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之会后,诸子百家皆陷入了煎熬而又充满未知的等待之中。
这等待,仿若一场无形的风暴,悬于众人头顶,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命运轨迹,究竟是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还是粗茶淡饭、艰难维生,全系于后续的安排决断。
在这等待的悠悠时光里,众人可谓是众生百态,各自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心境和姿态,犹如一幅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画卷。
小院中,卫庄神色冷峻如霜,仿若千年不化的寒冰。
他双手抱胸,身姿挺拔如松,仿若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似乎对未来的结果并不十分挂怀。
身为纵横家的他,凭借着自身非凡的谋略和超凡的智慧(其实是身手),早已在波谲云诡的世事中为自己和门派铺就了后路。
即便此次的结果不如人意,他也有十足的自信和过人的能力从容应对。
他那深邃如渊的目光中,透着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淡定与从容,仿佛世间的风云变幻、兴衰荣辱皆在他的掌控之中,任它风雨如磐,我自岿然不动。
道家的众人则显得平淡如水,波澜不惊。
他们安静地聚在一起,脸上不见丝毫的焦虑与急切,宛如一泓宁静的湖水,不起半点涟漪。
道家主张“无为”,在他们看来,一切皆应顺其自然,不强求、不争夺。
“夫为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这种教义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宛如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
让他们在这动荡不安、喧嚣浮躁的等待中,依旧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不为外物所扰。
他们身着宽松飘逸的道袍,举止优雅从容,仿若闲云野鹤,超凡脱俗,仿佛与周围的喧嚣和浮躁完全隔绝开来,自成一方净土。
儒家的齐鲁三杰,子路、颜回和子贡,却是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他们身着整齐庄重的儒服,气态不凡,风度翩翩。
儒家向来重视礼教和仁德,他们坚信自己的学说对于国家治理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宛如定海神针,不可或缺。
儒家在各国的影响力颇为庞大,弟子众多,遍布四海。且他们认为自己所提出的政治纲领条理清晰、切实可行,犹如一幅精心绘制的宏伟蓝图。
子路目光坚定如炬,炯炯有神,相信以儒家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实力,此次定能获得重视和青睐,独占鳌头。
颜回和子贡也是神态从容,淡定自若,自信的笑容始终如春风般挂在脸上,温暖而坚定。
相比之下,农家的气氛就显得急躁许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
他们人数众多,鱼龙混杂,心思各异。
田虎、田仲等人围坐在一起,争论不休,唾沫横飞。
近期发生在农家的诸多变故,让他们内部矛盾重重,犹如一团乱麻,难以理清。
如今,众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和不安,仿佛置身于茫茫黑夜,找不到一丝曙光。
田虎性格暴躁,犹如烈火燃烧,大声抱怨着此次的表现或许不够出色,那声音如雷贯耳,震耳欲聋。
田仲则在一旁焦虑地分析着各种可能的结果,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整个农家阵营,弥漫着一种紧张和急躁的情绪,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压抑而危险。
墨家的弟子们则是一脸的严肃,庄重肃穆。
他们回想着在会上的发言,逐字逐句地斟酌,担心自己的巨子是否有遗漏或失误,那神情专注而紧张,仿佛在审视一件珍贵的宝物。
高渐离眉头紧皱,犹如深锁的山川,思考着如何进一步完善墨家的理念和主张,使其更加完美无瑕,无懈可击。
法家的贤达们,表情凝重,目光专注,仿佛猎手在紧盯猎物。
他们在心中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的局面,思考着如何在未来的变革中发挥法家的作用,让法家的思想如利剑出鞘,锋芒毕露。
