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晋王殿下”

“我们不能打,你更不应该留下来”

巩昌王白文选,一脸的严肃,看着李定国,摇了摇头,缓缓的说道。

“什么?不打?”

“不行,必须打,这么多老兄弟没了,血债血偿”

晋王李定国,霍的一下站起来,大声质问道。

表情激动不已,涨红着脸,死死的盯着白文选,眼神狠厉,跟一只受伤的猛虎似的。

这哪里忍得了?他李定国,什么时候怕过满清鞑子?

大西军,永历朝,死在满清鞑子手里的忠臣良将还少吗?就是去年贵州那一战,军民死伤几十万,李定国的长子都没了,血债累累啊。

这一刻,他甚至都有点怀疑,巩昌王白文选的立场,是不是有问题。

到底是怕了鞑子,还是孙可望的余毒未了?毕竟,孙可望是白文选曾经的上司。

“晋王,不要激动”

巩昌王白文选,也站起来,脚步有点跟不上(跛脚,战场上受过伤),安抚晋王的情绪。

心中暗叹,晋王还是这样子,打仗很厉害,算是年少得志,一直以来都是大西军的顶尖人物,脾气也不小啊。

去年,在贵州,大败特输,也不长记性。

“晋王殿下”

“是战、是守,还是走,老夫想了半个月了”

缓了缓,继续说道:

“我军刚经历贵州的失利,军队疲惫,士气不振,人心涣散,粮饷匮乏”

“况且,我军2万多,精锐不多,满清鞑子至少8万,士气旺盛,兵精粮足”

“即便是守城战,我军的胜算,也不会很大”

巩昌王白文选,苦口婆心,耐着性子,一一道出,自己的苦思良久的想法,这些还真的是老成之言。

2万对8万,像李定国这种级别的战神,还真不怕,绝对敢硬刚,死战。

其实,白文选,说的很委婉了,南明军,不是战斗力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士气的问题。

贵州之战,明清之间,兵力差不多,除了李定国的北盘江之战,是因为刮风的原因。

其他3路的南明军,输的都是糊里糊涂,一碰就倒。

“哎”

晋王李定国,叹了一口气,拿起茶杯,陷入沉思,气氛变的有点沉闷。

巩昌王白文选,说的这些,他听得懂,也理解。

大西军到南明,军队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精锐不少,现在就是士气有问题。

一句话,没了精气神,容易崩,跟以前的军队,完全是两回事。

其实,这一切,跟李定国的关系非常大。

以前,三巨头联手打满清,特别是南明初期,所向披靡啊。

秦王孙可望,搞内政,钱粮充足,蜀王刘文秀,居中协调,晋王李定国,专心征战沙场,没有后顾之忧。

李定国,撤离昆明后,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听信谗言,退往滇西。

还有,应该留下蜀王刘文秀的旧属,庆阳王冯双礼的大军,毕竟有1万人啊。

但是,搞内政,拉拢人心,统一战线,真的不是他的特长,

“晋王,今时不同往日了”

“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老兄弟没有多少了”

巩昌王白文选,看李定国低头不语,感叹了几句道。

李定国,还是低着头,不言语。

他是真的不服输啊,大西军联手南明以来,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两蹶名王,就去年输了,长子都没了。

旁边的白文选,摇了摇头,无奈的很。

曾经,在四川,大西军,也是被满清豪格追着砍,一路追到云贵边境,死伤惨重。

那时候,大帅张献忠,刚刚去世,4义子,精诚合作,勠力同向,才有了云贵川鼎力西南的局面。

“砰!”

“李定国,皇上信任你,把朝廷的军政大事,都托付给你了”

“如今,朝廷危难,民族存亡,到底是谁的责任?”

巩昌王白文选,眉毛一竖,眼睛一瞪,桌子一拍,站起来,指着李定国,大声怒喝道。

在大西军里面,白文选,可是老资格了,带兵打仗的时候,李定国还是娃娃兵一个。

他也是武夫,更是猛将,哪里有这么多耐心?忍无可忍,指名道姓的怒骂了。

俗话说,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

晋王李定国,是永历朝廷的军政一把手,如今,这种局面,就是他的责任,没骂错。

“哐当”

“巩昌王”

“你他娘的,别倚老卖老,老子忍你很久了”

晋王李定国,也霍的一下站起来,茶杯往地下一砸,同样指着白文选,怒喝道。

他已经够窝火了,日不能思,夜不能寐,也处在深深的自责当中。

巩昌王白文选,老匹夫,不就是比他早几年参加义军吗?有什么了不得的?

把朝廷失利的责任,定在他头上,哪里忍得了?

“晋王殿下”

几个侍卫,听到响声,进来查看一下,试探性的问道,两王相争,他们也怕祸及央池啊。

“都滚出去”

晋王李定国,巩昌王白文选,像两个受伤的猛虎,对着侍卫们怒吼着。

进来的侍卫们,如释重负,作鸟兽散,跑的比兔子还快。

侍卫出去后,两个永历朝大军阀,就这么你看我,我瞪你,处在对峙中。

“哎”

半晌后,巩昌王白文选,先败下阵来,叹了一口气道。

“晋王殿下”

“你是朝廷的顶梁柱,国之柱石”

“怎么可以坚守在这里,万一出事了,朝廷怎么办?”

白文选,再次苦口婆心,他们这帮人,都是从娃娃兵的年纪,就参加了大西军。

经历过多少血战,死了多少老兄弟,晓得谁都可以没了,晋王却不能少,他是南明朝廷的精神支柱。

“好吧”

“巩昌王,你说吧,怎么搞?”

晋王李定国,也妥协了,冷静下来,耷拉着脑袋,缓缓的问道。

这就是民族英雄,南明的战神。

顾大局,识大体,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的得失、恩怨,总是丢到一边。

“晋王殿下”

“带着你的人马,先走,去永昌,护卫皇上和朝廷”

“我留下来,负责断后”

巩昌王白文选,把自己心中的想法,郑重的说出来道。

他也是拼了,领着本部1万多人断后,独自面对几万人,要老命的。

“呃”

“好吧,巩昌王保重”

“倘若形势不对,就早点撤,我们在永昌汇合”

晋王李定国,先是一愣,快刀斩乱麻的说道。

既然决定了了,他也不婆妈,干脆利索,同意白文选的提议。

最后,两个大西军的元老,南明永历朝的军头,在争吵中妥协,一致决定,撤离大理,退往滇西。

当天中午,晋王李定国,就带着他的1万精兵,收拾妥当,离开大理府,前往永平,永昌。

晚上,巩昌王白文选,也带着他的1万人,趁夜离开大理,撤往永平。

第二天,2月13日,下午。

满清的前锋军,平西大将军吴三桂,就带着4万大军,在玉龙关,追上了断后的白文选部。

混乱中,白文选的大军,进退失据,大败。

满清前锋军,缴获巩昌王金印一枚,生擒总兵吕三贵,首级2000,马一百多匹,辎重无算。

巩昌王白文选,最后带着溃兵,撤到永平。

为了滞缓满清鞑子的追兵,把澜沧江的铁索桥,一把大火烧了,才安心离去。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我在异界开镖局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诡三国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满级账号在异界血火河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三国大军湿家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神话版三国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安平县男三世情爱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