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有些人注定是要在历史上留下浓重墨彩的一笔。
张良,这位风度翩翩、仿若清风般俊逸的美男子,行事作风亦如疾风般迅疾果决。
自从得知秦始皇东巡的消息,他那敏锐至极的心智便瞬间意识到,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行刺良机。
要知道,平日里秦始皇身处守备森严、犹如铜墙铁壁般的咸阳城皇宫之内,那密不透风的防御,令任何人都难以靠近哪怕分毫,犹如天堑横亘,无法逾越。
张良出身显赫非凡,他的爷爷张昌曾是韩国的丞相,他们家族在韩国曾是声名远扬、备受尊崇的名门望族。
然而,韩国的覆灭,恰似一场无情的风暴,让他的家族也随之陷入了万劫不复的绝境。
对于张良而言,与秦始皇之间,绝非仅仅是国破家亡的血海深仇,更是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无法磨灭的痛楚。
这份国仇家恨,若不能有所行动,有所反击,他深知自己这辈子都无法跨越内心的那道幽深沟壑,无法获得心灵的片刻安宁,必将永远饱受煎熬。
伏念,作为齐鲁三杰之首,已然决定效力于秦国。
但对于张良个人的血海深仇,他选择了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不明确表示支持,也不坚决予以反对。
他明白张良的坚定决心和执着信念,也清楚这份仇恨的沉重如山,难以轻易释怀。
张良行事向来有条不紊,极有章法秩序。
在毅然决定行刺秦始皇之后,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寻找志同道合、心意相通的伙伴,也就是那些坚决反秦、矢志不渝的义士。
原本,与他关系最为密切的应当是卫庄等人。
可如今,卫庄代表纵横家正前往一个县进行治理,已然走上了明面合作的道路。
像这种行刺之事,他们自然是无法再参与其中,所以张良果断地放弃了向他们求助,毫无拖泥带水。
随后,张良将目光投向了墨家。
他深知墨家一直以来都是坚定不移的反秦力量。
虽然高渐离代表的墨家明面上接受了大秦帝国的招安,但他也清楚,仍有一部分墨家之人坚决反秦,矢志不渝。
然而,由于时间紧迫,刻不容缓,他所能找到的,仅仅是在咸阳城附近的一小部分墨家之人,而这部分人以墨家大铁锤为首。
面对如此薄弱、捉襟见肘的力量,张良深知正面进攻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寻死路。
他们只能精心谋划,绞尽脑汁,选择暗中行事,寻找秦始皇东巡途中可能存在的防守漏洞,以图一击必杀,给予致命一击。
张良和大铁锤等人秘密聚在一起,烛光摇曳不定,昏黄的光影中,他们的脸庞被阴影重重笼罩,然而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无比的光芒,恰似寒夜中的星辰。
“此次行刺,凶险万分,九死一生,但为了家国仇恨,为了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百姓,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张良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来自深渊的呐喊。
大铁锤紧握拳头,骨节泛白,咬牙切齿地说道:“张公子放心,我们墨家兄弟定当拼死相随,万死不辞!”
在这紧迫万分、刻不容缓的局势下,张良等人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争分夺秒,等待着秦始皇东巡的那一刻,准备展开他们惊心动魄、石破天惊的行动。
秦始皇东巡的队伍浩浩荡荡,宛如一条蜿蜒绵长的巨龙,绵亘数里之遥。
其规模之庞大,宏伟壮观,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士兵们身披锃亮如镜的铠甲,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手持锐利无比的兵器,锋刃寒芒闪烁,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仿佛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风吹草动。
车辆华美而庄重,雕梁画栋,巧夺天工,骏马雄健而威武,鬃毛飞扬,蹄声如雷,整个队伍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威严,犹如泰山压顶,让人不寒而栗,戒备之森严更是让人难以接近半分,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一切威胁。
临时行宫同样守备严密,好似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四周布满了岗哨,明哨暗哨相互交错,巡逻的士兵日夜不息,如机械般不知疲倦,任何细微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那鹰隼般锐利的眼睛。
张良和大铁锤等人隐藏在暗处,目光凝重地望着那密不透风的防卫,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深深的无奈与无力感。
谁让他们力量弱小呢?不管是下毒还是其他种种精心策划的计划,都被这森严的守备无情地抹去了实现的可能性。
每一次尝试都如同石沉大海,以失败告终,仿佛有一堵无形的高墙,坚不可摧,将他们的希望与行动无情地隔绝开来,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沮丧与绝望。
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不,张良坚信,天无绝人之路。
经过几天几夜的苦苦观察,不眠不休,张良那敏锐的目光终于发现了一个规律。
每天都会有秦国的武装力量提前对第二天的行军路线进行第一遍侦查,仔仔细细,一丝不苟地排查每一处可能存在的隐患。
然后,在队伍即将通过之前的半个时辰,会进行最后一次更加严密的侦查。
这看似不是破绽的破绽,却让张良那敏锐至极的心智捕捉到了一丝极其渺茫的机会。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提前知晓皇帝将会从哪条道路通行。
然而,现实依然残酷无情,尽管知道了路线,可皇帝通行的时候,周边布满了秦国的精锐士兵进行警戒,那严密的防守几乎没有丝毫漏洞,攻击的窗口期极其短暂,稍纵即逝。
面对如此艰难险峻的局面,张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行动的成败和同伴的生死存亡,重如千钧。经过反复权衡,深思熟虑,张良最终决定和大铁锤两个人行动。
他深知,去太多的人不仅容易暴露目标,引人注目,还会在撤退时造成混乱不堪的局面,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大铁锤,此次行动凶险万分,九死一生,但我们只能放手一搏,背水一战。”
张良目光坚定如铁,直直地看着大铁锤。
大铁锤握紧拳头,骨节泛白,咬牙切齿地说道:“张良先生,俺听你的!只要能有机会报仇,俺不怕!哪怕是刀山火海,俺也敢闯!”
“记住,安全第一。只要保障人员安全,这次没有机会,还有下一次。我们不能因一时冲动而白白送命。”
张良郑重其事地叮嘱道,语气严肃而沉重。
夜,更深了,如墨般浓稠。
张良和大铁锤的身影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渺小,宛如两粒尘埃。但他们心中的决心却如熊熊燃烧的火焰,炽热而坚定。
等待着那短暂的窗口期,准备为了心中的信念,拼上一切,义无反顾,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