阴阳家的东皇太一,独自站在阴阳家总部中,神秘的面容被阴影遮掩,让人难以捉摸他的心思。
他宛如一尊沉默的雕像,高深莫测,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敬畏的气息。
兵家的蒙恬,王离,虽然表面平静如水,波澜不兴,但眼神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敏锐观察和思考,犹如鹰眼般犀利,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
在这漫长(度日如年)而煎熬的等待中,诸子百家的众人都在内心深处揣测着未来的走向。
有的失魂落魄,如同霜打的落叶,觉得自己在会上没发挥好,懊悔不已,捶胸顿足;有的显得茫然无措,如同迷路的羔羊,不知道自己的表现能否入得君王的法眼,心中忐忑不安,七上八下。
终于,最后的消息犹如一阵疾风骤雨,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传遍了诸子百家的每一个角落。
大秦帝国专门划出了十个地方,整整十个县,让诸子百家的众人自行组成十个团队去治理这十个县。
并且明文规定,一年之后要看谁的治理成果最佳,排行前三的能够治理一个郡。
三年之后,再看谁的成果最为出色,就可以将其提拔到大秦帝国的朝堂之上,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并推广到整个大秦帝国。
这一消息如同一个惊天动地的重磅炸弹,在诸子百家当中轰然炸开,掀起了惊涛骇浪。
原本还在热络地商讨着如何携手合作、共襄盛举的诸子百家,瞬间将关系变得微妙起来,错综复杂。
从纯粹的合作关系,转变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态势,犹如一张交织的大网,让人难以捉摸。
儒家的院子内,子路急匆匆地跑进来,脚下生风,神色慌张,大声说道:“夫子,这可如何是好?如今这局面,合作还是单干?”
伏念轻抚胡须,面色沉静,缓缓说道:“莫急莫急,我们当以仁德为本,秉持中正之道,寻找志同道合者,切不可自乱阵脚。”
道家的庭院中,逍遥子正与弟子们悠然论道,微风拂过,衣袂飘飘。
一名弟子忧心忡忡地问:“先生,我们道家该如何抉择?”
逍遥子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平和:“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妄为,自有合适的伙伴前来,一切皆有定数。”
墨家的据点里,高渐离神情严肃,目光坚定,与众人围坐商议:“兄弟们,这是我们墨家一展身手的绝佳机会,定要谨慎选择合作伙伴,切不可有丝毫疏忽大意。”
农家的驻地里,田仲扯着嗓子喊,声如洪钟,震耳欲聋:“咱们农家不能落后,得找几个能帮衬的,务必要在这一场较量中崭露头角!”
兵家的营帐中,王离沉稳地分析,目光如炬,洞察秋毫:“此次治理,需谋定而后动,深思熟虑,选择合适的盟友至关重要,切不可盲目行事。”
一时间,诸子百家纷纷行动起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忙忙碌碌。
各方都在积极寻找跟自己关系合得来的流派,想要合作,共同治理其中的某个县,以期在这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墨家兄弟,咱们联手,定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成就!”
儒家的代表伏念满怀热忱,亲自找上门来,言辞恳切。
“儒家兄台,且容我们再仔细考虑考虑。”
墨家的高渐离谨慎回应,神色凝重,不敢轻易决断。
纵横家的卫庄则巧舌如簧,口若悬河:“与我纵横家合作,必能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经过不断的交锋谈判,各方权衡利弊,反复思量,最终形成了以儒家、道家、墨家、农家、兵家、纵横家等几个比较大的诸子百家流派为主导的十个团队。
接下任务的那一天,十个团队的代表齐聚一堂,气氛庄重而肃穆。
儒家代表伏念拱手说道:“诸位,此次机遇难得,百年难遇,虽有竞争,但也当以造福百姓为重,切不可忘了初心。”
兵家代表王离点头应道:“正是,治理一方,当有谋略规划,深思远虑,不可目光短浅。”
农家代表田仲拍着胸脯保证:“粮食生产之事,包在我们农家身上,定当全力以赴,确保粮仓充盈。”
众人纷纷表态,言辞激昂,满怀信心地接下了大秦帝国治理县的艰巨任务,只等着一年之后见分晓,展现各自的治理成果,在这历史的舞台上一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