前才会如此了。
……
安平是在过完元宵节之后的第二天就赶往豫南省报道的。
对于儿子这一次前往豫南任职。
周扬没有跟他谈任何事情。
甚至连工作方面的事情都没有提出哪怕一句意见。
只不过在安平离开院子前往机场的途中。
他收到了一条顾为刚发给他的消息。
消息的内容不长,只有短短的几句话。
然而看完这条消息之后,安平却仿佛觉得有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到了自己的肩膀上。
“安平,领导让我告诉你,此去豫南,一定要先做人再做官后做事。”
……
从2月26号开始。
一直到3月中旬。
周扬都一直在忙着参加会议的各项工作。
真如外界所料。
今年年初的会议,的确提出了许多的新东西。比如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任何单位都不得以年龄为由拒绝用人申请的问题。比如首次提出并且正式决定逐步将劳动年限分别缩短至62周岁和57周岁的问题。
再比如。史无前例地明确将清明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三大传统节假日放假时间调整为5天,将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放假时间调整为7天,以及春节假期调整为从腊月27日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一天,总20天的决定。
除此之外。会议还首次提出了关于建立七大现代城市经济圈以及五大特色经济带的决议。
零零总总地这一次会议一共提出了11项新的决策和方案,而且大多数都是集中在涉及基础民生的内容方面。
从3月底到5月初。
就在距离会议结束还不到半个月的时候。
组织部突然连续下发了几条人事任免通知。
决定:
免去徐克平辽东书记的职务。
免去易联松北海书记的职务。
免去许江华浙东书记的职务。
免去王英雷广南的职务。
免去田朗朗辽西的职务。
以及免去高松的职务。
紧随其后。
王英雷就被任命为辽东书记。
田朗朗被任命为北海书记。
高松敏则被任命为浙东书记。
而许江华则随即被调任为代表会议经济委员会主任。
只有关于徐克平跟易联松的下一步工作安排迟迟没有任何消息。
实际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两位怕是要另有重用了。
……
办公室里。
尽管夜色已经很深。
但是周扬脸上却并无睡意。
而是一直在盯着桌子上的一份名单在反复地琢磨。
这份名单是会议筹备委员会那边前不久才刚刚送过来的一份关于全体代表的名单。
在名单上。
周扬看到了不少熟悉的人名。
只不过令他有些意外的是,女婿唐兵的名字居然会出现在名单上。
但是这一次。
周扬并没有像当初压制小舅子安晓峰一样直接把名字划掉。
当然。
这并不是他有什么私心。
而是因为唐兵这一次被选为代表确实是特殊情况。
只是除了唐兵的名字以外。
周扬确实没想到,另外一个名字居然也会出现在名单上面。
(求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