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话音未落,远处等候的其他工匠,连忙两人一组推着一辆辆双轮推车排队,来到高炉铁水出口开始接铁水。
双轮车外层是木质,中间有一层耐火耐热的黏土层,最里面则是一层手指厚的铸铁车斗,所以小推车才能接铁水,正因为如此,小推车也非常重,所以需要两名工匠才能推动,并且保证安全。
罗振军靠近看了一眼,犹如岩浆一样的铁水流了出来,很快一辆双轮车便装满了,两个工匠被炙烤的瞬间汗水滴落,他们不敢有丝毫耽误,连忙合力推到远处的浇筑槽。
罗振军靠近浇筑槽,就看到已经凝固但温度还很高的铁锭,直接被工匠脱模,推到了几个蓄水池之中。
瞬间蒸腾的气流冲天而起,让本就炎热的铁匠房,仿佛温度又上升了不少。
而高炉另外一边的矿渣,也有条不紊的被推出铁匠房。
同时,上方还有工匠继续添加铁矿石,石灰石和焦炭,整个高炉操作,可谓行云流水,丝毫没有拖泥带水之象,看得罗振军惊讶不已。
不过想想也对,这些人都是正式工匠,常年和铁打交道,稍微熟悉高炉,就能做得非常完美了。
看到罗振军脸上喜意连连,刘八宁问道:“大少爷,这高炉操作可还有什么纰漏?”
罗振军闻言,立刻回身看向刘八宁,摇了摇头道:“八爷,有没有纰漏,我就不知道了,这高炉之法,我偶然得知,我也没见实际操作,所以还要八爷你们自行摸索经验了!”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刘八宁立刻点了点头。
也对,自己这个侄孙做事处处不凡,但毕竟还是个孩子,高炉这种利法,即便他在满清官营厂多年,也未曾听闻,想来又是从西洋所得了。
刘八宁扫视了一眼正在忙碌的工匠,看向罗振军说道:“大少爷,这虽然是个小高炉,但是这高炉就像个巨大的火球一样,我们最多只能连着上两次料,工匠们便要休息一两刻钟。”
“不过相比之前炼铁,却也快了数十倍不止。”
这倒是实话,之前练铁,每次练的不多,而且极费人手,现在有了这高炉,人虽然不见得轻松多少,但是效率提高数十倍之多。
“八爷,缺人手?”
罗振军听出了刘八宁的言外之意。
既然罗振军听懂了,刘八宁也不废话,立刻点了点头道:“是缺人手了!”
“就这么一个小高炉,想要运转起来顺畅,至少要三十余人打配合,这还因为高温体力不支,练两炉铁水,就不得不停下休息,想要长时间开炉,人数还要翻倍才行。”
“如果是大少爷你说的十米大高炉,想要正常运转,少说也要一百五十人到二百人。”
罗振军闻言点了点头,立刻看向刘八宁说道:“八爷,缺人就大力招,这点八爷你自己可以做主!”
刘八宁闻言,苦笑道:“大少爷,铁匠岂是说招就能招的,能来坤甸的铁匠,早就被各大家族收入囊中了。”
罗振军闻言一怔,确实,铁匠都是手艺人,在坤甸属于人才范畴,基本都有东家了,不是想招就能随意招的。
“移民村去看过没?”
“这次又来了三千多移民,这几年肯定有铁匠!”罗振军想了想说道。
说起来,移民处理的还是有些太不完全了,下次移民来了,应该先统计移民的职业,如果有工匠,各类手艺人,就可以合理安排以及吸收人才了。
刘八宁一怔,立刻眼睛一亮。
又来了一批移民的事情,他自然知道,只不过他忙着弄高炉,没心情关心这些与他无关的事。
“大少爷,我明白了!”
罗振军扫视了一眼高炉,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看向刘八宁道:“八爷,铁匠不够用,不能全部依靠招募,每个月移民本就没多少人,其中铁匠更是寥寥无几,如果光依靠招募,一年能招到多少铁匠?”
他又看向一旁的罗志安道:“安爷,你的锻刀房也是,如果光招募锻刀匠,一年又能招到多少人?”
“自治政府成立以后,兰芳军扩军方面,短时间内,没有瓶颈。”
“等到钢铁质量合适以后,锻刀房不光要锻造军刀,还要制造燧发枪,研发与改良燧发枪。”
“等到兰芳军有几万的规模时,要是光依靠招募铁匠,刀匠以及各种工匠,兰芳军什么时候才能装备到咱们自己产的燧发枪?”
罗志安听到后,直接愣住了。
兰芳军才两千余人,他锻造军刀的刀匠都非常缺,更别说几万,甚至还要自己制造燧发枪,那人手就算翻上十倍,二十倍都不够。
问题是,从哪里去找这么多工匠。
罗振军看到两人都陷入了思考,再次开口说道:“所以,八爷,安爷,铁匠房,锻刀房的工匠,你们还得自己培养!”
自己培养?
刘八宁和罗志安神色一怔,互相看了看。
罗振军随即将他在兰芳造船厂告诉张奇峰培养学徒的方法,告诉给了两人。
两人闻言露出惊讶之色。
“大少爷,如果是这样,大部分工匠都愿意带学徒,只是这开支怕是非常大了!”刘八宁看向罗振军说道。
一旁的罗志安也点了点头。
一般师傅不愿意收徒,一个是能学铁匠刀匠的学徒,本身就是穷苦人,几乎没有学费,所以吃力不讨好,加上华人讲究师承,三百六十行,就是挑大粪,也不会随意将手艺教人,收徒更是谨慎无比,大部分收徒收的都是子侄辈,亲近之人,收外人为徒的情况少之又少。
但如果收徒有钱拿,除了一些老古板,大部分工匠还是愿意的,毕竟为了原则不为钱的人还是占少数的。
罗振军看到两人担心开支问题,立刻笑道:“八爷,安爷,开支的事,你们不用担心,反正不会少你们的!”
“你们要做的,就是大力培养学徒,扩大铁匠房和锻刀房的规模和生产效率。”
“俗话说,打仗先利器,只要能搞出能打胜仗的武器,就是在铁匠房和锻刀房投入再多银子,那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