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面上却迅速恢复了严肃之色,郑重其事地回答道:“大王您心怀天下之志,理应将整个天下视为根本所在,而非仅仅局限于大秦本土一隅之地。”
“现今三晋已然平定,他们与我们大秦其实本就同出一脉,同源同种,皆属于华夏族群。”
“虽说在短期内,由于亡国之痛的影响,他们可能依然心存怨恨,对我大秦怀有深深的抵触之情。”
“然而,只要我大秦能够赐予他们安稳的生活环境,平等相待,不偏不倚,相信假以时日,他们定会对大王您的仁德感激涕零,并心甘情愿地融入到大秦这个大家庭中来,成为我大秦忠实的子民。”
“到那时又怎么会没有税收呢?”他缓声说着,这句话仿佛在空中悠悠飘荡着,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而接下来所说的这一大段话语里,其实核心要点仅有一个——那便是三晋之地的税收必须要跟大秦本土保持一致。
“你所言极是。”嬴政微微颔首,表示认同,脸上露出一抹欣慰之色。
紧接着,他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缓缓转向了冯劫和韩非二人,声音低沉地问道:“武安君方才所言,你们可都听清了?”
听到这话,冯劫面露喜色,猛地抬起头来,眼中满是惊喜之意,急切地问道:“大王,如此说来,您这是应允此事了么?”
只见嬴政神色平静地点了点头,动作轻微得几乎难以察觉,但这一点头却让冯劫心中悬着的石头瞬间落了地。
“大王圣明啊!”冯劫难掩兴奋之情,赶忙躬身向着嬴政行了一礼,态度极其恭敬。
一旁的韩非此时也是激动万分,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颤声说道:“三晋之地长久以来一直深陷战火硝烟之中,民生凋敝,苦不堪言。”
“如今大王愿意降低此地税收,无疑是给那些饱受苦难的百姓们送去了一线生机,让他们有了更多存活下去的希望。”
“此等仁政,实乃万民之福啊!”
嬴政听后,面色依旧沉稳如山,不骄不躁,只是淡淡地开口道:“寡人乃是未来统御天下之人,目光所及之处,岂能仅局限于眼前这点蝇头小利?”
“你们若无事便先行退下吧。”
“臣等遵旨,告退。”冯劫与韩非互相对视一眼,然后一同施礼,缓缓退出了章台宫大殿。
“要用午膳了吗?”陆尘满怀期待地拦住了嬴政,他那明亮的眼眸紧紧盯着眼前这位尊贵无比的帝王。
在不知不觉间,他竟然已经陪伴着嬴政批阅了整整一个上午的奏折。
对于生性好动,习惯了在军中挥斥方遒,训练将士的陆尘来说,这样乏味无趣的生活简直比受刑还要难受。
“是不是觉得很枯燥啊?”嬴政微微抬头,看向一脸苦相的陆尘,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问道。
陆尘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老老实实回答道:“确实如此,大王,这满桌的奏折于我而言,不过是一堆毫无生气的纸张罢了。”
“比起在这里耗费时光,微臣更愿意回到军中去,与将士们一同挥洒汗水。”
嬴政听后并未动怒,反而轻轻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陆爱卿啊,你可莫要小瞧了这些奏折。”
“它们在你眼中或许只是普通的文书,又或者如同死物一般无足轻重。”
“然而,你需明白,每一份奏折背后都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王权,关系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更承载着对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的责任。”
说到此处,嬴政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用凝重的语气继续说道:“你要清楚,一方小小的奏折所能引发的影响绝非仅限于表面所见。”
“它可能关乎着成千上万乃至数百万,数千万黎民百姓的命运。”
“寡人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落笔批注,都有可能改变无数人的人生轨迹。”
“若寡人的举措得当,便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过上太平日子,但若稍有不慎,则可能令他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饱尝世间疾苦。”
“所以,处理这些奏折之事,容不得半点儿马虎。”
这些堆积如山的奏折,乃是朝中百官殚精竭虑,不辞辛劳地将那广袤天地间的种种景象,如实地呈现在君王眼前之物。
然而,它们却宛如一把双刃剑,锋利无比且两面皆可伤人。
运用得当,则能成为造福苍生,保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利器。
但若使用不当,便会化作残害百姓、致使民生凋敝的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