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树还以为,整个仓库,都是枪支弹药。
谁知,就几十杆枪,靠在那里。
杨光树忍不住询问:
“大队长,我们大队就只有这么多武器?”
大队长没好气道:
“四五十杆56式还不多?
这还是我们地理位置特殊,上面多批了一点。
像有些靠近县城的大队,只有10几杆枪。”
杨光树撇撇嘴:“我还以为,最少有几百杆呢!”
“你在做什么白日梦?
几百杆?
亏你敢想。”
大队长似乎想到了什么!
接着道:
“不过,还有其他玩意儿!”
杨光树像个好奇宝宝一样:“有啥?”
大队长指了指角落:
“好奇自己去看,都是些老古董。”
刚才,杨光树小心翼翼,担惊受怕,还以为里面有炸药包。
现在,杨光树直接把打火机当蜡烛用。
走近瞅了瞅,一挺机枪。
好像还有电视机里面一样的迫击炮。
还有几十个木箱子堆积在一起,杨光树也没有撬开看。
没兴趣。
自己有枪有弹,何必自找麻烦。
又不是要去剿匪,要这些重型武器干啥!
还是56式用起来顺手。
几十个人,一人杆,又拿了些子弹。
弹药充足,有备无患。
一群人,来到场坝。
陈家大队的人,还未到来。
开始,一个个的,枪不离手。
最后,嫌麻烦,太累,随意的背在后背。
一个个的,与前些年的二狗子没啥区别。
三个放映员也围着篝火取暖。
没人安排住宿,三人也不好意思开口询问。
张飞哈欠连天。
杨光树瞅向大队长:
“大队长,张飞都打瞌睡了,你还不安排他们休息?”
大队长很是无语,我是大队长,还是你是大队长?
还没上位,就开始教我做事?
瞅着三人,有些为难。
这咋安排?
本来,安排在杨光树家最适合。
这家伙,都是新床,新床单,新被套。
比其他人家,褪色的好太多。
公社的人,又是放映员,肯定讲究。
但问题是,杨光树家今晚都睡不下。
一群小孩子都挤在一起。
现在,又来一群大舅哥。
男放映员还好安排,这女放映员安排去哪?
人长得年轻漂亮,不要半夜被人摸上床。
大队长拍了拍脑袋,怎么把费小萌给忘了!
费知青可是一个人住,大队几个丫头,天天晚上跟她混在一起。
今晚,回去一个就是。
嗯?
费老师呢?
大队长找了一圈,才在不远处一小堆篝火旁看到她。
嘴角抽了抽,这儿子,没救了!
几个猪头,乖乖的坐在凳子上。
费小萌,小心翼翼的给他们清洗伤口。
费小萌的几个好姐妹,也在帮忙煎药。
大队长对着三位放映员说道:
“三位同志,你们稍等片刻。
住宿,我会安排好。”
三人急忙道谢:
“麻烦杨队长了,我们不急,
等你们处理完事情,再安排也不迟。”
并不是谦虚,兄弟俩是真的想看热闹。
天天放电影,都快看吐了!
两个大队打架,不比电影精彩?
客套话,听多了,大队长已经免疫。
吧唧着旱烟,大队长来到费小萌他们火堆旁:
“费老师,今晚没受到伤害吧?”
费小萌与正在闭眼享受的杨光国吓得一哆嗦。
费小萌是真的被吓得,加上害羞。
第一次帮男人清洗,还被别人老爹抓现行。
杨光国顶着个大猪头,有些埋怨老爹。
打断我享受就算了,这是在斩断你儿子的姻缘。
费小萌不愧是知青,老师。
几秒钟,就平复心情:
“多谢大队长关心,
今晚有杨光国几人在场,我没受到伤害。
倒是他们几人,伤的有点重。”
听到费小萌在关心他们,几人立刻表示自己没事:
“一点皮外伤而已,多清洗几遍伤口,上点药,就会消肿,愈合。”
大队长懒得搭理这几个兔崽子。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费老师,今晚张飞放映员没地方住,要不安排跟你将就一晚?”
大队长快人快语,单刀直入。
安排完三个放映员,等下还有大事等着自己。
费小萌没做犹豫就答应下来:
“可以,我这就去喊她。”
一张床,睡不下,就睡两张床。
反正,有以前知青留下来的床。
大不了叫几个姐妹回去拿被子,棉絮。
费小萌同意,大队长直接命令自己儿子:
“光国,等下叫张放映员兄弟俩跟你一起睡。
反正你一个人睡,三个人挤挤,将就一下。”
“好的,爹,
要是他们瞌睡,你先叫人带他们过去。
我伤口还没有处理完。”
今晚把整张床让给两个放映员也没事。
自己愿意陪着费老师在火堆旁坐到天明。
可惜,旁边还有三盏南瓜灯,有些碍眼。
……
听到远处,有密集的脚步声。
小平大队的社员们,开始紧张起来!
知道是陈家大队的人。
杨光树一群人,不再嘻嘻哈哈,吊儿郎当。
一个个的,都把枪握在手里。
随时准备战斗。
众人,都瞅着路口。
场坝,老人小孩,已经全部回去休息。
只剩下一群年轻男女,跟汉子。
只见路口,一个年届50左右,短发,大概一米八出头的中年汉子从黑暗中走了出来!
精神抖擞,仿佛岁月,在他的身上没留下任何痕迹。
杨光树与此人对比了一下。
他娘的,老帅哥。
没法比。
瞅那副模样,就是大权在握之人。
那种气质,不是自己这种懒汉可比。
这人,十有八九,就是陈家大队的书记。
此人手无寸铁,光凭气势,感觉十个大队长,都不是他对手。
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有些人,一副臭皮囊,就是很唬人。
没办法,基因好,老大爷抢着喂饭吃。
等后面一个个人冒出来,杨光树瞳孔一缩。
尼玛,要不要这么离谱。
人手一杆56式。
足足上百号人。
而且看气质,站姿。
对面最少有10来个人,是受过正规训练。
搞不好,是从部队退下来的也有可能。
杨光树瞅向大队长,那意思不言而喻。
你不是说,一个大队就10几杆枪,大队位置特殊,也就四五十杆吗?
咋的,陈家大队就这么特殊?
瞅着都是十几岁到三四十的年轻人。
家里肯定还有存货。
就这一群人的战斗力,赤手空拳打群架,估计小平大队要被打个半死。
十几岁,下手没分寸。
三十四,正是壮年。
估计都是小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